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地震台

南京市凓水地震台位於凓水縣城永陽鎮青年路旁(台站地理位置見圖3-1-1),始建於1977年5月,原位於溧水縣城西1.5公里的美人山,總面積5000平方米。1996年因寧高高速公路建設需要,經縣政府協調搬遷新建地震台(南京市凓水),在現台址上建成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國家基本站。2004年該台在本縣東蘆山建立了數位化測震自傳輸系統分站,被納入南京市地震數字台網。溧水地震台對監測溧陽及周邊地區地震具有重要作用。

南京市凓水地震台位於凓水縣城永陽鎮青年路旁(台站地理位置見圖3-1-1),台站類別:市屬地震台站,隸屬於南京市地震局,台站代碼:32045。台基為侏羅系西橫山組砂岩。,地震台占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514平方米。台站設施較完善,交通便利,供電,供水設施完善。台站距3萬伏高壓輸電線約400米,周圍無大中型工礦企業,無明顯環境干擾。
溧水地震台始建於1977年5月,原位於溧水縣城西1.5公里的美人山,總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00平米,1996年因寧高高速公路建設需要,經縣政府協調搬遷新建地震台,現凓水地震台建於1978年6月。台站周圍無大型廠礦企業,觀測環境無明顯干擾。台建有514平方米二層辦公樓及20平米的配電房等用房。辦公樓內設有儀器、觀測值班室和科普宣傳基地等。台站現有測震和GPS形變觀測手段。1978年南京地震大隊調撥一台65型單分向熏煙測震儀投入觀測,1981年6月改為DD-1測震儀。1985年9月增加JW-2極微震儀試運行, 1993年停測。1981年10月建成核旋儀器房,1983年安裝CZM-2核核旋儀,10月向省局報數。1996年因寧高高速公路建設需要,經縣政府協調搬遷新建地震台,現凓水地震台建於1978年6月。1997年由中國地震局、中科院、國家測繪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四家共用,在現台址上建成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國家基本站。2004年該台在本縣東蘆山建立了數位化測震自傳輸系統分站,被納入南京市地震數字台網。
1978年溧水縣劃歸南京市管轄及省屬台站改革調整後,溧水地震台於1985年和1993年相繼併入南京市地震監測台網。溧水地震台對監測溧陽及周邊地區地震具有重要作用。
溧水地區斷裂構造主要由東西向構造帶、北東及北北東向構造帶、北西及北北西向構造帶三組斷裂帶構成,次一級斷裂構造廣泛發育分布。溧水縣在歷史上未曾發生過破壞性地震,最大的波及溧水縣城的是1979年溧陽6.0級地震,縣內發生過最大的地震是1977年白馬4.1級地震。茅山斷裂帶地震最活躍的地區是中段處,即溧水的白馬―上興―上沛一帶,1979年的6.0級地震就發生在該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