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籍甚平陽

《滿江紅·籍甚平陽》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布景,說楝亭與人的過去。下片袒露真摯的欽佩之情,說亭與人的現在及未來。全詞多處用典,表達了對曹氏閥閱族望之盛的稱頌和對曹寅深厚的友情,字句間流露的是一片真切,典雅中不傷氣度,婉曲里不失流暢,顯得別有一番韻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滿江紅·籍甚平陽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滿江紅
為曹子清題其先人所構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籍甚平陽,羨奕葉、流傳芳譽。君不見、山龍補袞,昔時蘭署。飲罷石頭城下水,移來燕子磯邊樹。倩一莖、黃楝作三槐,趨庭外。
延夕月,承晨露。看手澤,深余慕。更鳳毛才思,登高能賦。入夢憑將圖繪寫,留題合遣紗籠護。正綠陰、青子盼烏衣,來作暮。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
⑵曹子清:曹寅,字子清,號棣亭(為著名小說作家曹雪芹之祖父),曾任通政使、江寧織造等。楝(liàn)亭:曹寅之先人所建,亭邊植楝木,故以“楝”名亭。
金陵:今南京市。
⑷平陽:地名,在今山西省境內,相傳古帝堯時為都。此處代指金陵。因金陵亦為古帝王之都。
⑸奕葉:累世,代代。
⑹山龍補袞:古人袞服和族旗上的山形、龍形的圖案。
⑺蘭署:即蘭台,指秘書省。
⑻石頭城:古城名,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清涼山,原臨江.建自東吳孫權時。與秦淮水循城會合,故後即以之指代南京。
⑼燕子磯:在南京東郊,屹立於長江邊,三面懸絕,宛如燕飛,故名。
⑽黃楝(liàn):落葉喬木,樹高丈余,葉如槐而尖,三四月開花,紅紫色,芬芳滿庭,其實如小鈴,熟而黃,樹皮可以入藥,偶祛濕熱的作用,也叫苦樹。三槐:相傳周代於宮廷外植三株槐樹,三公朝見天子時面三槐而立,後世遂以三槐喻三公一類的高官。
⑾手澤:本指手汗,後代指先人、前輩的遺物或遺墨。
⑿鳳毛:形容子孫後輩能繼承父輩遺風。這裡代指曹寅等人承繼了祖上的遺風遺業,都有著超人的才華、
⒀合遣(qiǎn):應當使。紗籠:謂以紗蒙覆貴人、名士壁上題詠的手跡表示崇敬。
⒁青子:指梅實,泛指未黃熟的果實。烏衣:指燕子。

白話譯文

你有如此令人羨慕的高貴家世,一直有美譽流傳於世。你的祖先曾經在中央朝廷擔任要職,令尊大人後來被派往江寧,才飲罷石頭城下的江水,又將燕子磯邊的樹木移栽到庭院裡來,那一株黃楝就種在中庭,如古代三槐一樣寓意子孫將來會位至三公。
時光荏苒,先人的遺蹟令人欽慕不已,你的才華氣度絲毫也不亞於先人。是先人在夢中囑託你畫制下這幅《楝亭圖》的吧?托此洪福,我們這些朋友對此畫的題詠,也會永遠地流傳下去嗎?江寧百姓正盼望著你的治理,你在這裡做官,正可謂:夸謄其時。

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納蘭於護駕南巡途中作此篇,寫給備受康熙皇帝寵愛的心腹之臣曹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布景,說亭與人的過去。開篇起筆寫奕葉傳芳,山龍補袞,來稱頌曹氏自祖上起聲名顯赫,方譽盛大,享有高官厚祿。而飲水、移樹,則以一組並列對句,說明構亭經過,亭與人均包括在內。石頭城及燕子磯,是當地風光。既說其人,得朝廷恩典,亦說其亭,謂栽植楝木,終於成材。詞人由遠處潺潺的石頭城下水,描寫至庭外布滿歲月之痕跡的高大黃楝樹。“移來燕子磯邊樹。倩一莖黃楝作三槐,趨庭處”,以一楝作三槐,既為曹氏先人之所寄望,亦曹氏後人所得福蔭、所造政績。其三公地位,彪炳顯赫,令名蓋世。這是對於亭與人過去的稱頌,也是對於曹氏先人閥閱族望之盛的稱頌。
下片說情,說亭與人的現在及未來。“延夕月,承晨露。看手澤,深余慕”,承襲昨日的夕月,而俯身拾取今日的晨露,時光流逝,接著轉而說看到題字,詞人深深欽慕。此處作為皇帝的題字或是單純指曹氏先輩的題字,都並不影響詞意的理解。在言語間,詞人流露出真摯的欽佩之情,繼而用“鳳毛”兩字極盡描寫曹寅承襲祖上的過人才華。緊接著錦上添花,“入夢憑將圖繪寫,留題合遣紗籠護”,納蘭在這裡是為了說明曹家祖上自是顯赫,即便今日也是地位不同一般。“正綠陰青子盼烏衣,來非暮二”,“烏衣”在此處是詞人自指,詞章到了這裡,在奢華筆墨極盡之時筆調一轉,借問你我何時聚,最是青悔結子時,由景至情,而能將情凌駕於景上,顯得更為真切而婉麗。
情到深處自是真,華美辭藻典章故事之下字句間流露的是一片真切,典雅中不傷氣度,婉曲里不失流暢,顯得別有一番韻味。

名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歌功頌德之作往往流於媚俗,此詞則不然。全詞典故頻用,結合楝亭景色和曹氏聲望,恰到好處。雖算不上佳構,倒也別有韻味。”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