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源鄉(福建沙縣湖源鄉)

湖源鄉(福建沙縣湖源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源鄉地處沙縣南部,東接大田廣平鎮,西眥三元中村鄉,北鄰沙縣大洛鎮,距縣城46公里,距306省道7公里,平均海拔810米。全鄉土地總面積4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0.6萬畝,林地面積4.2萬畝,果園面積2510畝,茶園面積2530畝。轄5個行政村和1個林場,44個村民小組,1588戶,總人口6902人。2014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367萬元,增長36.96%;完成財政收入152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986萬元,增長3.00%;農民人均純收入10549元,增長13.0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源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福建三明沙縣
  • 郵政區碼:365062
  • 面積:38平方千米
  • 人口:0.6萬
  • 方言:湖源話
  • 車牌代碼:閩G
鄉鎮概況,行政區劃,歷史沿革,自然資源,氣候環境,經濟發展,節日習俗,風景名勝,迎鐵枝,盛坑嶺戰役,地圖信息,

鄉鎮概況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湖源鄉位於沙縣南端,東接大田縣廣平鎮,西毗三元區中村鄉,北鄰沙縣大洛鎮。集鎮所在地距沙縣縣城45公里,距三明市區42公里,平均海拔810米。現轄圳頭、錦街、錦湖、城前、西洋5個行政村和萬代林場,有44個村民小組。2005年底全鄉共有1588戶,總人口6902人。
湖源美景湖源美景

行政區劃

[郵編]365513 [代碼]350427205:~01圳頭村 ~202錦街村 ~203錦湖村 ~204城前村 ~205西洋村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洋溪區,1958年屬洋溪公社,1961年析建湖源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圳頭、錦街、錦湖、城前、西洋5個村委會。

自然資源

全鄉土地總面積4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0.6 萬畝,山林面積5.4萬畝(含毛竹林1.52萬畝),果園面積2510畝,茶園面積2530畝。有較豐富的石灰石、高嶺土等礦產資源,農產品以反季節蔬菜、茶葉、竹筍、黃花梨、地瓜、食用菌為主。

氣候環境

湖源鄉距縣城45公里、京福高速路沙縣入口處49公里;平均海拔810米,(1)氣象: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一年中乾濕明顯,四季分明,夏長秋短,冬春平分,春夏之交,陰雨連綿,秋冬多晴天。多年平均氣溫在18℃,年極端最高氣溫40.1℃,極端最低氣溫-7.1℃。多年平均無霜期在300天。年內各時期主風向與偏西風,占全年18%,年平均風速1.8m/s,最大風38m/s,,最小風速為0,年平均相對濕度81%,最小濕度12-25%。(2)水文條件:多年平均降雨1680mm,最大24小時降水量206.1mm,72小時降水量358mm。年內分配大致是:每年10月至次年1月雨量少,約占全年的12.1%,2月開始雨量逐漸穩定遞增,4-6月雨量占全年的47.6%,7-9月多發生暴雨,歷時短,強度大,降雨量占全年21.4%。

經濟發展

2014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367萬元,增長36.96%;完成財政收入152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986萬元,增長3.00%;農民人均純收入10549元,增長13.00%。
近年來,湖源鄉力促生態美、百姓富,圍繞全縣“一核兩帶一圈”的總體規劃,立足鄉情特點,把握髮展機遇,依託本地區位、礦場等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實施,結合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循環利用,工業逐步形成以石灰石和煤炭深加工為主,下游延伸產業為輔的產業鏈,著力扶優扶強工業企業。一是立足資源優勢,引進三明市康寧工貿有限公司活性碳酸鈣生產項目,該項目已於今年8月6日正式投產。這是沙縣首個活性碳酸鈣生產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建設兩條生產線,年可產活性碳酸鈣20萬噸。二是壯大工業小區經濟,沙縣金源春機制炭有限公司計畫總投資2000萬元,建設60個窯和6條拉絲生產線,年產機制炭2000噸。目前已投資200萬元,完成土地平整,正在建設廠房,計畫於今年10月底投產。
湖源鄉境內已探明的礦種有石灰石礦,高嶺土礦,金礦,鐵礦,煤礦等,其中石灰石礦和高嶺土礦儲量大,是我縣的主要產礦區。

