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情復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滅情復性
  • 類型:學說
  • 提出者李翱
  • 出自:《復性書》
  • 主要觀點:使人恢複本性,必須限制情慾
  • 形成時期:唐代
李翱,對韓愈學說的發展,滅情復性的內容,

李翱

李翱(公元772-841年),字習之,隴西成紀(現在甘肅奉安東)人,貞元年間中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廬州刺史、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山東南道節度使。在政治與思想上都受韓愈的影響,而且他們還是摯友。他對韓愈極為尊敬,說從孟子之後,韓愈是最傑出的學者和儒家代表,所以他的字"習之"就是向"退之"學習的意思,退之是韓愈的字。 這是最早的解釋。
李翱最有名的思想體現在《復性書》中。

對韓愈學說的發展

他對韓愈的性三品學說(人分為聖人、中人和惡人三個品級)進行了發展,他認為將人性分成三個品級,等於是把人性的先天差別說得太絕對了,不利於宣傳和被大家所接受。因此他不但從思想上發展、補充了韓愈的性三品,而且還專門寫了《復性書》。
他認為,"桀、紂之性猶堯、舜之性也,其所以不睹其性者,嗜欲好惡之所昏也,非性之罪也。"意思是說聖人與凡人的的人性本來是相同的,人人都是性善的,聖人與凡人或者惡人的區別在於,一種人天生就能體現天賦的本性,不為情所誘惑,這樣的人就是我們所說的聖人,有的人則沉於情、色之中,而使本性迷惑,這樣的人是凡人。他對此評論道:"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過也,七者循環而交來,故性不能充也。"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先天地符合封建倫理準則的,這種本性就是成為聖人的前提。而有的人之所以不能成為聖人,是因為受到情的誘惑與干擾,七情不斷地迷惑人的本性,使性善無法發展。
李翱還將情比作泥沙,比作煙霧,泥沙使河水變得渾濁不清,煙霧使火花不能顯露。

滅情復性的內容

為了使人人都能恢複本性,就必須限制生活中的情慾,即"滅情復性"。
他構想的具體內容是:人人都有天賦的性善屬性,而復性之後達到的境界就是《中庸》里所說的"至誠"。如果能達到這個境界,人就可以具有照明萬物的能力,然後去感應萬物。把復性和知人、知物、知天統一起來,到那時,我就是萬物,萬物就是我。在這中狀態下,"心寂不動,邪思自息,唯性明照。"李翱的這種思想和禪宗非常相似,而且他還向惟嚴禪師請教過禪宗的真諦,並寫了詩:"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就是說人要像雲動水靜那樣,一任自然,煉成只有呼吸沒有思維的人。
在中國古代社會,性善論之所以被統治者選中,作為正統的人性論,主要是因為這樣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百姓以及各階層的人,勸諭、引導他們從善,最終達到天下平安、國家無事、自己穩坐江山的結果。
李翱所在的唐朝,佛教影響很大,儒學相對地卻有些衰落。所以,韓愈、李翱等人才力主恢復、發展儒學,與佛教對抗。佛教學說中認為人人都可以成佛,即使犯了重罪的人以及草木瓦石都有"佛性"。李翱所主張的"滅情復性",人人都可以成聖人,同樣也是為了吸引廣大的信徒,消除佛教的影響。
李翱的觀點體現了融合佛教、道教(人人都可以修煉成仙)的思想傾向。這種立論方法到了宋朝就成了理學的先驅,到南宋時,朱熹就是像李翱這樣融會各家而形成了儒學的新成就--理學,此後,成為元、明、清各朝的正統統治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