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節

漁民節

漁民節是沿海漁民共同的節日,歷史久遠,是漁民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傳統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民節
  • 節日時間:每年4月20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山東 ·榮成·日照 
  • 節日活動:開光、敬龍王、敬海神娘娘、拿行、跳水族舞。
  • 節日意義: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魚蝦豐收
  • 設定地點:山東榮成
非遺信息,簡要介紹,活動內容,其它信息,

非遺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漁民節
漁民節
所屬地區: 山東 ·日照
遺產編號:Ⅹ-49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日照經濟開發區北京路街道
遺產級別: 國家

簡要介紹

參加漁民節活動的人員包括從事海洋捕撈作業的人員和進行淺海養殖的人員,即所有從事與海洋漁業生產有關的人員及其家屬。日照沿海漁民節是漁民祭海形式的集中體現,表達了漁民對大海的濃厚情感和敬畏之心。漁民節的活動內容極為豐富,包括開光、敬龍王、拿行、敬海神娘娘等活動,漁民節各項活動結束後,船老大們還要聚在一起,邊喝酒邊交流,談春季的收成和秋季的打算,以及生產中的感受和須注意的事項等。接著漁民們還舉行跳水族舞等民俗節慶活動。

活動內容

一、開光。
乘六月十三這一天,為新建漁船舉行下水儀式。開光是漁家盛事,儀式最為隆重。新船落成,親朋好友送紅旗祝賀,旗幅六尺,取六六大順之意。賀旗少則數十,多者逾百。船主在天亮前到船上焚紙、放鞭、燒香,將紅綠布條懸掛船頭。備兩隻大公雞,一隻在船頭處開刀,雞血從“船眼”流下,染紅船頭,俗稱“開光”,又稱掛紅。嵐山一帶漁民稱此舉為“灌帶”,亦稱“染龍眼”。意思是該船下水後像龍一樣,眼睛睜得大大地、亮亮的,不論白天、黑夜,起霧、下雨,都能看得清、多打魚,並處處得到龍王的保佑。取雞血開光,意在借雞的諧音,喻“大吉大利”之意。另一隻公雞放掉,謂之“放生”,意在即使遇上海難也可免於一死。開光後,新船即可試航,俗稱“下河”。下河時,要燒香、焚紙,大放鞭炮,插上親朋送的賀旗,也有插上竹扎的搖錢樹的。一切就緒,親朋鄰里聚集海頭,歡送新船下水。新船下水後,船上漁民還有許多禁忌:酒盅、飯碗、盤子不能倒扣在桌子上,筷子不能放在碗上,遇到東西翻過來了,不能說“翻了”,要說“打個張”;也不允許婦女上船,怕會翻船。
二、敬龍王。
六月十三日漁民節的這一天,漁民們要殺豬宰羊、蒸餑餑、準備各種糕點、水果等供品,在龍王廟裡和各自的漁船上張貼對聯、懸掛彩旗。漁民們起來,抬著披紅戴花的豬羊和各家準備的供品,一路敲鑼打鼓、鳴放鞭炮,在秧歌隊、旱船和圍觀的民眾簇擁下來到龍王廟。上午八點,祭拜活動開始,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彩綢飛舞,船老大們把各種供品擺放在龍王殿前,依次燒香磕頭,叩拜龍王。
三、敬海神娘娘。
以前有一種大風船,船上供有海神娘娘,在船尾設有香案,供三杯酒。出海時,船老大站在船面上,口含清水朝東南方向漱一次,再進倉為海神娘娘上香敬酒,口中念念有詞,祈求風平浪靜。現在,船上不再供海神娘娘,在龍王殿一側設有海神娘娘殿,祭拜活動都在龍王廟與祭祀龍王同時進行。
四、拿行。
又稱“抓行”,是漁民節的一項最為的重要內容。據傳,清朝道光年間,戴家村人首倡“拿行”之舉,得到石臼所一帶漁民的回響。近海漁場,魚的多少不一,民謠道:“拿了老虎頭,吃喝都不愁;拿了金盒底,不種稻子也吃米;拿了下邊外,潭漂(浮子)、蟶子一起賣”。因此漁民在每年的六月十三,以抓鬮的方式來確定各自的漁場。過去沒有定位儀器,漁民根據目測,以自然景觀為基準坐標,分出能看見“河山”的海區,能看見“嶝山”的海區……諸如此類像分地一樣劃分漁場,並起上名字“老虎頭”、“老虎腳”、“鯉魚池”等等。六月十三日,船老大們還湊份子請民間的戲班子唱戲,有京劇也有地方戲(周姑子戲、柳琴戲),京劇劇目常演的有《釣金龜》、《楊門女將》、《四郎探母》、《西廂記》等,地方劇目有《張郎與丁香》、《牆頭記》、《小姑賢》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劇目;同時還有秧歌、旱船表演,使演出更加豐富多彩。
“拿行”在石臼所海區率先實行,後推及沿海漁村。拿行的儀式由公推的艄公主持,(裴家村一帶由請來的道士主持)一般在龍王廟進行。在近海下大網(又稱罈子網)的船主,都參加抓鬮。六月十三日下午,船老大們仍聚在龍王廟,由公推的老船長或道士晃簽決定抓鬮的次序。各船主的姓名均寫於竹籤上,裝在竹筒中,晃出一個竹籤,此人拿去“抓行”。“行地”(即漁場)寫於紙上,裝在一截蘆葦管內,用紅紙包裹,全部放在升(一種計量糧食的工具)內,用紅布將升蒙好,放於廟內神台上。漁民從升內摸出“行地”,再將“行地”登記到賬薄上,此賬稱“行賬”,以備查詢。當晚吃水餃,同一村不下海的人家也吃水餃。相沿成習,漁村形成了六月十三這個獨特的節日。改革開放以後,近海作業不再限制區域範圍,“拿行”也不復存在;誰先下戶(即在海中打樁)漁場即歸誰,但仍過六月十三。
五、跳水族舞。
在漁民節這一天,漁民們要跳極具地域特色的水族舞。水族舞造型多是魚鱉蝦蟹蚌,服裝製作採用竹篾、白綢布、或綿紙紮制,再用彩筆勾畫。水族舞的表演大致分兩種形式。其一是即興表演:眾多男女各依喜好,選擇一種水族造型套在自己身上,隨著鑼鼓、嗩吶等音樂,模仿水族的各種姿態手舞足蹈,其步伐多採用戲曲台步或秧歌步,也有即興發揮的;其二是帶有劇情的表演,表演時不僅有水族的造型,而且還有人物的造型,通過人與水族特有的聯繫和特定環境,描述愛情、倫理和寓言故事。常見的劇情水族舞有:《鷸蚌相爭》、《漁翁與蚌精》、《哪吒鬧海》、《水漫金山》等,由於劇情水族舞運用擬人手法,情節曲折生動又貼近生活,它比即興表演水族舞更具魅力。