節日習俗

迎龍
龍是古代傳說中一中能呼風喚雨的神奇動物,是萬獸之首。漫長的封建社會用來象徵皇帝,後來人們用來象徵 聲祥和美好。為此,尊龍、敬龍、愛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戲龍、舞龍、迎龍是民間慶賀太平盛世的民眾性活動,也是鄉村鄰里和諧團結的象徵。湖源迎龍的習俗始於明末清初。
我們迎的龍屬於板凳龍,由龍頭、龍身和龍尾組成。用竹片和竹篾在一塊長2.5米的木板上編制後糊上紙加以裝飾即可。龍頭高大威武,大眼睛炯炯發光,大耳隨風擺動,大嘴含著一顆金黃色的龍珠,長長的須子五頦六色,高高的髻子油光發亮,公雞的腳爪鋒利無比,魚的尾巴翻騰白浪,獸王虎頭威風凜凜,全身鱗甲閃閃發光,頭部貼滿鳳凰、孔雀、蜻蜓、金龜……歡歌載舞。晚間點燃蠟燭,色彩絢麗,造型逼真,龍頭高昂,虎虎生威。
迎龍活動:為龍首的是各姓(鄧氏、陳氏)上年初第二、第三、第四個喜獲男丁者。所迎的龍分別取名為大龍、二龍和尾龍。各條龍後面跟隨的是各家各戶組成的的龍身,陳氏和鄧氏迎的龍是各由三條龍組成,西洋鄧氏和李氏的龍首和燈首為同一主人。
迎龍隊伍由銅鐘鼓領隊,接著燈首、龍傘、簫、二胡和嗩吶,再接著是鑼鼓鈸,而後是各種花籃、花燈及樂隊。龍頭前有兩位敲大鑼的總指揮,大龍、二龍
和尾龍之間都有樂隊、花燈隊。當晚全鄉的婦女、小孩和老人們都紛紛趕來圍觀,甚至十里八鄉的村民也專程趕來看熱鬧。街道兩旁燈火輝煌,鑼鼓喧天;焰火、煙花五光十色,照亮了整個天空,山鄉夜景被點綴得格外美麗壯觀。
參加游龍活動的基本上是年輕小伙子,他們個個腳穿草鞋、球鞋,腰扎圍巾,雙手緊緊握著龍板,眼睛緊緊盯著前方,臉上充滿興奮自豪而又緊張的神情。游龍行進中有時快,有時慢,有時會扭成一團……可不太平!因為年輕人喜歡刺激、好鬥、愛耍,常有人掉下河裡、田裡,搞得全身濕漉漉的,甚至滿身泥巴……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娛樂玩耍,誰也不會介意。
游龍行走路線和迎花燈一櫸。一路上每到人家門前,各家都會點燃煙花爆竹迎接,寓意接龍納祥。當游龍回到祖祠奉拜時,會有許多年輕男女爭搶龍鬚,回家後把龍鬚掛在蚊帳邊或洞房門口上,寓意祥龍送子,來年添丁。游龍結束後,各龍首主人召集藝人唱曲娛樂,而後宴請賓客到三更
迎花燈
迎花燈,又稱“迎丁”,民俗寓意“喜慶添丁”。舊時民間有早婚、早育的習慣,有多子多福、重男輕女的思想。娶妻生子是人生的特大喜事,在春節期間親戚和族人都會來慶祝恭喜。後來來逐漸形成了迎花燈的習俗。據傳始於明末清初。
迎花燈,是春節期間第一項重要活動。其寓意有三:其一通過迎花燈壯觀的隊伍,顯本族人丁興旺、團結和諧;其二通過新婚“沙燈”(娘家陪嫁的彩燈)數量多少,體現族人的富有,即一年之內族人娶多少個新娘;其三通過眾多千姿百態、五花八門的花燈,展示族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確實,迎燈遊街。敲鑼打鼓、吹拉彈唱、歡欣鼓舞、其樂融融,增加民間春節喜慶氣氛,同時也表達了人們期望新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心愿。
迎花燈活動,由上年最早出生男丁的人家為燈首。迎燈隊伍由燈首和各組“沙燈”組成。燈首隊伍由銅鐘鼓領隊,接著首燈,再接著龍傘或龍珠(隊伍順序不能亂),後面有樂隊、花籃隊(花籃、鯉魚燈、白鶴燈、五星燈、走馬燈、飛機燈……等組成)。新婚的各組“沙燈”,由銅鐘鼓領隊,連著“沙燈”,再接著樂隊,後面花燈隊……隊伍經過家門前,各家都會點燃煙花爆竹迎接,象徵著家家戶戶迎燈、添丁、發財、吉祥之意。迎完之後,燈首和“沙燈”主人都會邀請民間藝人唱曲,而後再宴請客人和親戚吃飯、喝酒行令到三更。
迎燭橋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舉行迎燭橋活動的習俗。迎燭橋寓意祝願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物豐人壽。
至於確定具體活動承辦者,陳鄧兩姓並不相同,陳氏按其先輩抓鬮為序,鄧氏則定為男士當年最高壽長者。燭橋製作古樸、簡單,採用木料、竹片及各類花紙作為材料。在一條2.5米長的木板上安裝5對形似凳腳的骨架,再用白紙糊成呈漏斗狀的燈箱,箱中插一根蠟燭,燈箱四周配上祝福的詩句,如“國泰民安”、“財丁兩旺”……;或繪上代表吉祥如意的花、鳥、蟲、魚……。每兩個燈箱之間用五彩繽紛的鮮花加以裝飾,這樣一節燭橋就做成了。傍晚,人們把自家的燭橋扛到村頭串連起來,長達數百節。隨著主持者發出號令,頓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燭橋隊伍沿著鄉里的大街小巷穿行。燭光閃爍,遠遠望去,猶如長長巨龍在蜿蜒前進,場面宏偉壯觀。迎燭橋特別講究和諧平安,一路上文明行進,不會有人下河下田,預兆吉祥順利,扛燭橋的小伙子們個個臉上洋溢著愉快輕鬆的表情,燭橋所到之處備受各家煙花爆竹的迎接。人人祈保長壽富貴、吉祥如意。迎玩之後,燭橋主人家請民間藝人到家裡唱曲熱鬧,而後宴請賓客。

