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明

湯海明

湯海明,男,著名天文科普人。從小時候就是一個天文發燒友。2004年為了從事天文他放棄了原先的外企工作,投身到了上海天文台的科普宣傳工作當中。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天文、認識天文、熱愛天文。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科學傳播室主管,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負責上海天文博物館的管理及天之文中國天文科普網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參與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天文卷》的編寫工作。多次組織天文愛好者進行天文科普觀測活動及大眾路邊天文觀測活動。在國內首先建設了網上天文直播頻道,並多次成功的對天象現象、科普活動等進行網路視頻直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海明
  • 職業:著名天文科普人
  • 主要成就:參與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天文卷》的編寫工作
  • 性別:男
人物經歷,相關報導,毅然“轉正”,“可惜沒幫手”,很有成就感,相關論文,

人物經歷

相關報導

【科學時報】從那個簡單的夢想開始
12月10日晚,十年來最完美的月全食正在上演。在上海佘山山頂,記者和來自各地的天文發燒友共享美景。
冒著嚴寒,有個人默默地忙碌著。他架起望遠鏡,連線起複雜的設備,以便收錄實時視頻信號做網路直播,並分出一路信號輸送給電視台,時而還要拍照。
這個人,就是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主管湯海明。
忙碌的一天,幸福的一天
對湯海明來說,這是“忙碌又幸福的一天”。
白天,他和同事們忙碌在上海徐家匯公園,為幾百位市民送上關於月全食的科普盛宴。大人們帶著孩子在十幾台天文望遠鏡前排起了長龍,還未等到月亮,先看太陽,勁頭十足。
傍晚時刻,湯海明又匆匆趕往佘山。車疾馳在公路上,湯海明對《科學時報》記者說,做天象的網路直播,是他的一個夢想。
即便已作好充分準備,湯海明仍難掩強烈的遺憾。“本來我已經聯繫好很多網友,調配好了機器,準備嘗試三地直播:大慶、威海、佘山,讓大家看看同一時刻、不同地點的月食有沒有差異。可惜,當天威海下雪,黑龍江變天,計畫無法實現。”因為無奈,湯海明雙手越舉越高,說著話,手都舉過了頭頂。
佘山頂上寒意漸濃,湯海明套上厚厚的羽絨服、紮好圍巾、戴好帽子,來到觀測站樓頂開始架設望遠鏡。觸手處多是冰冷的鐵傢伙,每隔兩三分鐘,他就得哈口氣、搓搓手——手指不能凍僵,否則設備調試就不精確。
他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地坐在電腦前,不敢有一絲馬虎。除了負責傳送月球實時圖像外,他還通過微博向網友講解觀看月全食的技巧。
19點33分,直播如期開始。湯海明把手機調到靜音,因為會有許多媒體找他,“我要集中精力保證電視台的採訪,直播順利最重要”。
不過,緊盯視頻的同時,他仍儘量在網上回答提問,“這實在是個難得的科普機會”。
天越來越冷,記者裹著全套的軍棉衣、軍帽、圍巾,卻還要不停打哆嗦,大家需要隨時燒點熱水喝。湯海明卻連口水都沒顧上喝,甚至忙得額頭上開始沁出細密的汗珠。
直播結束後,湯海明在微博上寫道:今生頭一次,看到這樣完美的月全食。我為大家奉獻出一次還算滿意的直播,想到此處,一切都值得了。
最初的夢想
因為那晚月全食的直播,湯海明有點感冒,聲音也啞了。但每每談及天文科普,他總是滿臉笑意。
“是2004年的‘金星凌日’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當時,湯海明事先找到上海天文台,提議一同攜手網路媒體做直播。真還做成了,雖然設備簡陋、技術稚嫩,卻引起了不小轟動。
一切,就從這樣一個簡單的夢想開始。
於是,湯海明毅然放棄了外企的工作,投奔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從一名天文科普的“業餘選手”轉為“專業選手”,雖然工資只有原先的一半。
下一個夢想:上海天文館
曾有位老太太透過天文望遠鏡看到月亮後,興奮地告訴湯海明:“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好好看清月亮。”這句話令他印象深刻。
如今,一個新夢想又在湯海明心裡扎了根——“要在上海市中心建一座天文館,讓市民在家附近就能感受星空”。
“雖然上海光污染比較嚴重,但有些天文現象,非常適合在城市裡觀看。”他告訴記者,白天可以觀察太陽表面的活動,太陽黑子、太陽日珥爆發等;晚上則觀察月亮及土星木星等這類大行星。此外,天文館還可以逼真地模擬出只有到野外才能欣賞到的星空景象。
科普工作者的尷尬定位
不過,湯海明對《科學時報》記者表示,科普人員的職業定位並不明確,就中科院體系來說,許多人都是兼職做科普,他們往往隸屬不同部門,例如科研管理處、信息中心、後勤部等。
湯海明也不例外。雖然他將自己定位成“職業科普人”,但他也要承擔繁雜的行政管理工作。此外,他還負責佘山工作站所有的網路維護工作。
並且,目前中科院的科普宣傳工作很多時候都是跟著人走,如果某個科普人員調到別的部門,那他的科普工作也就跟著走了。
而大眾對科學知識的需求卻與日俱增。
“大眾的需求鞭策著我們科普人不敢懈怠。”湯海明坦言,每次遇到大型天文現象時,他們總是捉襟見肘,派不出人。
說到招人,他也擔心,若沒有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明確的職業定位和工作評價體系,如何能吸引人才?
“科普人員不像科研人員,可以依靠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等標準來評判工作,目前只能靠熬工齡來提高待遇。”
今天、明天……湯海明還一直在堅持延續著最初那個簡單的夢想,努力在科學和普通百姓間,搭起一座美麗的橋樑。

