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土豆

滑鼠土豆

滑鼠土豆是對長時間沉迷於電腦網路一族的稱謂,尤其那些不斷點擊滑鼠的遊戲玩家等。電腦普及以後,有些年輕人工作、娛樂都離不開它,整天拿著滑鼠(mouse),眼盯著螢幕,成了“電腦狂”。土豆(potato),胖胖圓圓,在美國俚語中常作為“頭”(head)的代名詞,推而廣之,又可指小人物。

在英語中,有一個詞描述了電視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那就是"沙發土豆"(Couchpotato),它指的是那些拿著搖控器,蜷在沙發上,跟著電視節目轉的人。現在則有人在這個詞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滑鼠土豆"(Mousepotato 迷戀網路都)一詞。例如一位西方自由撰稿人VivienMarx,在"Onepotato,Twopotato,CouchPotato,MousePotato"一文中,就比較了搖控器和滑鼠帶來的影響。雖然她的研究重點是滑鼠如何改變新聞記者的工作方式,但是這個概念所涉及的網上行為特徵,也更多地在普通網民的身上體現出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滑鼠土豆
  • 外文名:mouse  potato
  • 解釋:長時間沉迷於電腦網路一族的稱謂
  • 別稱:電腦狂
  • 相關:沙發土豆
  • 稱謂:遊戲玩家
簡述,相關影響,

簡述

滑鼠土豆是對長時間沉迷於電腦網路一族的稱謂,尤其那些不斷點擊滑鼠的遊戲玩家等。電腦普及以後,有些年輕人工作、娛樂都離不開它,整天拿著滑鼠(mouse),眼盯著螢幕,成了“電腦狂”。土豆(potato),胖胖圓圓,在美國俚語中常作為“頭”(head)的代名詞,推而廣之,又可指小人物。
在英語中,有一個詞描述了電視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那就是"沙發土豆"(Couchpotato),它指的是那些拿著搖控器,蜷在沙發上,跟著電視節目轉的人。現在則有人在這個詞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滑鼠土豆"(Mousepotato 迷戀網路都)一詞。例如一位西方自由撰稿人VivienMarx,在"Onepotato,Twopotato,CouchPotato,MousePotato"一文中,就比較了搖控器和滑鼠帶來的影響。雖然她的研究重點是滑鼠如何改變新聞記者的工作方式,但是這個概念所涉及的網上行為特徵,也更多地在普通網民的身上體現出來。
網路網路

相關影響

網路成癮
《2007年零點中印居民溝通指數報告》表明,除傳統的“沙發土豆”(Couch potato,坐在沙發上迷戀電視者)之外,都市居民中“滑鼠土豆”(Mouse potato迷戀網路者)開始湧現,並且“兩種土豆”媒體消費的時長趨近。“滑鼠土豆”主要還是集中在城市中的年輕人,尤其是高收入階層和學生群體。
不斷加快的行走腳步,不斷延長的加班時間,使得每天穿越在“鋼筋水泥”里都市人的壓力感越來越強。一到周末或晚上,大多數的上班族都不再願意去聽汽車馬達的“城市喧囂”,要么抱著電視機守上幾個小時,要么點著滑鼠衝浪一翻。做個快樂的“土豆”,成了許多緊張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的奢望。
對於網路,人們說,它可以讓天涯變咫尺,也可以讓咫尺變天涯。這種說法中,包含了這樣一個擔心,即會不會由於人們過多沉溺於網上的交流而忽視與自己身邊的人的交流呢?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依據的。
網路人際傳播的特點,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際傳播更輕鬆,人們可以選擇自己中意的交流對象,選擇適合的交流話題。與現實中的交流相比,這種交流能更好地體現個人意志。網路交流常常可以作為緊張的現實生活的一個泄壓閥。有人把網路的這種功能,稱為"去抑制"功能。所謂抑制是指現實生活中人們因為各種內心準則或社會規範的制約而表現出的行為自我克制。這種克制,是保證社會秩序和和諧的必要條件。而在網路上,由於種種不同於現實生活的環境條件,這種克制大大減弱甚至不復存在。人們的行為便出現一種"解除抑制"的特點。
對於某些人來說,網路甚至像是一種毒品,可以起到麻醉自己、讓自己忘卻現實煩惱與痛苦的作用。但是,如果用這種方法作為逃避現實的手段,日久天長,負面效果就會越來越明顯:一些人不能很好地處理現實中的人際關係與矛盾,一些人與身邊的人的交流日益減少。一些人習慣了網路交流的方式與語言,回到現實世界裡來,難免會有不適應的感覺。這也會減少他們對現實的人際交流的願望。