風景名勝

龍會橋
龍會橋位於兩山之間,風吹過時集中往中間過,所以夏天時是乘涼的好地方。舊時一些比較懶惰的男人經常跑到那裡乘涼,古稱‘‘懶漢橋’’。後改名“龍會橋”,龍會橋兩邊是長凳從頭至尾,便於人們休息。主體結構是噴紅漆的木柱,橋頂為松木支撐紅瓦用於遮雨。中間配有祭祀桌,過年時用於放置貢品。
仙媽亭
仙媽亭位於湖源西南的山上,又名“仙姆亭”。相傳有一仙子在山上修煉,庇佑鄉里的百姓,後來人民為了紀念她特別修了一座亭子。亭子面積僅有八九平方。建立在一座巨石之上。鄧氏族人大年初一會派人到亭上燒香拜佛,祈求神靈庇佑他們。亭中還可求籤的,老人們說可以藉助神靈之力探知命運。

  
萬民宮
相傳明朝正德年間,正德皇帝游江南,一個自稱陳萬民的鄉民治好了皇太后的眼疾,皇帝大悅問此人是要官還是要財。陳萬民卻說他要回湖源老家,繼續為鄉民治病。皇帝派宮廷衛隊護送陳萬民回家,快到湖源的時候看到了有一座房子相當漂亮,大家就住了下來。第二天醒來,陳萬民卻不見了,房子也只變成了一個亭子,衛隊回到經常匯報此事皇帝聽了匯報,大驚。認為是神仙下凡,就修建了萬民宮。皇帝還特封萬民宮為三十六總守,後來村民為了紀念陳萬民就每四年的七八月份舉行迎鐵枝活動。

迎鐵枝

沙縣湖源鄉,這裡的人們非常熱衷一項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在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同時,也為村民們提供一種世俗的歡樂,這項活動就是“迎鐵枝”:
“迎鐵枝”,又稱為”走古事“,是湖源鄉當地人很喜愛的一種民俗活動。湖源鄉開鄉有800多年了,開展民俗活動至少有兩、三百年的歷史,“迎鐵枝”一般在6—7月間舉行,為期三天。每次活動大都由鄉里的鄧姓、陳姓兩個大姓家族成員組織,張姓、李姓、余姓家族成員配合開展。
7月14日,沙縣湖源鄉好不熱鬧,鄰里八鄉的村民都趕到這裡觀賞”迎鐵枝“這一盛會。
一大早,由鐵枝隊、打獅隊、旗幡隊、響銃隊、燈謎隊、樂器隊、花樣隊、佛轎隊等共1000多人組成的迎鐵枝隊伍浩浩蕩蕩地開始了行走。在長達2公里左右的隊伍中,鐵枝隊最為顯眼。
四架鐵枝上,分別端坐著6到10歲的四個小男孩,他們被裝扮成唐太宗李世民、《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宋代巾幗英雄穆桂英、宋代女將劉金錠等人物。
鐵枝由轎腳、鐵枝、轎椅組成,轎椅周圍鑲有各種飛禽走獸和花飾,表示豐衣足食,吉祥如意。每架鐵枝重達180多斤,高2米多, 8個青壯年負責一架鐵枝,輪番抬著行走。
迎鐵旗的長龍穿行在鄉村小路,併到各宗祠開展祭祖活動。迎鐵枝的隊伍穿梭遊行,嗩吶聲、鑼鼓聲、鞭炮聲響徹雲霄。
“迎鐵枝”,又稱為”走古事“,它其實就是一種民間抬閣藝術。抬閣是一種極為流行的民間遊藝活動,她吸收了民間的文藝、傳統戲劇、舞蹈、彩扎、紙塑等藝術門類的精華,具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特別是由裝扮的人物來決定每架鐵枝的傳說故事,讓人了解中國歷史文化。

