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上海天文台,成立於1962年,其前身是1872年建立的徐家匯天文台和1900年建立的佘山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包括徐家匯園區和佘山科技園區兩個部分,徐家匯為總部。天文觀測台站位於上海松江佘山地區。 設有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中心、星系和宇宙學研究中心、射電天文科學與技術研究室、光學天文技術研究室、時間頻率技術研究室5個研究部門。

據2016年3月天文台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有職工242人,設有天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和博士生培養點,在學碩士生72人、博士生63人、在站博士後2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 外文名: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成立時間:1962年
  • 專職院士:2人(科學院、工程院各1人)
  • 碩士點:3個
  • 博士點:2個
  • 現任台長:洪曉瑜
  • 天文台地址:上海市南丹路80號
  • 教育職能歸口中國科學院大學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科研部門,人員編制,設施資源,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台長,文化傳統,天文台精神,科普教育,

歷史沿革

徐家匯天文台
法國天主教耶穌會於1872年2月,在上海徐家匯(明末大臣徐光啟的故里)建徐家匯天文台。
1880年建造了33米高的木塔,頂端裝有伯克利風向風速儀。
1901年在原址西側(蒲西路166號)另建三層新樓。
佘山天文台
法國天主教耶穌會於1900年在距上海市區約30公里的佘山山頂建立佘山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成立1950年12月11日,在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領導下,由中國科學院、軍委會氣象局,組成“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徐家匯及佘山天文氣象台管理委員會”。
1950年12月12日,氣象部分由軍委會氣象局接管,地磁和地震部分由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接管,兩台的天文部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接管。
上海天文台博物館上海天文台博物館
1951年6月19日,成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上海工作站》,簡稱《天地聯滬站》,對兩台進行管理。
1954年6月4日,中國科學院撤銷《天地聯滬站》,地磁和地震工作劃歸地球物理研究所領導,天文工作劃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領導。兩台分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匯觀象台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佘山觀象台。
1961年10月31日,中科院上海分院與地球物理所簽訂協定,佘山地球物理部分劃歸佘山觀象台建制。
1963年6月,佘山地球物理部分仍劃歸地球物理所,人員的日常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由上海天文台代管。
1972年,佘山地球物理部分又劃歸上海天文台,上海天文台成立地震研究室(經費由國家地震局負責)。
1976年12月經上海市革命委員會批准,將佘山地球物理部分劃出成立上海市地震辦公室,後改為上海市地震局
1958年1月1日起,經紫金山天文台同意,徐家匯觀象台和佘山觀象台行政方面合署辦公,並遷至南丹路2號新址(1958年10月1日起門牌號碼改為南丹路80號)。
1960年7月根據第五次院務常委會議精神,徐家匯觀象台、佘山觀象台從紫金山天文台劃出,移交給中科院上海分院(後華東分院)管理。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1962年8月14日,中國科學院決定將徐家匯觀象台和佘山觀象台合併組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1970年7月華東分院撤消。
1970年11月,上海天文台由中科院歸口,實行以地方為主的雙重領導。
1978年10月,上海天文台改為局級單位,直屬中科院領導。在學科學位授權點的建設上,1978年首批被批准為“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
1986年,“天文儀器與方法”專業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0年,“天體物理”專業自行審批通過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8年,在全國天文界內又首批獲準可按“天文學”一級學科授予博士學位。
2011年新增“儀器儀表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點,這也是上海天文台首次獲得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點。

科研條件

科研部門

據2016年3月天文台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設有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中心、星系和宇宙學研究中心、射電天文科學與技術研究室、光學天文技術研究室、時間頻率技術研究室5個研究部門。此外,該所擁有4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行星科學重點實驗室、射電天文重點實驗佘山分部、上海市空間導航與定位技術重點實驗室

人員編制

據2016年3月天文台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有職工24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52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4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傑青”獲得者7人、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6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
葉叔華(專職)
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能鴻(專職)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景益鵬(2001入選)、曹新伍(2003入選)、沈志強(2006入選)、袁 峰(2008入選)、
楊小虎(2009入選)、張鵬傑(2010入選)、李成(2013年入選)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

