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於家村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於、高、孫三姓來此定居,以三姓命名於高孫村。後來於姓發展很快,村中心又有一條由東向西流向的溝,寓意魚得水而興,故改名溝於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溝於家村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
  • 地理位置:海陽市政府駐地東約5公里,地處東經121°13′,北緯36°47′
  • 面積:2.5平方公里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溝於家村位於海陽市政府駐地東約5公里,地處東經121°13′,北緯36°47′。東鄰帽子山;西與楊家泊村隔河相望;南與高家泊村山泊相接,距乳(山)即(墨)一級公路1公里;北距國防路0.5公里。
原屬東村鎮,2002年,改隸碧城工業區。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3.3公頃,山嵐約12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芋頭、蘋果等。
2002年,全村230戶,655人,有於、高、孫、王、張、崔、程、李、宋、楊、梁、柳、陳、隋、祁、薛等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于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萬元。
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6萬元,人均純收入2400元。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52%、3%、45%。
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68.3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46.4%、33.8%、19.8%,人均純收入2940元。

大事記

1942年本村解放。 1954年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3年村投資1萬元,建起1座揚水站。 1974年冬投資18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投資2.6萬元,建起新學校。並被評為煙臺市規範化學校。 1985年先後投資9.5萬元,建起了城南大橋。安裝了自來水設施,村民吃上了自來水。 1999年投資20萬元,對農電線路進行了改造。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僅70公斤,全村總產量8.4萬公斤。1968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晝夜奮戰,興修水利,平整土地,糧食產量迅猛增長。1978年,糧食畝產500公斤,總產量達33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62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622公斤,總產31.7萬公斤。 1988年以來,村支部帶領民眾,發展多種經濟。在村北種植桑養蠶,並建起了蔬菜大棚。1987年,村支部發動民眾出義務工,在東山、南山的荒土坡上挖樹坑,栽上了乾果樹、蘋果樹。2000年,全村桑園面積達2公頃,果園面積達13.3公頃,農業總產值達100萬元,其中經濟作物總收入46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31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45萬元,林業收入2萬元,畜牧業收入80萬元,漁業收入6萬元,其它收入177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初,本村沒有工業。1970年後,村辦起提籃廠、網布廠、麵粉廠,有職工23人。1999年,個體辦起了羊毛衫廠,有工人15人。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30人,收入226萬元,其中工業收入156萬元,建築業收入70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村支部帶領民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全村有1/5的農戶開辦起豆腐坊兼養豬,常年戶均收入萬元之多。同時又發展了商飲業、修理業、運輸業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00人,收入132.3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60萬元,服務業收入32.3萬元,商飲業收入4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全村兒童入學率幾乎為零。1953年,村成立了國小,多數兒童半日上學。1973年,村出資建起了新學校,設1-5個年級,5個班,教師5人,有學生150人,兒童入學率達98%以上。1975年,村辦起了幼稚園,適齡兒童免費入園,幼兒入園率達90%以上。1984年,村投資新建煙臺市規範化國小,教育質量逐步提高。1985年,購買了幼兒標準新桌椅。1995年春,投資6000元,為幼稚園買了大型玩具。同年冬,幼稚園被煙臺市評為市級一類園。1999年,投資5萬元與鄰村聯合建起了南城陽新型國小,全村小學生搬入聯合新校,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有12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人民生活解放前,本村有83戶,其中78戶是佃戶,有33人扛活、當長工,許多人靠糠菜填肚,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450公斤。1983年,人均糧食500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620公斤,人均存款200元,生活以蛋、肉、魚、米、白面為主;全村有各種運輸車130輛,機車50輛,電話113部,彩電196台,電冰櫃20台,洗衣機1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擴大居住面積。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 集體福利建國前,農民有病無錢到醫院治,又無鄉村醫生,只好硬撐著,或者死去。解放後,村支部特別重視村民的保健。1969年辦起了合作醫療站,有中西醫2人,農民一般疾病不用出村,醫療費用也很低。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高自修、張華貞、高吉義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批黨員。高自修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高吉義、張華貞任委員。同年底,高自修參加海陽縣救國會工作,高吉義接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於京海、高吉義、柳福、張善仁、於新勝、高占先、孫寶元、於春、崔芹清、於建偉、於新軍。2002年,有黨小組3個,黨員27人。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3年,成立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設立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萬壽、於京發、劉志剛、梁才明、高吉義、張華貞、於新勝、高占先、孫寶元、於榮勝。1999年5月,王竹被選為首任直選村委主任。2003年起,於新軍任村委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