一些人對網路的依賴,已經不僅僅限於網上的人際交流。玩網上遊戲、下載網上音樂及瀏覽色情網站等,也使他們在網路中愈陷愈深。
實際上,現在已經有一些人就患上了網路成癮症。2000年3月美國史丹福大學一項調查發現,全球約有20萬網民患上"強迫型性上癮"病。
網路成癮症,有英語裡對應的詞有CyberAddiction、ComputerAddiction或InternetAddiction。也有人認為用"網路的病態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PIU))更為合適。心理學家也稱之為一種病。這種病的主要表現,就是因為過分依賴網路,而失去對現實生活的興趣。
網路成癮症主要症狀有:上網後精神極度亢奮並樂此不疲,長時間使用網路以獲得心理滿足,上網後行為不能自制,或通過上網來逃避現實,並時常出現焦慮、憂鬱、人際關係淡漠、情緒波動、煩躁不安等現象;對家人和朋友隱瞞自己是"網蟲";上網時間每次都超過原來計畫,甚至整夜地遊蕩在虛幻的環境中,而到白天工作時則昏昏欲睡,對現實生活無興趣;不上網時手指會不停地運動,嚴重時全身打顫、痙攣、摔毀器物;甚至只是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吃飯和睡覺;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最終走上自殺的道路。
2000年1月14日《廣州日報》的這篇報導也許能進一步說明這一問題:
香港的一項有關青少年使用ICQ的調查顯示,近三成受訪中學生經常在ICQ說謊;另有百分之五有過分沉溺於ICQ的"上癮"表現。據聞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局長鄺其志也迷上ICQ,不惜用假名結識網友。這項名為"青少年使用ICQ的調查"是由突破機構於1999年11月至12月間進行,在全港20間中學訪問了1400多名中學生。調查顯示,五成受訪中學生使用ICQ作溝通工具,並認為ICQ才是一個可以真正表達自己的地方。
調查發現,四成多受訪者希望透過ICQ"打發時間、解悶",兩成表示"想識多些朋友",他們大多"東拉西扯"。近三成受訪者更表示,不會因在ICQ上說謊而有罪咎感。
調查還發現約有百分之五的受訪中學生出現沉溺ICQ的症狀,包括將大部分上網時間用於ICQ、與同一對象傾談超過1小時,甚至在被阻止使用ICQ時會大發脾氣。
此間心理學家警告,有上述傾向的青少年,其自我形象及溝通能力均屬偏低,倘若不及早解決,問題將"愈玩愈深",最終令他們做出越軌,甚至犯法行為。
網路成癮現象雖然還只是初現端倪,但是它可能造成的後果,是不可低估的。它將不僅是一種個人性的疾病,還會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
對個體而言,網路成癮將導致個體對於社會規範意識的減弱,對現實社會的疏遠,生活與工作能力的下降,人際交流能力的萎縮,以及嚴重的精神障礙。
對於社會而言,網路成癮症的流行,將導致社會的渙散,社會可能無法正常有效地運轉。
但是,對於網路成癮症的預防與治療,不是靠"堵"的方法就可以奏效的。更多的還在於"疏通"。
一些人之所以沉溺於網路,起因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例如在現實生活缺乏正常的、積極的人際溝通,現實生活壓力過大等。因此,只有提高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的交流溝通能力,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才能使他們自覺地減少對網路的依賴。發展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健康有益的社會團體,也是幫助人們實現相互溝通的一種有效手段,這些團體所帶來的群體歸屬感,也會使個體獲得一定的心理滿足。
因此,網路成癮症是目前我們現實社會問題的一種暴露方式。把問題的癥結完全歸於網路的使用者,是不夠全面的。
社會化影響
社會化是一個人由"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
對於個體來說,社會化的意義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社會化是個體得以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獨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2.繼續社會化(成人不斷學習、接受新的文化內容及適應角色變化的過程)是個體適應社會變遷的必要途徑。
而從社會角度看,社會化的作用在於:
1.沒有經過社會化的人也就沒有社會,沒有那些具備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人,社會就不能維持正常的運行。