盛坑嶺戰役

1934年5月29日,紅十九師在此與敵二三九旅狹路相逢,發生激戰,並取得重大勝利。雖然硝煙已經散盡,但不朽的故事卻一代代流傳下來……
為減輕中央蘇區壓力,受命牽制福建之敵
“當年,紅軍是從三元繞道過來的,在湖源與國民黨軍發生遭遇戰”。今年67歲的鄧賜友是湖源當地人,曾擔任過湖源中心國小校長,對這段歷史,鄧賜友聽很多老人講過,也查閱過很多資料。
根據《粟裕戰爭回憶錄》記載:1933年10月,蔣介石調動100萬大軍、200多架飛機向中央蘇區和各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10月28日,中央軍委擴編紅七軍團,尋淮洲任軍團長,肖勁光任政委,粟裕任參謀長,下轄第十九、第二十、第三十四師。
紅七軍團作為一支奇兵,在游擊區內牽制敵兵力,拖住福建方面的敵人,不讓敵人向江西增兵,並在運動中伺機殺敵,支援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紅七軍團當時活動於清流、歸化(今明溪)、將樂、沙縣一帶,紅十九師是紅七軍團的主力,戰鬥力強,擅長山野戰。
1934年5月,紅十九師在師長周建屏、政委呂振球指揮下,參加建寧保衛戰,建寧失守後,5月25日,紅十九師從建寧經歸化(今明溪),奔襲百餘里游擊到三元列西,遭到企圖構築沙縣至永安封鎖線的敵劉和鼎部第八十師駐莘口的二三九旅和駐沙縣的二三八旅的南北夾擊。27日清晨,紅十九師分四路強渡沙溪河,擊潰莘口方向來敵後,集中優勢兵力殲滅了沙縣方向來犯之敵,敵傷亡和墜入沙溪河溺斃600人以上,俘敵300餘名,繳獲步槍800餘支,輕機槍5挺,子彈9萬餘發和大批軍用物資。
5月28日,紅十九師兵分幾路經碧口、廖源、草洋、下洋、城東、杜水等地,於當晚進駐沙縣湖源鄉的龍頭城(今西洋村)。當日,潰敗回莘口的敵二三九旅擔心遭到紅軍圍殲,決定繞道中村、筠竹、湖源前往沙縣縣城與第八十師主力會合,當晚到達與湖源一山之隔的中村鄉筠竹村宿營。
狹路相逢勇者勝,三面殲敵盛坑嶺
鄧賜友說:“我查了許多資料證實,5月29日零點30分左右,兩軍警戒部隊的流動哨在盛坑嶺一帶不期而遇,從而觸發了這場戰鬥。”當時,敵二三九旅指揮官認為這只是數百人的紅軍小部隊游擊到此,因逃跑心切,敵人搶先占領盛坑嶺的主峰南洋峽。
紅軍方面,據紅十九師師長周建屏的《湖源戰鬥報告》記述,當時並不知敵人番號及兵力,估計是莘口方向來敵,兵力約一個營。於是,紅軍決定殲滅來敵,派五十六團由湖源以西高地向敵發起攻擊,務求一鼓作氣殲滅敵人。其餘各團仍集結於警戒陣營附近待命。
南洋峽,山高林密坡陡,兩面山坡間夾著一小片山壠田,田邊僅一條小路通向兩個山頂間的隘口。擔任主攻任務的五十六團就是通過這條小路進發,向南洋峽高地發起猛烈攻擊,由於紅軍處於仰攻的不利位置,又缺乏森林作戰經驗,一次次的攻擊,被敵人一次次密集的火力壓了下來。激烈的戰鬥持續了半天,紅五十六團的攻擊仍然毫無進展。此時,從俘虜口中得知,與紅軍激戰的是敵二三九旅整部,其主力正企圖以居高臨下的姿勢由紅軍右側翼向我發起攻擊。
摸清情況後,在敵強我弱且敵人占據有利地形的情況下,紅軍只能智取。於是,師部決定投入全部兵力,派出部隊繞到敵側面和敵後,形成三面夾擊之勢,打敗敵人。
鄧賜友說:“當地農民陳上桔、陳有斗分別為五十五團、五十七團帶路。”五十六團仍然擔任正面主攻,五十七團一營從北面占領南洋峽側背的植湖壟,攻擊截斷敵人退往沙縣的道路;五十五團從西南直插盛坑嶺,截斷敵人退回三元的道路。
戰鬥中,擔任主攻任務的五十六團因進攻道路選擇不佳,全團擁擠於兩面坡地間的狹長地帶,部隊傷亡嚴重,副團長以下營連幹部全部犧牲,團長受傷,官兵傷亡300餘人。
