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梅恩

湯姆·梅恩

湯姆·梅恩﹙英語:Thom Mayne;1944年1月19日-﹚,男,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國建築師,2005年“建築界諾貝爾”普利茲克獎得主,出生於康乃狄克州的Waterbury,目前居住在加州洛杉磯。 梅恩在南加大哈佛大學接受建築教育,畢業後曾任教於加州州立科技大學﹙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由於年輕時相當堅持自己的建築理念,最後因故被解職,遂在1972年協助南加州建築學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簡稱SCI-ARC﹚創立,教授反主流的建築思考,並在該校擔任主要教職,同時從1992年起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人物成就,作品賞析,布雷德斯住宅,Hypo銀行,

人物經歷

1972年,梅恩加州為主要發展地點,在聖塔莫妮卡與夥伴邁可·羅東迪成立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稱為模弗西斯建築事務所(Morphosis﹚。建築特色以結構嚴謹的施工過程,和骨架型構造為主。形式上喜用拼貼的長矩狀和片段式的結構。
梅恩與羅東迪所承接的第一個案子,是在加州帕莎迪納的一所學校,當時梅恩的兒子正好在該校就學,由於此建案圓滿完成,獲得不少家長委員們的青睞,因此替梅恩又多介紹了幾個案子,包括勞倫斯之家﹙Lawrence Residence; 圖片﹚也是此期的作品。
透過這些建案,讓梅恩在加州累積越來越多的實務經驗與名聲,此後他以美國西岸為主要基地,陸續承接了一些更大的案子,例如舊金山聯邦大廈(en:San_Francisco_Federal_Building)、多倫多大學的學生宿舍、辛辛那提大學的學生娛樂中心、洛杉磯科技高中(the Science Center School in Los Angeles)、加州波諾馬市的鑽石農場高中(en:Diamond Ranch High School),還有奧勒崗州尤金市的美國法院大樓。
在這些眾多的建案里,梅恩逐漸展現出自己的建築風格,評論家認為他與羅東尼都受到法蘭克·蓋瑞突破傳統建築結構的影響,但是梅恩的表現手法則較為嚴謹,他在設計案中首重基地里建物與建物之間的連結關係、並講求獨立建物的機能性,還有材料的發揮。他認為基地是有紋理的,環境與地景亦息息相關。梅恩也是少數在早期就採用電腦來分析基地、建構物體以驗證自己理念的建築師。因此他的作品,在外觀上不如蓋瑞那樣大膽與自由,但卻有一種抽象的、圖騰式的量體感,材料運用也較為豐富多端。
1991年,羅東迪離開了模弗西斯建築事務所,成立自己的RoTo建築事務所。2005年,61歲的梅恩加州交通運輸局第七區總部(Caltrans District 7 Headquarters; 圖片)的傑出設計獲了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建築獎。是獲得該獎項的第8位美國建築師。也是歷經14年之後再度獲得此獎的美國人(上一次獲獎的美國建築師是1991年的羅伯特·文丘里)
AIA公布了湯姆 梅恩以其在政府機構類項目中的成就被提名為2013年AIA金獎獲得者,這是建築行業最高榮譽獎項之一。梅恩的代表作品為Morphosis公司大樓和創新的南加州建築學院

主要作品

Sedlak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1978-1980)
Cohen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1981)
Venice Ⅲ,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1984-1986)
Kate Mantilini,餐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1986)
6th Street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尼卡/1987)
Malibu Beach Hous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馬利布/1987)
Reno House,,獨戶住宅(美國內華達州雷諾/1987)
WAS Hous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1988)
Crawford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奇托/1987-1992)
Blades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巴巴拉/1992)
Artspark Theater,表演藝術劇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1989)
8201 Building,辦公大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1991)
CHIBA Project,高爾夫球俱樂部(日本千葉/1991)
YUZEN ⅥNTAGE Car Museum((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好萊塢/1992)
AMERIKA GEDENKBIBLIOTEK,公共圖書館(德國柏林/1988)
HIGASHI-AZABU Building(日本東京/1989)
ⅥENNA EXPO`95(奧地利維也納/1990)
Cranbrook Gatehouse(美國密執安州花田山/1992)