其它信息

漁民節(Fisherman's day每年4月20日,是山東省榮成市的漁民節日。該節起源於穀雨節。在我國北方沿海一帶漁民們,過穀雨節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到清朝道光年間(1821)易名為漁民節。由於穀雨這天,山東沿海的漁民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魚蝦豐收。故今天富裕起來的榮城漁民,在穀雨這天,隆重舉行“祭海”活動,向海神娘娘敬酒,然後揚帆出海捕魚。
每年穀雨時節是沿海漁民節,對於漁民來說,這個節日比春節還要隆重。漁民節期間,沿海各鎮在保持漁民自發祭拜海神等原有習俗的基礎上,市里還邀請專業藝術團體為漁民表演精彩的節目,向他們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分發大量的科學養殖教材,使漁民們“出入平安、魚蝦滿倉”的美好願望在規範操作、科學養殖的前提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同時,開發推出漁家樂、拾蛤節、貝類節等原汁原味的綜合性海濱旅遊項目,打造沿海旅遊品牌。
日照沿海的石臼所裴家村濤雒鎮、嵐山頭等村鎮自古以漁業生產為主,這裡的漁民常年與大海打交道。由於出海活動危險性很高,加之過去科學技術不發達,漁民們在海上的生命財產安全無從保障,所以,他們把豐產平安的希望寄托在龍王身上。這種精神寄託和許多與漁業生產相關的禁忌世代流傳,逐漸演變成一種民俗,最具特色的當屬“漁民(開海、祭海)節”。
傳說農曆的六月十三日是海龍王的生日,這一天,漁民們要聚集在龍王廟舉行祭拜儀式,祈求龍王保佑舟福人安,內容包括拜龍王、拜海神娘娘、拿行、開光等儀式。“拿行”也就是在龍王的注視下“抓鬮”(將海域劃分成小塊,置於蘆葦桿中作鬮),漁民們抓行地並登記在冊,確定各家各戶的生產領地,安排來年的漁業生產活動。
有新船下水要舉行“開光”儀式,親朋好友要送紅旗祝賀,備兩隻大公雞,一隻在船頭宰殺,雞血順“船眼”流下,染紅船頭,俗稱“開光”,又稱“掛紅”。嵐山一帶漁民稱此舉為“灌帶”,亦稱“染龍眼”。寓意點睛,意思是該船下水後像龍一樣,眼睛睜得大大地、亮亮的,不論白天、黑夜,起霧、下雨,都能看得清、多打魚,處處得到龍王的保佑。取雞血開光,意在借雞的諧音,喻“大吉大利”。另一隻公雞放掉,謂之“放生”,寓意遇上海難也可免於一死,得到放生。除了上述儀式,漁民還會扮成蝦兵蟹將等水族跳水族舞,期望得到龍王護佑。鄉紳望族,還請戲班子唱大戲,十分熱鬧。
漁民祭海活動,歷經世代演變,如今主要以漁民節的形式流傳在沿海少數漁村,保存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人類對大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對於研究漁文化和漁家風情有積極的民俗學意義。2008年《漁民節》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