2.如果沒有社會化,社會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會目標就無法實現。而這種一致性,主要是通過社會化來完成的。
3.沒有社會化,社會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續和發展下去。
社會化的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促進人格形成和發展,培養完美的自我觀念。
2.內化價值觀念,傳遞社會文化。
3.掌握社會技能,培養社會角色。
人的社會化過程,外界環境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家庭、學校、同齡群體、工作單位、大眾傳媒等,都是這環境的組成部分。而在家庭、學校、群體、工作單位這些環境中,影響往往是通過人際交流產生的。因此,人際交流在人的社會化過程的起著重要作用。
網路出現後,網路中包括人際傳播在內的各種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人的社會化。
社會化的任務之一是建立健全的人格。人格也稱為個性,是指個人具有的穩定的、綜合的心理特徵。它包括人對社會環境的態度和行為的積極特徵,如需要、動機、興趣、理想、觀念、態度、行為等。另一方面,也指人的個性心理特徵。個性的核心內容及形成、發展水平的標誌是自我意識,即對於自己的特徵及生理、心理狀況的認識,例如,自我評價、自我感覺、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獨立性、自卑感等。
人們的自我意識,常常是以他人對自己的認識為鏡子的。但是,在網路里,當一個以各種不同的面目出現時,別人對他的認識也就難免失真。反過來,這些來自他人的評價,會使個體對自己的認識更加混沌。
一個人在網路里常常會以不同的面目出現,即把自己分成若干個角色,這會帶來角色衝突的迷惑。這些角色與他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之間的衝突,可能更加嚴重。甚至有可能導致"人格分裂"。這樣,關於自我的認識也就很難正常建立起來。
??社會化另一項任務是將一致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傳達給個體,使個體接受與維持社會規範,保證社會的運行。但網路提供的是一個介於"似"與"不似"之間的擬態社會。這個社會的特點,決定了它很難形成像現實世界那樣強烈的社會規範,有很多行為也難以受到法律的明確約束。對於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如果他們的社會化過程主要依賴網路來完成,那么危險是顯然的:他們可能會把網路中培養出來的任性、放縱、撒謊、不負責任、不守規矩等習慣,也套用到物理世界中。如果他們過早地接觸網路,那么,他們的社會規範觀念會更加淡薄。
人際傳播本來對人的社會化過程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網路中的人際傳播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起著相反的作用。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進行關注與研究。研究網路對人的社會化過程產生的影響,才可能做到未雨綢繆,為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路提出建設性意見。
信息過載與信息快餐
在網路這樣一個海量的媒介里,信息超載已經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個重要問題。
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在《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一書中指出:"失去控制和無組織的信息在信息社會裡並不構成資源,相反,它成為信息工作者的敵人"。儘管奈斯比特認為,信息技術能使泛濫的信息污染得以系統化,使原有無用的資料恢復價值。但從網路來看,由於信息的絕對數量的驚人,即使有一些很好的信息分類整理系統,例如搜尋引擎等,但是人們往往還是難以從經過篩選的信息輕鬆獲得最需要的信息。
從理論上來說,網路允許人們"拉出"信息,看上去,人們對自己在網路中的信息接收是有主動權的。但是,人們怎樣才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從多如牛毛的信息中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些呢?