設施資源

據2016年3月天文台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有天馬望遠鏡觀測站、60厘米測距觀測站、25米射電望遠鏡觀測站、超級計算平台、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觀測台站(已建2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6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國際VLBI網數據處理中心、1.56米口徑光學望遠鏡、60厘米口徑衛星雷射測距望遠鏡、全球定位系統等。等設備。
硬體資源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公總計算平台,由大規模高性能且具有海量存儲的超級計算設備組成,包括兩個分散式刀片集群(超微I、II)和一台SGI UV2000伺服器,另有約2PB的光纖磁碟陣列用於存儲。其中,超微I集群有600個計算核,總性能約為6400Gflops,總記憶體1.2TB;超微II集群有512個計算核,總性能約8192Gflops,總記憶體1。024TB;SGI UV2000為SMP系統,256核,總性能約為4915Gflops,總記憶體1TB。另一類則是為各個課題組託管的高性能資源,包括SGI ALtix4700、Altix4500、Altix3500、SGI2100、IBM刀片集群、聯想深騰1800以及40餘台(套)Sun、HP、Lenovo、Dawning、Dell等多個品牌的各種高性能伺服器。軟體資源主要包括Bright Cluster Manager6.0集群管理軟體、IBM Platform LSF作業管理系統、IBM Platform GPFS並行檔案系統、Intel編譯器、Matlab、IDL等,還整體部署了一套Paramon高性能計算監控系統用於集群性能的實時監控。

合作交流

據2016年3月天文台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同美國德國英國荷蘭義大利法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比利時阿根廷烏克蘭等國的研究機構簽有合作協定,在天文地球動力學和星系宇宙學研究領域開展多形式的密切合作。在上海天文台工作的海外學者中,有4位榮獲“中科院海外傑出學者基金”或“國家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資助。
“亞太地區空間地球動力學研究計畫”(APSG)是由該台葉叔華院士發起組織的國際合作項目,其目的在於聯合亞太地區科研力量,綜合天文、地質、空間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等各學科優勢,共同研究該地區的板塊運動、地殼形變和海平面變化及其動力學機制,努力對該地區面臨的重大災害事件,特別是地震、火山和海侵事件的預測作出貢獻。該項目被列為中科院2007年度國際合作重點項目。
2007年11月,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與德國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簽訂了《建立馬普天體物理夥伴小組——宇宙學夥伴小組的契約書》,其研究課題包括宇宙大尺度結構、星系形成與演化、引力透鏡、星系相互作用等領域的大型計算機數據模擬和理論模型研究,同時為國家大科學工程LAMOST計畫在科學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亞洲最大射電望遠鏡
2007年度,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與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天文台簽訂中烏科技合作項目——《旋轉漂移掃描CCD照相機系統的聯合研製》。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VLBI台站參加歐洲VLBI聯合研究所(JIVE)負責的“VLBI跟蹤惠更斯探測器”項目,上海25米射電望遠鏡對惠更斯整個降落過程進行了成功的觀測。佘山25米射電望遠鏡還承擔了中歐合作地球空間雙星計畫的數據接收任務。此外,還共同參加國際VLBI網的天文觀測研究。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VLBI站是歐洲VLBI網(EVN)、國際測地/天體測量學VLBI服務(IVS)和東亞VLBI網的正式成員,與EVN和IVS合作進行國際聯測。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4月,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先後獲得了包括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131項。
重要成果如下:
1、中國現代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10年來,葉叔華院士負責的 “現代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研究”項目,集中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地震局、國家測繪局和總參測繪局四大部委的100餘名科學家,把各自的研究資源、歷年觀測數據和外業成果,統一協調進行跨學科的合作研究,已經在中國大陸地殼運動的監測與研究、精密地球參考系的建立和維持、地球自轉變化、青藏高原動力學、中國重力場和海平面變化、自然災害預報等方面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要成果,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和災害等領域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和基礎資源。該項目不僅促進了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大陸強震機理與預報》項目的建立,推動了“亞太空間地球動力學(APSG)”國際協作計畫的建立,也帶動了許多受國家基金委和其他部委支持的研究項目。
2、開展與自然災害有關的天文現象與天文方法的研究,為國家減災防災提供信息
上海天文台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對厄爾尼諾事件預測的天文學方法,並最先成功地預測到引起全球自然災害頻發的1991年厄爾尼諾事件(此成果已在Nature上發表)。後來又成功預測了1993年、1994~1995年、1997年及2001年底前後出現的厄爾尼諾事件。在國際上首先提出西太平洋暖池對非大氣影響的日長年際變化的平均貢獻約為10%,並提出在厄爾尼諾事件期間,該暖池運動可使一天延長几微秒。
專利項目
專利名稱
第一發明人
授權日期
藍寶石諧振腔主動型原子鐘及其諧振腔的製造方法
張燕軍
地面授時氫原子鐘
張為群
主動型氫原子鐘的真空裝置
張為群
雙頻段高效率射頻功率放大器
李明昊
一種GHz超寬頻數字下變頻方法
項英
一種氫原子鐘用的微波腔
謝勇輝
一種用於被動型氫鐘的控制方法及控制電路
林傳富
空間射電望遠鏡的接收天線
陳昭宇
2008-3-19
充氣式空間射電望遠鏡接收天線
陳昭宇
2008-3-19
用於太空中的接收天線
陳昭宇
2008-3-19
周期法頻率穩定度和精度測試儀
林傳富
2001-4-5
頻率相差和頻率穩定度測試儀
沈季良
2001-3-29
沈季良
2000-10-28
實用型氫原子鐘脈澤振盪的結構
翟造成
1999-11-27
丟筆自撿的數碼顯示屏
鄔林達
1998-4-2
頻率同步鐘結構
沈季良
1998-3-1
電子鐘錶測量儀
沈季良
1997-11-8
攜帶型閃光安全燈
鄔林達
1995-9-4
有定時功能的吊扇電子調速器
韓長根
1992-10-7

