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系列

演替系列

演替系列演替是指在某個地段上一個植物群落被另一個植物群落代替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演替系列
  • 外文名:succession sequence
  • 釋義:生物群落的演替過程
  • 開始:植物的定居
  • 結束:形成穩定的植物群落
  • 類型:原生演替系列、次生演替系列
  • 提出者:克列門茨(Clements,1916)
概念,演替基本階段,先鋒階段或初期階段,過渡階段,相對穩定階段,類型,原生演替系列,次生演替系列,

概念

演替的系列生物群落的演替過程,從植物的定居開始,到形成穩定的植物群落為止,這個過程可以具體地劃分為不同的演替階段,這些演替階段都有明顯的不同特徵,既體現於植物群落的植物本身,也能夠通過群落的生境特徵(土壤、小氣候等)反映出來。生態學家們將群落演替過程的每一個演替階段稱之為演替系列。

演替基本階段

先鋒階段或初期階段

此階段演替比較快,此時環境容易被某些先鋒植物侵入,群落結構單純,只有一層,形成純的植叢或斑點狀不均勻分布、地面有裸地。植物種偶爾地組合在一起,競爭水平低,侵入種多。

過渡階段

此階段環境調節逐漸穩定,演替逐漸緩慢。

相對穩定階段

此階段演替速度更加緩慢,形成適於當地環境的頂級群落。頂級群落結構複雜,層次多,形成不同的小群落和具有嚴格的種屬組成及一定的數量關係。在群落中各種植物擴散均與的分布,此時忍耐種多。

類型

原生演替系列

原生演替是開始於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蕪原(完全沒有植被並且也沒有任何植物繁殖體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1、旱生演替系列
(1)地衣植物階段
裸岩表面最先出現的是地衣植物,其中以殼狀地衣首先定居,由於假根分泌性的碳酸而使岩石變得鬆脆,並機械地促使岩石表層分離。
演替系列
(2)苔蘚植物階段
苔蘚植物生長在岩石表面上與地衣植物類似,可以積累更多的土壤,為後來生長的植物創造更好的條件。
(3)草本植物階段
群落演替進入草本群落階段,最先出現蕨類植物和一些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土壤增加,小氣候開始形成。
(4)灌木植物階段
此階段首先出現的是一些喜光的陽性灌木,與高草混生形成高草灌木群落,以後灌木大量增加,成為優勢的灌木群落。
(5)喬木植物階段
隨著灌木群落進一步發展,陽性的喬木樹種開始在群落中出現,並逐漸發展成森林
2、水生演替系列
(1)自由漂浮植物階段
演替系列
此階段湖底有機物積累主要靠浮游有機體的死亡殘體以及湖岸雨水沖刷所帶來的礦質顆粒。
(2)沉水植物群落階段
水深
首先出現輪藻屬植物,構成湖底裸地先鋒植物群落,大型魚類減少,小型魚類增加,墊高湖底。能力增強。
(3)浮葉根生植物群落階段
隨著湖底變淺,出現了浮葉根生植物,有機物積累能力增加,墊高湖底作用增強。
(4)挺水植物群落階段
水體繼續變淺,出現了挺水植物,可能形成浮島,具有陸生環境的一些特點。
(5)濕生草本植物階段
湖底露出地面後,原有挺水植物被濕生灌木所替代,地面蒸發加強,地下水位下降。
(6)木本植物階段
首先出現濕生灌木,繼而喬木侵入,逐漸形成森林。原有濕地生境逐漸變成中生生境。

次生演替系列

次生演替是指開始於次生裸地或者次生蕪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質中保留有植物繁殖體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1、亞熱帶東部常綠闊葉林的次生演替
演替的長短主要決定於群落受干擾的強度和所持續的時間。如果常綠闊葉林群落遭破壞和採伐的面積過大,或遭反覆破壞,附近又缺乏種源,則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製備的進展演替過程會相當緩慢,甚至可能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演替系列
2、草原的放牧演替
草原群落的次生演替主要取決於對草原的利用方式。在沒有放牧的情況下,草原由於水分條件的改善,會演替到中生化的草甸,但在強烈放牧情況下,草原會向旱生化的方向發展,並隨著放牧強度的加大,草原逐漸發展到接近於荒漠帶的一些植物群落帶。
演替系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