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演替

火燒演替

火燒演替是指由於火災的發生引起的群落演替。火燒是人類影響草原的又一種重要方式。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們對於灌叢化傾向明顯的草原常常採用火燒的方法控制灌叢。

演替各階段的依次更替和一個演替系列的疾速發展,反映出火燒跡地不存在極端的環境條件。

火燒跡地的生境並不嚴酷,火燒可能燒毀上層林木和林下植物,但對土壤有消毒作用並加速土壤硝化作用,增加了土壤營養元素的可利用量,有利於陽性樹種的更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燒演替
  • 外文名:fire succession
  • 又稱火成演替
  • 定義:由火的發生作為先導原因的演替
  • 缺點地力喪失、土壤侵蝕、水分流失等
  • 優點:加速土壤硝化作用
概念,特點,運用及意義,

概念

火燒演替又稱火成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因火燒而發生演替的過程。陸地植被在乾旱季節易發生火災,火燒後群落物種組成發生變化。適應火燒跡地環境的物種優先得到發展,以後群落重新趨於平衡,即向火燒頂級群落髮展。

特點

通過火燒消滅那些飼用價值很低或降低草原利用價值的低矮樹木和灌叢,不但可以通過草木灰增加草原營養物質供給,加速植物的生長,提高生產力水平,而且火燒的高溫還具有清除動、植物病蟲害的作用。經常遭受火燒的群落具有耐火性的植物種類獲得良好的發育機會,而對火燒敏感的種類,則難以在群落中繼續生存,從而出現群落的火燒演替。實驗表明,火燒對芨芨草草原具有良好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芨芨草的產量,而且還可以提高其飼用價值。
演替各階段的依次更替,和一個演替系列的疾速發展,反映出火燒跡地不存在極端的環境條件。在大多數經歷過火燒的地區,雖然表土的有機碎屑和部分腐殖質為火災所焚毀,然而,土壤剖面的餘下部分並不一定會降級。實際上,倘若侵蝕不太嚴重,那么至少暫時會因從灰分中釋放出來的養料,因遮蔭的消除,加速了硝化作用,以及因焚燒了植物腐敗根系而產生的施用綠肥效應等,使土壤的肥沃性獲得了改善。在濕潤氣候中,由於那些存活下來的植物的蒸騰作用比原先降低了,從而提高了有效的土壤濕度狀況。另一方面,環境中的空氣成分無疑是更加嚴酷。在土壤表面,日曬加劇,同時,空氣與萌發表面所產生的熱能與乾燥,可能為先行植物已經創造了適度的遮蔭,並藉此使小氣候溫和之前,阻礙許多頂極種的直接更新。然而,如果新的植被是過於稀疏,以致不能充分吸收來自灰分的豐富養料,這類物質就可能通過淋溶而從生態系統中流失掉。
火燒演替在植物物種關係上,立即開始調整,並朝向重新建立先期平衡的趨勢發展。在那些森林生境中,許多木本草本植物的地下器官,在經歷熾熱的火災之後仍然活著,向上長出根出條來,隨後,同那些匯集來的雜草類植物種分享著同一生境,直至一個上木層的重新發育,把雜草類排擠掉為止。通常,第一年這些根出條構成植被大部分外貌,幾年裡,侵占者之中的陽性植物繁茂生長,以致明顯地控制著群落外貌,其後,演替系列喬木穿過灌木叢的植冠顯露出來,有些頂極喬木雖在火災後第一季節就已萌發,但其生長十分緩慢,很遲才能維護其統治地位。只有少數植物,大都屬於林地上的寄生植物附生植物陰生植物,在它們能夠重新占據這些生境之前,需要等待在演替上等級高的那些發展階段。

運用及意義

火災面積的大小,對隨後發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義。火可能以火舌的形式匆匆掠過一個個體群叢,燒去地表的一個片段,並只能是部分地改變著植被。另一方面,火災也許在一個直徑達許多公里的地區內,消除全部潛在的喬木優勢種,伴隨出現的後果是在許多世紀裡,只有那些傳播體具備高度活動性的演替系列植物種,才會從鄰近未遭火災地區侵入到火燒跡地上來。例如,假定一個種從萌發至產生種子需要30年的時間,而且只有半公里的傳播幅度,那么,它就只能以小於每一百年兩公里的速度,向心地侵入一個火燒地區。
溫帶地區大多數具有經濟價值的森林,在採伐之後,有意識的、人為的火燒,對於焚去不利於演替系列喬木定居的枯枝落葉層的深厚堆積物,以及清除那些在伐木時未被收穫去的頂極小喬木,似乎是必要的。因而,對用材林的少數孤立小區,每年進行伐淨,並馬上繼之以火燒與植樹,在生態上是一種為火燒演替系列樹種,更是一種符合優異環境條件的合理措施。同時,它對於建立起一些間接依賴火災,以獲得適宜食物和棲息場所的狩獵動物的植被小地區,是非常重要的。有控制的火燒,有時可用來防治樹木的病害。在沒有放牧和割草的草地上,枯枝落葉層緩慢的堆積,導致禾草類植物活動力和生機的衰退。
根據每個區域的特點,每隔一至十五年進行一次火燒,對於維持最高額的生產率是極其有益的,在熱帶氣候中,這種措施對提高飼草質量和生產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上述那些火燒的好處,在不同程度上為不利的後果所抵消,它常引起地力的喪失、土壤侵蝕、水分流失與洪水危害的加劇。因此,權衡可能的損失對可能的利益是必要的,並應因地制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