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澤光

病理生理學家。廣東新會人。1929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曾任光華醫學院教授,西北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教授、院長。建國後,歷任華南醫學院、中山醫學院教授,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一屆名譽理事長。九三學社社員。1932年在我國首次發現頻繁陣發性心停跳性癲癇。1956年研究出血性休克,用數學公式預測出血時間與可救治時間的關係。同年發現中藥黃精有抗真菌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澤光
  • 出生地:廣東新會
  • 出生日期:1899
  • 逝世日期:1985
  • 畢業院校:廣州嶺南大學
個人簡歷,人生履歷,

個人簡歷

湯澤光(1899-1985),廣東新會人 。

人生履歷

1924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後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29年畢業於北平協和醫院,後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31年到廣州光華醫學院任教。以後歷任嶺南大學醫學院院長兼博濟醫院院長、中山醫科大學病理生理學教授、教研室主任等職。是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會長、中國病理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山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顧問、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顧問、廣東省第三、四屆政協委員。
湯澤光深研醫理,對醫學作出不少貢獻。
1932年與人合作,報告首例“頻繁陣發性心停跳性癲癇”。
1934年在國內首次診斷罕見的脊髓腫瘤 ,因而獲得嶺南醫學院授予的神經科顧問、會診醫師職稱。
1937年,在國內第一個發現危害珠江三角洲水鄉農民健康的“鉤端螺旋體病”,揭開了黃疸病之謎。
湯澤光醫術高明,更具民族氣節。抗日戰爭初期,他放棄赴港從醫的邀請,攜家帶口,輾轉經貴州往陝西,隨中國紅十字會在救亡前線上為抗日軍士服務。曾由於傷兵身上的跳蚤將傷寒傳染給他,重病月余,九死一生。
建國後,50年代,他支持在嶺南大學讀書的長子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又把女兒送去部隊。他帶領病理生理教研組的人員,開展對“出血性休克在不具備輸血條件下如何使機體延長存活時間”的研究,發現休克時延長可救治時間的藥物,對臨床防治出血性休克起到良好的作用,搶救了在朝鮮戰場上大批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傷員。此外,他還首次發現中藥黃精具有明顯的抗真菌作用,製成劑型後用於治療皮膚真菌病有顯著的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