毅然“轉正”

那天,湯海明下午5點才趕上佘山,開始為晚上的月全食直播做準備。之前,下午2點起在徐家匯公園舉辦天文科普活動,他已經忙了一場。車疾馳在公路上。湯海明說,做天象的網路直播,是他的一個夢想。今年33歲的他本在一家外企工作,是2004年的“金星凌日”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從小就是天文發燒友,又熟悉網路技術,湯海明總想著創新一下天文科普的形式。2004年6月8日,罕見天象“金星凌日”上演。湯海明事先找到上海天文台,提議一同攜手網路媒體做直播。真還做成了,雖然設備簡陋、技術稚嫩,卻引起了不小轟動。這促使湯海明下決心“轉正”,從一名天文科普的“業餘選手”轉為“專業選手”。收入大幅降低,但他毅然辭職,投奔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不過,進天文台之後他才發現,“讓更多人感受天象之美”的夢想與現實之間,還有距離:上海市區沒有天文館,想讓市民就近通過望遠鏡直接望星空,做不到。“每次看到北京天文館發訊息,說周末開放科普望遠鏡供市民觀測星空,我的感覺……都不大好。”他說,2009年“長江大日食”後,他和上海市天文學會的同道們一直在設法推動籌建上海天文館,希望早日結束上海人借著網路“間接望星空”的遺憾。

“可惜沒幫手”

下午5點多,上海已到日落時分。佘山頂上寒意漸濃,湯海明套上厚厚的羽絨服、戴好帽子,來到觀測站樓頂開始架設望遠鏡。觸手處多是冰冷的鐵傢伙,每隔兩三分鐘,他就得哈口氣、搓搓手——手指不能凍僵,否則設備調試就不精確。
天象直播,得看老天的“臉色”。湯海明告訴記者,本來他準備嘗試“三地直播”:黑龍江大慶、山東威海、上海佘山,讓大家看看同一時刻、不同地點的月食有沒有差異。可惜,當天威海下雪,黑龍江變天,計畫無法實現。
現在他擔心上海的低溫。月全食長達5小時,月亮在天上“走”,所以望遠鏡上得加裝赤道儀,這才跟得上它的“腳步”。赤道儀是一種特別的裝置,能讓望遠鏡轉動的速度跟地球一樣,但轉動方向相反,以此“抵消”地球自轉的影響,保證望遠鏡穩定地跟蹤某個天體。他又把特製的CCD相機接在望遠鏡的目鏡上,獲取圖像和視頻信號,再輸送到電腦等設備上——這么些設備,暴露在攝氏零下三四度的室外,只要其中任何一個因低溫而“罷工”,就可能前功盡棄。
湯海明算是天象網路直播的中國第一人,經驗豐富。進上海天文台之後,總結直播“金星凌日”的經驗教訓,他花了兩年重新購置設備、設計流程。2006年11月8日凌晨“水星凌日”,他首次用新設備新流程做天象網路直播,受歡迎程度大大超出預計——伺服器幾乎被“擠爆”。
2008年“新疆日全食”,湯海明的天文直播第一次走出了上海;2009年“長江大日食”,他第一次跟電視台聯手;這回想首次嘗試多地聯播,雖未成功卻也留下了一些經驗……他說,進了天文台,才發現專職做天文科普的人多么少!這逼著他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練成多面手,現在直播,他差不多已能獨自全部搞定。“其實我更想做導播,把幾路信號切來切去……可惜沒幫手。”湯海明無奈,做天文科普的人,在天文台這樣的科研機構里,待遇和職業發展前景都“矮一截”,吸引不來人,除非那些人跟他一樣“瘋”,把“帶著大家看星空”當作人生理想。

很有成就感

19點33分,直播如期開始。湯海明把手機調到靜音,因為會有許多媒體的記者找他,“我要集中精力保證電視台的採訪,直播順利最重要。”不過,在緊盯著視頻的同時,他仍然儘量在網上回答網友的提問,“這實在是個難得的科普機會!”
22點06分,月亮完全鑽進了地球的本影。視頻里的“紅月亮”顯得灰暗,但那暗紅濃淡有致;一彎細細的亮光沿著它的邊緣挪動,提示月亮正在地球本影中繼續移動。此時,還冒出了幾顆金牛座的星星,這在平時城市的夜空難得一見。
“有網友要我比較日全食和月全食,我覺得:日全食讓人震撼,月全食叫人驚艷;日全食是‘驚悚片’,月全食是‘文藝片’。”湯海明感慨,其實大自然的美景,用肉眼觀看最是賞心悅目。
深夜11點,月亮生光,“好戲”收場。他凝視著月亮說:“這是我見過的最完美的一次月全食!”隨後開始收拾設備,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點才下樓。他興奮、滿足:能將自己“獨樂樂”的天象觀測,變成“眾樂樂”的天文欣賞,很有成就感。

相關論文

天象網路直播系統的原理及構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