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蛙

滇蛙

滇蛙,蛙科琴蛙屬物種,生活于海拔1150~2300m山區低洼地的水塘、水溝、水稻田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滇蛙
  • 拉丁學名:Nidirana pleuraden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蛙科
  • :琴蛙屬 
  • :滇蛙
  • 分布區域:雲南、四川和貴州
形態特徵,生境繁殖,種群狀態,分布範圍,物種辨識,生活習性,排毒,取食策略,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52~57mm,雌蛙體長46~63mm。頭稍扁平,頭長略大於頭寬,吻棱不明顯;瞳孔橫橢圓形;鼓膜顯著,其直徑約與眼間距等寬;犁骨齒兩小團。頭部較光滑,背部及體側疣粒較明顯,背側褶較窄而清晰;腹麵皮膚一般光滑,少數有小痣粒或有白刺粒,跖腹面滿布小疣粒。指、趾端鈍尖,無溝;後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相重疊或相遇,有內跗褶,趾間蹼顯著,缺刻深。背面多為褐色、黃褐色、橄欖綠色或略帶黃色,在疣粒部位色淺,周圍色深,背部中央有或寬或窄的淺黃色脊線,體側下部多有黑斑;後肢棕黑色橫紋清晰,多為3~5條;腹面淺黃色或白色而無斑紋。雄性第一指有灰色婚墊,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肩上方有扁平肩腺;僅體背側有雄性線。卵徑1.5~2mm,動物極黑褐色,植物極乳白色。第38~41期蝌蚪全長80mm,頭體長32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47%;頭體寬厚而略扁,灰黃色有細小褐色點,有一條黃綠色脊紋,體側黃綠色,腹面淺黃色;尾部色淺有褐色雲斑,上尾鰭較寬,尾末端鈍尖;唇齒式為Ⅰ:1+1/2+2:Ⅰ(或1+1:Ⅱ),上唇無乳突,下唇乳突分成2排,參差排列。剛變成的幼蛙體長21mm左右。

生境繁殖

該蛙多生活于海拔1150~2300m山區低洼地的水塘、水溝、水稻田內。晝夜均伏於草叢、稻苗中。成蛙以多種昆蟲及其他小動物為食。繁殖期在6~7月,雄蛙發出“缸、缸、缸”的鳴叫聲,雌蛙產卵600多粒,分多次產出,小卵群黏附在淺水處的水草莖葉上。蝌蚪多在水底遊動,以藻類、植物葉片、腐物為食。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蛙分布區寬,其種群數量甚多。受脅等級:無危LC。

分布範圍

四川(西昌、昭覺、會理、會東、攀枝花、米易、鹽邊、屏山)、雲南、貴州(威寧、水城、赫章、安龍、興義)。

物種辨識

滇蛙與我國北方常見的黑斑蛙相似,指趾纖細,指端尖。有趣的是滇蛙的指、趾尖通常皮膚磨損,露出指骨。

生活習性

滇蛙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兩性的食性無顯著性差異,食性不是影響兩性異形分化的原因。雌性滇蛙成年個體體長明顯大於雄性,屬雌體大於雄體的類型。滇蛙雌雄個體的鼓膜直徑與手長存在顯著差異。兩性異形主要系性選擇壓力的結果。雌蛙增加體長可提高繁殖輸出能力,又能增加負載雄蛙的能力。雄性滇蛙第一指基部具有發達的婚墊,表面具細密角質刺,以加大擁抱摩擦,增強擁抱能力,避免雌蛙逃脫。雄性滇蛙具聲囊,發聲宏亮,在求偶競爭中更有利於吸引雌蛙。
滇蛙

排毒

青蛙的皮膚里含有特殊物質,能夠很快清除“毒素”,最大限度地讓皮膚少受到日照、紫外線等的傷害。滇蛙皮膚具有極強的氧化自由基清除能力。滇蛙皮膚能夠分泌出一種特殊液體,這種液體中含有11個家族的抗氧化多肽。這些抗氧化多肽是由15-30個胺基酸組成的小肽。藉助抗氧化多肽,滇蛙以最快的速度清除了自由基的破壞,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自己的皮膚,使它儘可能少地受到日照、紫外線等誘導的自由基損傷。
滇蛙

取食策略

滇蛙的食物成份與食物資源相具有穩定性,主要類群均為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和蛛形綱等8類。但又存在變異性,不同產地、不同年份和不同月份之間的蛙標本胃內的食物成分各類群的比例均不相同。滇蛙對食物具有選擇性或取食偏好。棲境的食物資源相與蛙胃內的食物成分不存在相關性。直翅目和同翅目昆蟲是滇蛙取食時迴避的食物,而對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和蛛形綱等4個類群具有明顯偏好。
滇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