人物成就

簡介
模弗西斯(Morphosis),奠基在美國加州的事務所,1972由湯姆·梅恩(Thom Mayne)與麥可·羅唐第(Michael Rotondi,1991年離開)所共同成立。模弗西斯希望能夠打破材質、形式的傳統疆界,走出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二元論的設計領域。事務所有大約二十位建築師,主要的領導者為梅恩,約翰·因萊特(John Enright)以及金·葛羅夫(Kim Groves)。
梅恩,1943年於美國康乃迪克州Waterbury出生。模弗西斯的主要成員,於1968年取得了南加州大學的學士學位。之後他與在南加大認識的同學與教育人員成立了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此後他教育年輕設計者的信念從未間斷過,之後他在南加大也從事教職。梅恩1978年獲得了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碩士學位。
模弗西斯的目標是以實現創新的操作方式做設計,結合包括當代設計思想與書寫的論述系統。
湯姆·梅恩(Thom Mayne)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築系。湯姆·梅恩(Thom Mayne)和邁可·羅通蒂(Michael Rotondi)的事務所位在洛杉磯也稱為摩福西斯事務所,意為結構形態派。他們堅持將營建過程帶入到設計圖紙中,同時也把圖紙的豐富表現帶到他們的建築作品中;並尋求建築藝術構想與建築業界間的協調關係。
梅恩和羅東迪也許是受到弗蘭克·蓋里(F·Gehry)洛杉磯所投身的解放作品運動中所湧現出的最強有力的建築師。他們早期的試驗作品所採用的輕骨架構造和低造價材料,以及他們形式上的興趣在拼貼與片段破碎的構圖,都是直接借自蓋里的手法。正如此一運動的其它建築師一樣,他們的作品是和近40年來洛杉磯城市的爆炸性發展有緊密的聯繫。
梅恩的開業初期開始,則是首先用圖來表達他們設計中的每個屋架間柱和瀝青屋面,以維持建築師對精確性與預期性的傳統不節制。就像達文西所做的解剖畫那樣,他們的表現圖以把建造的過程帶進了建築師對細查和暝想的研究中。(有別於蓋里的設計其基本是先由模型著手,直接把模型用於設計領域。當蓋里的方法引導他們走向將無法簡化的對象進行相加組合時,梅恩的作品已經穩定地在形式上的複雜上發展)。
圖繪變成建造過程的一種理解方式;也同樣的在平面圖、剖面和立面上要求材料和構造。第一個公開出版的設計是2-4-6-8住宅,在觀念上是相當簡單的,而且在構造料件上巧妙的連結。然而,在後來的方案中,由於在標準構造上不斷增加要求,終於導致他們設計作品產生了危機和轉折點。在威尼斯Ⅲ號住宅中,氣囊屋架構造其最大膽的部份是牆體骨架的剖面,雙重負載且完全被拖起離開地面(其實是從上面樓層懸掛下來的)。為了進一步消除結構位移的危險,純粹誇大的結構構件開始與功能構件分離。在外觀上,複雜的纜索、滑輪、重物、欄桿和橫樑的組合視覺呈現著一個有張力的網架、有明顯的的動力作用以反抗靜態有壓縮力的牆體。
之後的幾個設計當中仍繼續探究有關全然誇張的結構構件取得表現力的可能性,像是第6街的住宅,他把一棟郊區住宅形象轉變看起來像是個發電廠的樣子。
建築成就
模弗西斯參加並且獲得了許多國際設計競圖,包括了奧地利的Hypo銀行多用途中心,多倫多大學研究生宿舍以及加州戴蒙鎮(Diamond Ranch)高中等。除了私人的建築計畫案,事務所也逐漸在嘗試做公共性的建築案,像是奧瑞崗州的法院建築及位於舊金山的美國地理學會(G.S.A.)的總部設計。
建築作品
美國加州洛杉磯,凱特·曼地利尼(Kate Mantilini)餐廳,1986
美國加州洛杉磯,沙立克健康研究大樓,1991
美國加州洛杉磯,猶曾尚品汽車博物館(Vintage Car Museum),1991
日本奈良,奈良會議中心,1992
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布雷德斯住宅(Blades House),1996
加拿大多倫多多倫多大學畢業生宿舍,1997
台灣台北,日月光訪客中心,1997
[模弗西斯事務所 (Morphosis) 建築作品欣賞]

