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

《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上片詞人寫自己從大自然中遊覽歸來,再回到現實中形成的強烈反差;下片著重描繪壯行送別的激動場面和個人的抑鬱心態。全詞敘述悲涼,表達詞人內心的抑鬱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漁家傲
臨水縱橫回晚鞚。歸來轉覺情懷動。梅笛煙中聞幾弄。秋陰重,西山雪淡雲凝凍。
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漁家傲:詞牌名,北宋流行,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詞”者,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
⑵縱橫:奔放,不受拘束。鞚(kòng):有嚼口的馬絡頭。
⑶梅笛:吹奏《梅花落》笛曲。弄:樂曲,曲調;又樂曲一闋或演奏一遍稱一弄。幾弄,幾闋樂曲。
⑷尊:泛稱一切酒器。舞雪:形容舞女的動作迅速,其衣袖飄動如雪片迴旋。
⑸腰跨金魚:腰間掛著魚袋佩飾。金魚,又稱“魚袋”,宋代以之表明官階身分,需翰林學士及中書堂後官,始可佩之。旌旆(jīng pèi):古代旗幟名, “旌”綴旄牛尾於竿頭,下有五彩析羽,用以指揮和開道。“旆”是旗末狀如燕尾的垂旒。這裡“旌旆”泛指護衛旗幟。
⑹浮生夢:謂世事虛浮無定,生命短暫,有如一場夢。

白話譯文

在臨近水的地方隨意地騎馬遲暮歸家,到家反而心情不平靜。在暮靄中聽到幾支笛奏的樂曲,秋天的天氣陰暗沉重,西山已見淡雪,濃雲也已為之凝凍了。
誰與我共飲一杯美酒呢,席中用妓妾的歌舞下酒。腰帶佩繫著金魚袋,出外時被儀仗旗幟簇擁。魚袋旌旆的榮華富貴義有什麼用呢?只能作為如夢的人生中一個裝飾而已。

創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十月詞人自汴京(今河南開封)赴定州太守任途中,詞人為了記錄當時自己感悟人生的情緒波動,於是作下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起首,突現了詞人意志豪壯的英武氣勢。“臨水縱橫回晚鞋”,他騎著金鍍銀鞍轡馬,賓士在水濱,豪縱奔放,無所拘束,一直到晚上才勒住馬韁駛向歸程:“歸來轉覺情懷動”,一旦回到居處,竟忽然情懷轉向波動。“梅笛煙中聞幾弄”,遠遠聽到《梅花落》的笛聲吹奏幾曲,頓時感到“秋陰重,西山雪淡雲凝凍”,一種莫名的壓抑感霎時湧上心頭。此時此地的詞人,他聞笛聲而感到“秋陰重”,是很真切自然的。十月的北方,氣候轉冷,西山已見淡雪,濃雲也已為之凝凍了。
下片著重描繪壯行送別的激動場面和個人的抑鬱心態。“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詞人獨自身著莊重的朝廷命服,與送行人飲酒話別,席中有佳麗妙女為之歌唱狂舞,自己腰挎金魚佩飾,有齊整的旌旗衛隊前呼後擁,情景顯得十分威嚴壯觀。然而,到結語,詞情卻突然轉向滑落:“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而與首句的“臨水縱橫回晚鞋”形成強烈反差。這些威嚴和排場又有什麼用呢?在詞人看來,只能是妝點他的世間虛浮無定的夢境罷了。詞人當時沉重異常,心情十分沮喪,還有一生中坎坷挫折經歷的深刻教訓,時時籠罩著他的頭腦,心潮起伏,慨嘆人生,理所當然。
全詞悲壯蒼涼,詩魂飄渺,在情思的波動和落差中,強化了浮生若夢的理念;詞章表面轟轟烈烈、筆勢奇縱,卻成為表現詞人內心抑鬱的鋪墊。

名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冷成金《中國古代十大詞人精品全集·蘇軾》“題解”云:此詞記錄了感悟人生的情緒流程。上片寫從大自然中遊覽歸來,回到現實中便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梅笛煙中聞幾弄”便成了他感悟人生的契機。價值的虛無感使人尋歡作樂,但這只能使這種無意義的感受更加濃烈,於是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將何用,只堪裝點浮生夢。”如上面屢屢重複的一樣,這種虛無感並不是消極或頹廢的情緒,而是對現實政治意識形態所賦予的價值觀念的詢問、突破和否棄,是得時代風氣之先的反映。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蘇軾自幼奮厲有天下志,入仕之後,主張改革弊政。因不贊成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先後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和湖州,後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舊黨執政,升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因不同意完全廢除新法,與執政者發生分歧,自請出知杭州、潁州等地。新黨再度執政,被遠貶惠州、儋州。後遇赦北還,卒於常州,諡文忠。蘇軾一生,政治上極不得意,然而在文學藝術上,他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全才作家”。在詩、詞和散文方面,都代表著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著作有詩、文、詞集與《仇池筆記》、《志林》等。
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