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繩

滑繩

滑繩是西藏民間的一種習俗,滑繩也叫飛繩,古時候就有。據史書記載,吐蕃時期每年藏曆正月初二要在布達拉宮表演“飛繩之戲”。表演方法是用皮繩四條,一端繫於布達拉宮宮殿頂端,另一端拴在山下的柱樁上,倒懸身體,直溜而下,迅捷如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滑繩
  • 別稱:飛繩
  • 釋義:西藏民間的一種習俗
  • 出處:《西藏的文明》
滑繩,記載,歷史,滑繩這種技藝,評價,

滑繩

反覆三四次,表演相當驚險,稍不慎就墜地身亡,當時的統治者組織這樣的表演是為了預測一年歲時的好壞。如果表演者安全著地,即表明全年歲收豐穩,百事吉祥;如果表演者受傷或者墜死山下,那就是不祥之兆,必有荒年。

記載

據石泰安《西藏的文明》中記述:“以初為年節。每逢年節,商民停止三日,各以茶、酒、果等食物相饋為禮,其日(指新年),達賴喇嘛設宴於布達拉宮上,廷漢番官會飲,有跳鉞斧之戲。越日,觀飛神。乃後藏番民供此役,以皮索數十丈繫於布達拉宮山寺上下(並一直垂到山腳下)。人捷如猿,攀援而上。以木板護於胸,手足四舒而下,如矢離弦,如燕掠水,亦異觀也。”

歷史

《十三世達賴喇嘛傳》中說:“繩子上端系在布達拉宮一間房子裡,下端拴在布達拉宮下面平地上的一塊方形石碑上,繩子斜長二百五十英尺(約80米),淨高一百英尺(約32米),他們三人一個接著一個從上面滑下來。開頭,每個人都大聲念經祈禱,並站在開始往下滑的屋頂上撒糌粑,以做為祭神的供品。然後他們用皮帶把自己拴在繩子上往下滑。”
《和寧西藏賦注》云:“正月二日作飛繩繞,從布達拉最高樓上系長繩四條,斜墜山下,釘樁栓固。一個人在樓角,後執白旗二,唱番歌畢,騎繩身直下,如是者三。繩長三十丈,後藏花寨子番民專習此技,歲應一差,免其餘徭。內地緣竿踏繩,不足觀也。”
劉贊廷在《三十年游藏記》記載:"正月初一為元旦,達賴跌坐正殿受文武朝賀,有各種藝術於殿前獻技,內有飛繩皆良佳。用皮繩四根,各四十餘丈,環扣相接,長至一百六十丈。一頭繫於布達拉宮五樓之明柱,一頭繫於山下石柱。一人著短衣,以牛皮繩束溝,兩手持白旗倒懸其身,自上溜下,迅如飛鳥,凡三次始終,一絕技也
古伯察《韃靼西藏旅行記》對飛繩戲記述:“我們在拉薩還看到了一種叫做‘神舞’體操運動。一根用結實的皮條製成的長繩系在了布達拉宮山峰並一垂到山腳下。‘舞神’即沿此繩上上下下,其敏捷程度能和花貓和獼猴相媲美。有時,當他們攀援到山頂時,便展開雙臂就如同要跳下去游泳一般,順著繩索而如離弦的箭一般地滑下去。藏地的居民被認為是從事這類運動的最靈活者?”

滑繩這種技藝

當是從溜索發展而來的。溜索原是一種渡河工具,藏地山川險峻,江河湍急,無法架橋,故以竹、牛皮或藤為索,橫懸在兩岸陡峭的崖壁上。索端系短木,另以一繩連線多數竹圈,亦繫於兩端,溜筒亦系縛於繩上,繩動則筒動。渡河之人騎坐在短木上,將筒挾在腋下,兩岸之人則拉繩,即可橫渡,也可一手抱溜筒,一手抓竹索,搖而過。至今在西藏瀾滄江、怒江等江河流域兩岸尚可見。劉贊廷記云:“寧靜縣(今芒康鹽井)由縣治西南行平路四十里至溜筒江,即瀾滄江也。其溜筒者,以竹為繩,上套木筒……皆繩長數十丈至百丈者。其法:另用一木製成瓦形,曰‘溜’,渡時將溜扣繩上,另用一長皮條搭於溜上,下兜人之臀部,以雙手將溜繩拴穩”,盪滑過江。劉又有詩云:“兩岸聳山高萬丈,溜筒江上浪千層”。另戴安琴詩:“雲山攬勝望江天,松柏成林不記年。為問交迫何辛苦,偏記遵巴溜繩牽。”

評價

這種需要力量、技巧,更需要膽魄的技藝後又在拉薩形成了具有冒險性的運動,當時五世達賴在蒙古首領固始汗的支持下,推翻了日喀則的藏巴汗政權,建立甘丹頗章王朝。為了對藏巴汗的臣民進行懲罰,規定他們每年要派一人,到拉薩支付這種差役,表演高空滑繩。後因此項活動帶有一種懲罰性質,表演者又要冒極大的生命危險,至達賴十三世後期,遵命將繩技改成竿頂部旋轉,這種活動,一直保持到1959年。至今在西藏門珞地區,在節日期間還在舉行攀藤索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