作品賞析

布雷德斯住宅

(Blades House)
背景概述
布雷德斯夫婦想要蓋一幢嶄新的住宅時,他們想到了模弗西斯事務所以及其主持人湯·梅恩。這對夫婦原本已經在建築基地上住了十三年,直到1990年中的一場大火燒毀了他們房子坐落的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一整片郊區住宅。不像鄰居們迅速的將他們的住宅依原樣重建起來,職業是鑄鐵藝術家的布雷德斯夫婦決定利用這個機會蓋一幢與眾不同的住宅。當他們找到模弗西斯時,這對夫婦馬上覺得找到想要的,並且也參觀了模弗西斯之前設計的克勞弗住宅(Crawford House)。
設計理念
梅恩及模弗西斯事務所喜於將自己的設計案視為相互關聯的,「像一棵樹的樹枝一般」的關係。布雷德斯住宅的設計於是成為了八零年代末期模弗西斯所設計的克勞弗住宅的進化版本,甚至是「一個立體的建築評論」(梅恩語)。在克勞福案中模弗西斯已嘗試在對基地紋理的滲透和傳統住宅設計觀念中「住宅機器」與「自然」對立之間找到一塊新疆界。但是在設計布雷德斯住宅時,前案已經被梅恩視為「仍然是地景中的一個物體」。
在布雷德斯案中,梅恩用整頓基地地景的手段來達到模糊建築內外疆界,所以他將這塊5700平方英呎的基地整成一個緩坡,在主要量體的北邊是一個人工水池,並且以兩道弧形的混凝土牆穿插於整個建築量體中,使得室內與室外的「房間」無法有清晰的分界。於是建築物語地景在本案中融合交錯為一體。
表現手法
由於業主也傾向不採用傳統的房間形式,梅恩在設計布雷德斯住宅時便嘗試讓空間互相的「滲透」,舉例而言,主臥室與更衣間、沖澡間、二樓懸臂而出的女主人書房,甚至是戶外的空間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巧妙的被相迭與融合。
兩個類型的牆的使用,則是布雷德斯住宅設計表現的重點。一組是平行正交呼應社區的鄰房及幾何環境的牆面;另一組則是弧形的長型牆面穿插整座建築物,並延伸至外部的空間。這幢住宅本身是如同再基地上的一些散落區塊的集合,由牆面連線在一起,使得室內與戶外的空間產生建築的對話。
綜合評論
住宅的建築形式,在為屋主所有的土地上純粹的為少數的使用者服務,對於建築設計者而言,應該說是最可揮灑的一個領域。自然,這樣的私空間的設計,在建築歷史中,尤其是現代建築的發展歷程中,已經有許多設計者的實驗,不論是由柯布帶領的與環境對立的「建築物 - 環境」的二元價值觀,或是如萊特落水山莊一般希望將住宅與自然融合在一塊,都各自影響後來的建築師們並被轉化激盪。
美國的郊區住宅形式,更是把私空間與自然的對比做了有效的發揮。典型的美國郊區居民可以擁有自己的大片庭園、停車場、後院,但是建築物的部分自身是獨立的。可以說這些住宅就是現代的城堡。屋主雖然安穩的居住在自己的領地上,卻與自然環境分離,必須走到屋外,才能接觸自然。
布雷德斯住宅案中,模弗西斯達到的是將屋主使用的房間與基地中的自然之間的界限模糊化,這點也得到了屋主的認同/啟發,因而這個住宅可以朝向落水山莊將人造空間融入地景的典型邁進。不過與落水山莊不同的是,布雷德斯住宅是興建在有鄰房的的社區中,將內外界限模糊的處理就會牽涉到隱私權的問題,幸而模弗西斯是一個擅於進行牆板變化的事務所,他們利用牆,特別是貫穿建築量體的那道弧形的牆,來處理住宅中公、私空間的隱私處理。
但是在建築物量體與自然的融合方面,雖然模弗西斯嘗試將整個基地整理成緩坡希望與建築物成為一體,結果建築物量體的呈現仍然是很強烈,不過建築師在外牆用色上採用了與石頭相近的灰色,算是另一層的自然呈現。

