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鱗魚屬

溝鱗魚屬

溝鱗魚屬是生活於泥盆紀沿海和河道口的一種盾皮魚類,身體前部有一個六邊形的頭盾,口小,位於腹面,胸鰭分為兩節,中間有關節相連。後部是一個體盾,並有一對像蟹腳的附肢。在其咽部有著沿腹中線向背外側擴展的成對的囊狀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溝鱗魚屬
  • 拉丁學名:Bothriolepis
  • :動物界
  • 盾皮魚綱
  • :胴甲魚目
  • :溝鱗魚科
  • 分布區域:歐洲、美洲和亞洲的泥盆紀地層中
基本信息,大小,生活習性,生存時期,分布區域,研究意義,

基本信息

軀體前端是很笨重的骨盔甲,眼位於頭甲頂部,與一松果眼(一種異常的接受光的組織)孔很近。頭甲分兩部分,一部分覆蓋頭部,另一部分覆蓋胸部。軀體後部裸露,甚至無鱗片。發育很強壯的肩區骨刺呈現出鋸齒狀的邊緣,並可活動。由於嘴部不發達,顯然不是動作靈敏的食肉者。
溝鱗魚的軀幹後部是裸露的,身體前部被包裹在骨質甲片裡;頭甲六邊形,具有“V”字形的感覺溝。有些溝鱗魚化石還保留著軟體部分的印模,科學家通過這些印模發現,它的食道兩側有一對與咽喉相通的氣囊,很可能是具有呼吸功能的雛形的肺。這樣的構造在早期的一些硬骨魚類中也曾發現,因此科學家推測,肺在脊椎動物起源時就存在,只是在後來的一些魚形脊椎動物動物中發生了次生性退化。

大小

溝鱗魚屬一般體長都只有30厘米左右。

生活習性

溝鱗魚屬是習慣於河、湖的底棲動物,用鉤狀前肢沿水底活動。

生存時期

溝鱗魚屬生活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即泥盆紀。

分布區域

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的泥盆紀地層中,都發現有溝鱗魚屬的化石。中國的華南泥盆紀地層也富含溝鱗魚屬化石。

研究意義

因為溝鱗魚屬分布於世界各地的中、上泥盆統,在我國則以中泥盆世晚期最為繁盛。因此,溝鱗魚化石的發現及研究,為確定世界各地中泥盆統的時代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地層學依據。另外,溝鱗魚化石對於確定地貌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研究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