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坪村(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湖坪鄉下村)

湖坪村(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湖坪鄉下村)

湖坪村現為江西撫州樂安縣湖坪鄉政府所在地,地處江西中部,撫州西南部,與“千古一村”流坑接壤,距撫州市區140多公里,離樂安縣城40多公里,村莊方圓25平方公里,坐落在一塊土地肥沃的沖積盆地中。四面群山拱挹,秀峰疊翠。一條發源湖平最南端的賀立村大嶺的河流,與一條發源湖平東面的善和、長付等地山水合流的小河,環村而來,在村莊的西端合流為一,下經永豐、吉水、流入贛江。

2019年1月,湖坪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坪村
  • 位置:江西中部,撫州西南部
  • 建築:2000多座
  • 方圓:25平方公里
簡介,歷史,

簡介

湖坪村現為江西撫州樂安縣湖坪鄉政府所在地,地處江西中部,撫州西南部,與“千古一村”流坑接壤,距撫州市區140多公里,離樂安縣城40多公里,村莊方圓25平方公里,坐落在一塊土地肥沃的沖積盆地中。四面群山拱挹,秀峰疊翠。一條發源湖平最南端的賀立村大嶺的河流,與一條發源湖平東面的善和、長付等地山水合流的小河,環村而來,在村莊的西端合流為一,下經永豐、吉水、流入贛江。
全村現有各類建築近2000多座,其中有明清古建築近300多處,青磚灰瓦,昂翎翹宇,古典壯觀,村中牌坊、祠堂、鱗次櫛比,石雕、繪畫、形神兼備栩栩如生,這是一個歷經千餘年滄桑,現擁有三千九百多戶,一萬八千多人口的王氏聚居大村莊,在全撫州市,乃至全省都是屈指一數。