當年,鄧賜友的爺爺40多歲,鄧賜友說:“我爺爺幫忙抬傷員,看到一位受傷的紅軍戰士,腸子都露出來了。”可想而知,當時的戰鬥是何等慘烈。
因山嶺太高,又無路可走,直到17時,五十七團一營、五十五團兩路紅軍才分別到達預定地點,搶占了各處制高點,並正面接觸敵人,對敵人形成了三面夾擊之勢。五十六團在減員嚴重的情況下,仍然堅守陣地,向敵人發動攻擊,但沒有進展,到整個戰鬥結束以前仍為僵局。雖然如此,五十六團的主攻還是卓有成效的,正面牽制住了敵人的主力,才使得另外兩路紅軍順利形成合圍之勢。
18時,紅五十五團、五十七團一營已進到敵人右側後,形成合圍之勢。敵軍首先放棄南洋峽陣地,企圖突破植湖壟紅軍陣地向沙縣突圍,紅五十七團一營加上師部派出的警備連助戰,阻斷了敵人逃往沙縣的道路。敵人又退回到南洋峽到盛坑嶺一線,試圖衝破紅軍包圍,逃回三元莘口。此時,紅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敵人潰不成軍,有的繳械投降,有的丟掉武器逃命。紅十九師師部下令:各團應派出得力的一個營跟蹤追擊20里,警備連從師部指揮所前方沿大道追擊。在紅軍窮追猛打之下,敵人逃到盛坑嶺石拱橋,這座橋是通往外界的惟一通道,兩岸是峭壁懸崖,橋下為深淵。為掩護長官撤退,先期逃跑的敵兵竟在盛坑嶺路口架起機槍掃射,來阻止士兵敗退,不少從陣地上潰退下來的白軍士兵為了活命,爭先湧向懸崖,結果連人帶馬摔死在深溝里的不計其數。
19時,敵人大部被紅軍殲滅。殘敵分向杜水、化口、三元方向逃竄,紅軍派出一個營和一個連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筠竹水尾橋。
這次戰鬥,紅軍共消滅敵人1300餘人,其中擊斃500餘人,俘虜800餘人,繳獲機槍20挺、迫擊炮3門、步槍800餘支、子彈10萬餘發、無線電台一部以及其他軍用物資無數。
打亂敵人“圍剿”計畫,為戰略轉移贏得時間
湖源遭遇戰,紅十九師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取得了重大勝利,這也是第五次反“圍剿”中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央蘇區軍民反“圍剿”的鬥志和士氣。
“當時,敵人還派了飛機來轟炸,結果飛機飛到鄭湖去了,炸錯了地方。原來,以前鄭湖也叫湖源”。湖源城前村治保主任陳宜椿說。陳宜椿的父親當年才6歲,聽到有部隊經過,村里人讓他拿著家裡的銀圓躲了起來,但後來發現紅軍部隊不但不擾民,還幫民眾挑水、打掃衛生,就又回家了。
據有關資料記載,中央蘇區機關報《紅色中華》於1934年6月1日和6月3日兩次對湖源遭遇戰作了報導,8月1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司字第39號命令,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表現特別英勇且有特殊戰功的一批紅軍將士通令表彰,紅十九師三位指戰員受到表彰並榮獲紅星獎章。
湖源遭遇戰也使蔣介石大為震驚,慌忙從圍攻中央蘇區的主力部隊中調遣第四縱隊李延年部、第九縱隊五十二師盧興邦部、南路軍李楊敬部、北路軍陳誠部回援永安、沙縣、尤溪方向,企圖消滅紅十九師,但紅十九師於5月30日就已揮戈回師中央蘇區了。
湖源遭遇戰遲滯了福建方向敵人向中央蘇區的進攻,部分減輕了中央蘇區面臨的軍事壓力,意義十分重大。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湖源鄉政府(744縣道南15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