Hypo銀行

Hypo銀行卡萊根福總部多用途中心
背景概述
這個多用途的開發案由模弗西斯事務所於1995年取得了競圖首獎,並且已在2000年完工。業主是Hypo銀行,希望在奧地利的中型城鎮卡萊根福(Klagenfurt)興建其銀行總部,同時也包含辦公室、商業空間、住宿及公共空間。這個案子在其有限的時間及預算條件下,自然地朝向較為簡化的方向發展。
設計理念
Hypo多用途中心的位置是在卡萊根福的郊區地帶,城市與整齊開闊的農地之交,模弗西斯遂在計畫中保存了荒蕪的虛空間,將其與這個由都市延伸而出的新都市空間整合在一起。
城市的軸線,即是模弗西斯的另一個概念出發點。其設計中將城市原本的南北向、東西向軸線(希臘文cardo- decumanus)
由街區延伸到本中心的地景中。此外,則是以營造一個公共廣場(forum) 的概念,廣場座落在軸線上並是被安排在街道交叉口旁的位置,使得行人對其的可及性最高。
模弗西斯的設計中,在呼應這些都市的紋理之上則還有建築密度的疏密以對應環境的概念,即基地南側是密度較高,以仿效都市建築型態為主的配置,近旁是繁忙的福克馬克特街;北側則是以低密度的建築計畫呼應這一側的農地與郊區。
表現手法
模弗西斯在這個案子的配置上以都市紋理作為參考的底圖,分別是源自都市與鄉村地景。設計的目標是塑造一個多用途的建築,因此也參考了原有基礎建設及都市建築的類型,加以轉化成為設計中的新元素。
這個案子的設計表現,除了延續模弗西斯一貫採用以解構主義的論述架構,由基地紋理出發影響了建築量體的複雜穿插交媾,還必須由「城市、郊區」的對立與互動來看。在基地的南側,五層樓高的建築量體與北邊大部分是兩到三層樓曲線屋頂的建築物產生對立,因此呈現了都市建築與「地景」的互動性。在建築物的密度分配上也有相同的概念。
Hypo多用途中心可說是順著其基地紋理而「長出來」的,但是對於模弗西斯而言,這個案子並非隨意而生的自由機制,而是來自一個對包含社會關係的都市環境的反映。
綜合評論
在這個案子中模弗西斯強調建築本身因為都市紋理的反應而自然的浮現出來,包括建築的配置、量體的密度、建築的形式而言,這個案子所呈現的可以說是卡萊根福的都市景觀在基地上的延伸。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模弗西斯也解構主義手法所出發而完成的建築設計,像是傾斜的牆板、懸臂而出的走道等等在事務所其它設計也可發現的形式。
因而這個設計(或者說是這個事務所的很多設計)比較像是模弗西斯對城市基地的理解與重構,再現在建築設計中。如果是另一位設計師以同樣的角度做設計,呈現的結果可能南轅北轍,但仍然是呼應都市紋理的設計。在湯·梅恩自己對本案的評論中,他也不諱言類似的處理手法曾經在奈良會議中心與迪斯尼的計畫案中使用,我們可以想像這幾個設計看起來都會相當的「模弗西斯」,但未必那么的奈良,或迪斯尼化。
卡萊根福的這個案子呈現了一個基地中的城市,而且是模弗西斯眼中的解構主義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