可以想像,結果是兩種,一種是人們長期依賴於少數幾個固定的網站來獲得信息,其實還是把選擇權交給網站;另一種結果是,人們在網上漫無目的地點擊,看到什麼算什麼。
實際上,信息數量的增多只是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能性,但這並不會必然增強人們對信息的選擇力,反而是對選擇力的削弱。
阿爾夫·托夫勒在《未來的震盪》也曾說:"有時選擇不但不能使人擺脫束縛,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更昂貴,以致於走向反面,成為無法選擇的選擇。一句話,有朝一日,選擇將是超選擇的選擇,自由將成為太自由的不自由。"
信息的過載,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信息消費的快餐化。例如,對一個新聞事件的報導,人們往往還沒來得及仔細閱讀已有的報導,最新的報導已經上網了,人們對所有事件都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過去由大眾傳媒的記者、編輯做的信息消化工作,現在轉到了客群的身上。淺嘗輒止的現象也就難免。
網路閱讀更多地受到時間的限制,這進一步強化了網路信息消費的"快餐化"特點。為了節省在網上的時間,人們的閱讀速度一般會比在印刷媒體上要快,而且常常只是以開頭部分為閱讀重點。一旦讀完一篇,人們會迅速跳到下一個閱讀對象,來不及回味,事後對一些細節有疑惑時,也不方便進行證實。
在網路中,信息可以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多次傳播,而在此過程,信息可能逐漸失真。因為人們很容易將自己的見解加入到信息中或根據自己的偏好進行信息的取捨。而另一方面,人們能夠接觸到的,卻往往不是信息的原有狀態,而是經過反覆傳播而走樣的信息。本來信息應是對不確定性的消除。但在網路中,對同一事實的有關信息往往相互衝突、矛盾,讓人難辯真偽。
因此,對於網路信息的傳播者而言,未來的任務,在於提高信息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在這個追求"從多到精"的過程中,一批高質量的站點將得以凸顯。對於信息的接收者而言,網路信息是對個人鑑別力的一個更大挑戰。而前提是,個體應該有著追求高質量信息的信仰。
網路傳播技術對個體的影響
(一)數位化
網路技術的基礎之一,是信息的數位化。而在過去,一切都是物理化的。數位化技術,把很多過去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變成了"比特"。
數位化技術,使得信息的複製變得易於反掌。美國著名網路專家凱文·凱利認為,易於複製信息這一點,顛覆了傳統的工業化信條。傳統工業時代的兩個基本公理是:"物以稀為貴"和"物多價廉"。而在網路時代,複製卻會帶來效益與增值。
數位化使作品的修改也變得十分便捷。物理狀態的東西,總有一個定形--例如,一個花瓶做出來,它就會永遠保持自己的形狀,除非靠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等去改變它。而印刷書籍無論出多少版,對每一版來說,它的內容與外在形態是固定的,而且不是讀者可以去改變的。數位化卻使作品沒有了終極狀態。它使作品始終處"更新"之中,並且這個更新過程,不一定靠原創者來完成。不同的人可以對同一個對象進行不同的修改,這使一個作品可能產生越來越多的形態。
這些現象,也許會在一定程度相應改變人們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過去那種對"終極目標"的追求,可能漸漸淡化。人們更看重"過程",看重每一個變化的意義。人們可能更加認識到"多樣化"的含義,因此,也就不簡單追求"正"或"負"的價值取向。
數位化作品常常不具備個性化的物理特徵,至少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上如此。所以數位化作品削弱了作品中的附加信息,例如筆跡等,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創作者的個性痕跡,這從反面促使創作者只能強化其它信息,例如,通過自己所取的獨特筆名、語言的個性風格來張揚自己的個性。
數位化的另一個結果是,"拷貝"加"貼上",成為很多人主要的網路動作之一。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們嚴謹的研究態度。
(二)超連結
超連結,是網上最常見的"動作"之一。"超連結"技術使人的閱讀擺脫了線性的束縛,但同時,也帶來了信息的離散化。更重要的是,這種"跟著感覺走"的閱讀方式,可能會對人的行為方式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
這聽上去有些危言聳聽,但是,從日本學者關於電視技術對人的行為影響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媒介不僅通過它的內容影響人,而且還會通過媒介工具以及使用方式來改變人。
日本學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會:硬體社會向軟體社會的轉變》中,提出了"電視人"的概念。所謂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表現在行為方式上是跟隨著感覺走。這一點,與在印刷環境中成長的他們的父輩重理性、重視邏輯思維的行為方式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由於收看電視是背靠沙發、面向螢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的社會互動的環境,使他們當中的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較弱。