學術期刊

《天文學進展》雜誌創刊於1983年,是中國天文學會委託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主辦的學術刊物(季刊)。涉及天文學的各個領域,反映其最新進展。主要發表對國內外天文學各分支學科的科研進展的述評, 也適當發表少量的研究簡訊、專題講座和學術活動報導。適宜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研究生及大專院校學生閱讀。《天文學進展》1992年起被確定為中國國內天文學類的核心期刊, 並被國內外四種文摘性刊物和資料庫所收摘。
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年刊》前身為創刊於1905年的佘山觀象台《天文年刊》,解放後由中國科學院接管,並仍繼續出版,直到1966年出版第26卷後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刊。1979年復刊,並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年刊》(下稱《年刊》),於1980年出版第1期。
《年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上海天文台主辦的以反映本台最新科研動態為主的天文學科綜合性學術刊物,通過新華書店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並已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位化期刊群、清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NKI中國知網、VIP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等收錄。
《年刊》主要刊載本台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研究論文、工作報告、實測資料、儀器研製報告和研究簡訊等文章,內容涉及天文地球動力學、天體測量、天體力學、天體物理、射電天文、觀測技術與方法、時間頻率、天文學史研究以及計算機軟硬體研究等領域。本刊也適當接受其他台站及國外學者的科研論文。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從1964年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文化大革命期間中斷,1978年起恢復招收研究生。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上海天文台成為天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權點。1978年首批被批准為“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後,1986年,“天文儀器與方法”專業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1989年,中國科學院同意天文台開展在職人員申請學位試點工作。1990年,“天體物理”專業自行審批通過為碩士學位授權點。199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可授予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在職人員碩士、博士學位試點單位。1998年,在全國天文界內又首批獲準可按“天文學”一級學科授予博士學位,2011年新增“儀器儀表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點,這也是上海天文台首次獲得全日制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點。
博士後流動站:天文學
博士授予點: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天文學
碩士授予點:天文學、天文儀器與方法、天體物理
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點:儀器儀表工程

教學建設

2014年4月,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有在讀碩士生60多人,博士生60多人,在讀留學生4名,聯合培養學生50多名。
根據2015年12月天文台官網顯示,在站外籍及港澳台博士後11人,占在站人數的50%。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台長:洪曉瑜
黨委副書記、副台長:侯金良
副台長、紀委書記:陶雋
副台長:沈志強

歷任台長

第一任台長(名譽台長):李珩(1962.8 -1981.10) 中國現代天文學家
第二任台長:葉叔華(1981.10-1993.11)天文學家
第三任台長:趙君亮(1993.11-2003.03)研究員
第四任台長:廖新浩(2005.06-2007.09)博士生導師

文化傳統

天文台精神

“精勤司天、誠信修文”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科普教育

2010年英仙座流星雨極盛期在台北時間8月13日凌晨6時前後,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學會利用這一向公眾傳播天文科學的好機會,策劃了內容豐富的觀測科普活動,組織了48人的觀測團,遠赴內蒙古輝騰希勒大草原,對流星雨進行觀測並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文化考察以及交流活動。
2010年8月2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市天文學會共同舉辦的天之文科普講壇第六講《從月宮探寶到火星探險》在徐家匯社區街道文化活動中心如期開講。中國科學院天文口“空間測量技術”創新團組首席平勁松研究員做客本期講壇。
201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開幕之際,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市天文學會共同主辦的天之文科普講壇2013年第三講,於5月18日在徐家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辦。
2015年10月27日晚上6點半,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科學傳播室工作人員分成兩撥,分別來到匯師國小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青浦分校,開展了天文觀測實踐活動,讓多名師生現場通過望遠鏡看月亮和認星空。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