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市職業教育中心

溧陽市職業教育中心

溧陽市職業教育中心是由常州市廣播電視大學溧陽市分校和江蘇省溧陽職業高級中學組建而成,是江蘇省首批合格職教中心校、江蘇省優秀級電視大學、江蘇省優秀青年創業實踐基地、溧陽市預備役軍事技術學校、江蘇技術師範學院實驗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溧陽市職業教育中心
  • 前身:常州市廣播電視大學溧陽市分校
  • 榮譽:首批合格職教中心校
  • 地址:溧陽市
主要榮譽,辦學規模,發展建設,教學成果,師資力量,辦學目標,

主要榮譽

溧陽市職業教育中心先後獲得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教育管理先進學校、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全省基層依法治理先進集體、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園林式單位、常州市衛生模範單位、常州市“雙三好”先進單位、常州教育系統學習型系統工作先進單位、常州市雙擁模範單位等榮譽稱號。辦學以來,在“以就業為導向、服務為宗旨、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理念指引下,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走內涵豐富與外延發展同步之路,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以教師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推動學校的發展”,1996年首批跨入國家級重點職高行列,2004年在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調整認定中位居全省首批73所國家級重點的第八位,2006年再次獲得了“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燕山和城中兩個校區。燕山校區依山傍水,位於市區秀麗的天目湖燕山風景區,城中校區地處市區中心。學校占地面積380多畝,校舍總面積12餘萬平方米。校內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樓宇高聳,亭台輝映,是求學成才的最佳場所。學校領先的辦學理念、雄厚的師資力量、嚴謹的教風、勤奮的學風和先進的設施設備保證了學校教育質量、辦學品位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發展建設

學校堅持為溧陽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發展服務,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致富“三農”服務。開設的專業主要有:機電技術套用類、電工電子類、計算機套用技術類、文法與財經類、電子商務、建築、化工、英語、汽車維修等十多箇中職、高職專業,積極主動為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服務,2005年全日制普通大專、五年制高職、職高學生達5800人;依託電大,舉辦成人開放教育班、軍轉學歷教育班,實行“一村一名大學生”試點,與有關高等院校、網路學院聯合開展成人教育和遠程教育,目前,各類成人學歷教育已發展到五大類別,二十四個本、專科專業,在籍學員達1600人;舉辦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英語等級、數控、電工、會計從業資格、CAD、計算機等各類崗位或等級培訓,年培訓超過3000人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
堅持為學生的就業與發展服務。近五年內,學校投入近800萬元,用於強化專業現代化建設,建成了江蘇省首批數控技術套用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和機電技術套用、計算機及套用、電子技術套用三個省重點骨幹示範專業,學校教學設施設備總值已達2350萬元。為提高學生的社會綜合競爭能力,充分發揮電子技術常州市課改牽頭單位、機電專業常州市課改革參與單位等各方面有利條件,開展項目式教學、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強化對學生的技能培訓與考核,同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格,增強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就業有本領,創業有優勢,升學有希望,發展有基礎。

教學成果

近幾年來,畢業生對口高考本科錄取都在100人以上,本科錄取人數在常州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穩居溧陽市同類學校第一位,2006年本科達線274人,再創歷史新高;作為軍事預備役學校,每年有約5%的畢業生應徵入伍;畢業生當年一次性就業率達99%以上,他們以過硬的技術贏得了上海、蘇州、南京、常州、溧陽等各大集團公司與外資企業的青睞,同時也湧現了一批創業致富的優秀畢業生典型。

師資力量

堅持為教師的發展提高服務。大力實施《優秀教師培養規劃》,為優秀教師、特長教師建設專門工作室,引領教師的發展方向。學校現有教職工330人,其中具有高級會計師、中學高級教師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60名,常州市特級後備人才1人,“常州市骨幹教師”5人,“常州市骨幹雙師型”教師7人,溧陽市以上“四類”優秀教師43名。深入開展教育科研。學校承擔的“九五”省級課題“農村職中培養創業型人才的研究”獲常州市政府頒發的科技成果進步獎;2005年,“十五”省級課題《中等職教實施創新與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獲常州市課題研究一等獎,《中等職教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研究》被確定為全國“十五”規劃課題,“十五”省級重點立項課題《範例教育模式在成人開放教育課堂教學中的套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近幾年來,每年學校教師有3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或獲獎,有100多篇論文獲常州市、溧陽市級獎。開發的項目式校本教材多達三十多種,並且,有關教師編寫的教材已正式出版。

辦學目標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在“教學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人才強校”的實踐中,學校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以“過程精細化、結果精品化”為目標,積極構建優美、和諧、活潑、健康的校園文化,形成了高職與中職教育、學歷與非學歷教育、職前與職後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並正以百倍的信心、百米的速度,向高水準示範性一流職教名校奮力衝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