與此類似,另一位日本學者中野收在《現代人的信息行為》中,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容器人"指的是,在大眾傳播媒介特別是電視為主的媒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現代日本人的內心世界類似於一種"罐狀"的容器,這個容器是孤立的、封閉的。"容器人"為了擺脫內心的孤獨也希望與人接觸,但這種接觸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內心。"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卻非常容易接受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他們的行為像不斷切換鏡頭的電視畫面一樣,變幻不定。
如果說電視的使用行為,會造就"電視"和"容器人",那么,網路的使用行為方式,非常有可能造就出"網路人"或"CyberMan"。而在此其中,超連結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從表面看,超連結給人們挖掘信息的深度提供了方便,但是,信息的提供者往往只是建立連結,而沒有對連結的信息進行驗證。為了追求表面效果,一些網站還會提供超過人們接收能力的連結。從某個方面看,超連結可能會成為信息加工者將自己的任務推到別人甚至信息消費者身上的一種辦法。
另一方面,信息消費者在連結面前並不是理性的,在很短的時間內要判斷哪個連結更有效,本身也是非常困難的。這時,感覺就成為了引導人們滑鼠動作的主要力量。在滑鼠的一個又一個連結中,邏輯與理性變得越來越無關緊要。因此,有人將超連結帶來的感覺形容為:隨風飄蕩。
超連結也迎合了人們的浮躁,使人們總是寄希望於未知的連結,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已有的對象上。
超連結打破了人們的封閉狀態,與電視相比,這也許是一種進步,但它的漫無邊際與隨意性也是值得警惕的。
對於超連結的實際影響,只有通過科學的研究,才能找到答案。但是,無論是傳播者,還是客群,不迷信超連結,都將是有益的。
(三)多媒體
很多人在談到網路的優點時,總不會忘記它的"多媒體"特點,有些人認為,多媒體的信息,更容易被人接收與理解。這對於提高信息的質量是有好處的。
如果借用加拿大傳播學家麥克盧漢的學說,多媒體帶來的影響還在於,它會使過去由媒介帶來的人的感官失衡的狀態得到改變,使人恢復到自然的感官平衡。
當然,在現實的技術條件下,多媒體技術在網路上全面運用還為時尚早。但如果放眼未來,多媒體技術得以充分發展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們也完全可以把網路變得越來越像現實世界。但是,這種變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進步,卻是值得探討的。
實際上,麥克盧漢也認為,由感覺領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覺分離,使人類對環境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因為它可以推動人們對事物的抽象、深層的認識。
在網路中,雖然文字還是一種主要傳播形式,但是如果多媒體手段非常發達,那么勢必影響人們接受文字的興趣。印刷媒體進入"讀圖時代",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人總是願意"避重就輕"的。
多媒體環境雖然全面地調動了人的感官,但是相對來說,它使人腦參與信息處理的過程簡單化了。文字閱讀的削減,也可能帶來抽象符號思維能力的削弱。
因此,多媒體化的網路傳播,帶來的可能是人的思維方式的改變。據報導,1998年,英國發動了一個"全國閱讀年"(theNationalYearofReading)的活動,其目的,是要把英國轉變成一個更為具有文字知識水平的國家。這種做法的含義,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四)技術發展的無止境
網路的出現,使計算機技術成為一種"門坎":一個人能不能融入到現代化社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技術,是否能上網,是否能在網上"閒庭信步"。與現有很多家用電器不同,網路技術處於不斷的更新之中,硬體不斷升級換代,新的軟體不斷產生,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雖然有些計算機產品想要做到"傻瓜"化,但任何軟體都不可能像電視那樣,靠幾個按鈕就能實現全部功能。因此,要能跟隨上技術的發展步伐,人們就要不斷更新硬體,學習新的軟體。這將使未來的人們在技術的追逐上投入更大的熱情、更多的時間、更多的金錢"技術崇拜",會成為一部分人的生活特徵。
網路對社會的影響,從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對個體的影響而實現的。因此,研究社會個體在網路環境中的需求特點、行為特徵,進而研究這些特徵對人在現實世界的影響,才能更好地評估網路對整個社會生活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