漢代畫像磚墓

漢代畫像磚墓

東漢時期流行在四川等地的畫像磚墓,是一種在墓壁上鑲嵌具有濃郁繪畫韻味的畫像磚的墓葬,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上,是我國最有特色的古代墓葬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代畫像磚墓
  • 流行在:四川等地
  • 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
  • 磚題材:廣泛
簡介,出土情況,

簡介

漢畫像磚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如一幅幅生動逼真的風俗畫,凸現了漢代複雜多樣的社會生活圖景,是研究那個時期歷史、政治制度以及經濟文化等最可靠的實物資料。成都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漢代畫像磚石的分布地。
畫像磚,專為裝飾墓室而用。其優美的圖案模印在磚的平面上,上面又有各種顏色的彩繪,因此裝飾效果甚佳。各地的畫像磚,以成都製作最為精美,圖案也最為複雜。加之在雕刻技法上採用了淺浮雕、陰線刻,或兩者相結合的技法,使畫面顯得極為生動而富於變化。它的另一個特點是取材廣泛,內容豐富,無論是桑園、田圃、市集、居住的庭院,或是宴樂、雜技、舞蹈,以及各種生產的場面,構圖勻稱,形象逼真。鮮活、熱鬧的生活場景,使人欽佩古代藝術家的傑出才能和敏銳的眼光。

出土情況

根據出土情況,畫像磚可分為成都、新都區,和廣漢、德陽、彭縣、邛崍市、彭山縣、宜賓等地兩種類型。而不同的題材約近50餘種,大體可分為五種內容:
一、反映[漢代]農業、副業、手工業和商業的,如播種、收割、舂米、釀酒、鹽井、桑園、採蓮、市井等為主題的畫像磚。這類畫像磚,內容最為豐富,頗具研究價值。如成都羊子山一號墓出土的“鹽井”畫像磚,細緻地刻畫了[漢代]井鹽生產的情況。畫面上鹽井,裝置著提取鹽滷的滑車;鹽滷正通過架設著的竹梘,緩緩地流向燒著火的鐵鍋中。是研究古代鹽業史最難得的實物資料。
二、表現墓主身份和經歷的畫像磚,如車騎出巡圖、丸劍起舞圖等。畫像磚的墓主多為當地的豪強顯貴,如桓寬在《鹽鐵論·刺權》中所說:“貴人之家,雲行於塗,轂擊於道……中山素女,撫流徵於堂上,鳴鼓巴俞,作於堂下。婦女披羅紈,婢妾口希寧。子孫連車列騎,田獵出入,畢弋捷健”。這類畫傳磚所表現的內容,與文獻記載相符合。
三、表現當時社會生活和政治制度的,諸如以市集、雜技、講學授經、尊賢養老等為主題的畫像磚。張衡在《西京賦》中描寫當時的雜技表演場面:“臨迥望之廣場,陳角觚之妙戲。鳥獲扛鼎,都盧緣穜,銜狹燕濯,胸突鈷鋒,跳丸劍之揮霍,走繩上而相逢”。這些,在畫像磚上都可以找到印證。又如“講學授經圖”,生動地塑造了博士、都講和學生上課時的情景,[漢代]的教育,於此可得其梗概。
四、表現墓主享樂生活的,諸如宴飲、庭院、庖廚、樂舞、百戲等畫像磚。這也從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漢代]建築、民俗風情等的實際情況。
五、表現當時神話傳說和迷信思想的畫像磚,諸如伏羲、女媧、日月、仙人六搏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