歷史

唐末五代以前,湖坪還是一片荒蕪的沼澤之地,從南端賀立村大嶺發源的河水,順著地勢(南高北低)不斷地沖蝕著,使一個廣闊盆地南北走向,分割成四座長長的山丘。四座山丘之間,夾著三條寬寬的水壑,罕有人煙。雖然後來陸續有些姓氏,就著較高地點、築舍,但均遷徙不定,未形成村落。到北宋初年,王延年父子遷居於此,才真正建村。以後,族居繁衍,歷經千年不散,因此湖坪村的歷史是王氏在一千餘年中,肇興、發展、變遷的歷史。
據譜記載,湖坪王氏為太原郡、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的苗裔,中唐時御史中丞王仲舒的後代。王仲舒長子日初是唐宣宗大中辛未狀元,授翰林、供奉知制誥,罷出為登州判官,升袁州剌史,後辭官,揭家族徙居分宜縣洪水塘,白茫坑。日初之孫,仕堯、仕明徙居吉水帶源王坑,仕堯五世孫延年於北宋初年,徙居湖平,成為湖坪的開基祖。當時湖坪隸屬吉州,吉水縣的雲蓋鄉。
延年父子,依賴一方水土,精心經營,繁衍生息,隨著家族不斷壯大,家業不斷拓展,生活日益富裕。但王氏並不安於農耕生活,耕作之餘,不少子弟還致力於讀書學習。繼善長子王喬年(九世祖)是其中突出一個,他在宋朝元豐年間,由大學生薦辟入仕,官至大理寺評事。為了整個家族的興盛,他大興教育,在湖坪村東面,現在的王蟻平創辦譜南書院,課教村中子弟,培養子弟走讀書入仕之路。
繼王喬年之後,王子純於宋鹹淳乙丑中江西鄉試,丙寅進士,任翰林供奉,因國亂棄位歸隱,元初征為國子祭酒不就。中鄉科進士的,自宋開寶乙亥年,王嗣之中神童科之後,相繼有12人之多,兩宋之中,湖坪王氏才剛肇基、起步在科舉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不得不令世人刮目相看。特別是十一世祖王國寶,文武兼備,舉義兵,北上勤王,功贈揚州府尹,使世人對湖坪王氏肅然起敬。
在元朝一統江山,(1279年)後的數年間,元朝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雖然開考時間不長,開科次數不多,受到良好教育的湖坪王氏子弟,在科場上,卻捷報頻傳,元延右戊午年王晉中江西鄉試,已未廷試中乙榜,恩賜進士,受翰林封中議大夫,承旨兼太子說書,下旨為王晉建“青宮侍講”坊,於湖坪下村而譽傳四方。繼後,王克耘,於元至順壬申年中江西鄉試第二名,癸酉年會試第二名,廷試第四,王相,元至治辛酉進士,升翰林院編修,後名入為國子助教,翰林修撰,王信周,元辛卯廷試進士,升兵科給事。中鄉科進士的,從元大德丁酉年,王景實中江西鄉試後,相繼15人。武略方面,王紹南於元至正年間,舉義兵有功,任贛吉二州督軍,掌軍民二印。
元至正25年(1365年)朱元璋平定江西後,社會逐漸安定,村民安居樂業,村中各建築設施迅速進行,村民在四座長長的山丘上建宅,把宅前三條寬寬的水壑用石頭壘成一口口水塘,三排水塘,水光映天,像三條銀白色的飄帶,穿村而過,排水功能強,村莊整齊,乾淨,塘里魚兒成群,湖水漣漪,塘岸上,綠樹成蔭,垂柳拂水,環境十分幽美。當時有人把三排水塘穿村而過說成是“川”字形,也有人譽稱之“仙掌形”。湖平王氏依賴這一方得天獨厚的水土,不斷繁衍壯大,人丁迅猛發展,特別是人的精神狀態與元代受異族統治時大有不同,很多子弟積極追求科名仕進。明洪武丁卯年王無將中江西鄉試,戊辰中乙榜第五,官為南道御史,巡按河南開封等處。王艮於明建文乙卯年中江西解元,庚辰會試第二,廷試第一,賜雙狀元遊街,震動朝野。(明建文二年殿試主考排王艮為一甲第一名,胡廣為第二名,可是皇帝朱允汶覺得王艮其貌不揚,硬是點胡廣為狀元,王艮退居第二。)還有,王樂孟、王禎,王仲錦等都相繼高中甲第進士。中鄉科進士的更多,如明洪武戊午年王時保,中江西鄉試,會試中乙榜第七,任大理寺右少卿,封中順大夫,還有王光薦、王省、王吉士、王定夫、王啟文、王修、王俊、王善、王紹、王邈、王良用等共20多人。因此,明代湖坪文化教育與科宦業呈現一派興旺的景象。
這一時期的湖坪,在文化領域中,除從事舉業者外,還有很多在文學、理學、經學、歷史等方面潛心力學者,湧現了各種優秀人才,不少人著書立說,36人著書60多部,王從訓(王從訓是湖坪王氏子祥系二十世孫,明朝儒生,著有《石崖集》詩一部,同當時戶部尚書張元禎為摯友,他活了96歲,而賜“百歲坊”)被明弘治年間戶部尚書張元禎譽稱為“文獻世族”。由於名士之間相互交往,結識了解縉、胡廣、張元禎、曾 、楊榮、羅倫、何維亮、羅洪先、曾同亨、李紱等外界眾多學者名流,他們都為湖坪王氏撰譜序、寫傳記、題匾、書聯,有的還曾親自來到湖坪,極大地提高了王氏的聲譽,為湖坪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隨著湖坪人口的逐漸增多,富有開拓傳統的湖坪王氏後裔,相繼奔赴外地或定居他鄉,另闢生產與發展的途徑,其中不少經商者,主要經商木、竹、毛邊紙、夏布,特別是夏布生意最紅火。當然也有經商糧米的,例如:子祥房的十八世祖王謙銘父子四人(謙銘、三子是景烈、丕烈、承烈),他們漂河走岸,雖奔波辛苦,但甚是春風得意,不過也有失計之時,有一次,他們在湖北三楚之地,數十艘裝滿糧米的大船,被當地災民洗劫竊一空,謙銘父子見三楚之地哀鴻遍野,災民們狼狽不堪,既無奈又憐憫,他們火速返回故里,籌足糧米,重返三楚之地賑災,由於謙銘父子廣博的胸懷,一片慈愛之心,因禍得福,被明景泰皇帝嘉獎,封為義官,下旨為謙銘父子立坊表彰,因而,謙銘父子成為湖坪王氏經商的一面旗幟,也極大地提高了湖坪王氏的聲譽。
到了清代,王氏科宦業日趨衰落,在整個清代260多年間,沒有一個真正的進士,只有兩名舉人(王成章、王鼎安)王成章稟選,庚申科恩貢,癸酉科恩賜舉人;王鼎安,清同治癸酉科,由邑庠恩賜付舉,湖平王氏雖然科舉不景氣,但在武界方面,出了一個顯赫的人物,那就是馳戰沙場,戰功卓著的武顯將軍,子祥系,丕烈房的王長貴,他為湖坪王氏贏得了驕傲。
由於湖坪王氏中有不少人善於經商,子奇房的尤著,因而富商不斷湧現,他們大多為自己營造宅第,購田買山,改善生活環境、條件和擴大家業。物資生活得到改善的富商們又著意追求名譽與地位,很多富商納財於官府以捐得諸如儒林郎、登仕郎、奉直大夫等官銜,或監生、貢生等身份,由商人一躍成了官紳。村中許多清代住宅的門楣上掛(嵌)著儒林郎、州司馬第、大夫第之類的匾(額),堂室內外多有雕塑,彩繪、墨書、朱漆,裝修得富麗堂皇,而實際上都是商人的住宅。
富商們大多數熱衷於公益事業和助困濟貧之類的事情,對修橋、鋪路、建亭、修譜、建祠、辦教助學、賑災、濟困等多能慷概解囊,盡心盡力。如以忠字重賢合族於乾隆年間創建國寶公祠,家禧號瑞庭於道光年間重修撫州新試館,和宏創建五湖書院,成材,字任能撥田25石種,每年出谷1千鄉斛濟災救困,文熹,字熾光及原配夫人董氏撥田十石種,每年出谷四百鄉斛救困,觀泗,行圖七之賢妻陳氏,在鹹豐年間捐早晚田六石,同治年間續捐早晚田4碩種,還有和奏、道衍、邦模、應眭、和律、朝棟、兆謙、光俊、光彥等各有所舉,他們修永平橋、龍灣橋、文獻坊、青雲塔、總節孝祠等等,此類義舉是湖平富商的普遍行為,受到全村村民的擁戴和讚譽。
民國時期,戰爭頻繁,社會局勢動盪不安,水災、旱災接連不斷,莊稼顆粒無收,人們深受其苦,再加上瘟疫流行,民國政府苛捐雜稅劇增,人們苦不堪言,人丁死亡多,外逃者多。蘇區時期,樂安曾是革命根據地,紅軍多次駐紮村中,1933年,紅軍一、三、五軍團,在湖坪休整較久,並在國寶公祠舉行了著名的“大湖坪整編”現在村中許多牆壁上還保留著當時的紅軍標語。
抗日戰爭結束後,隨之是四年內戰,國民黨政府採取“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政策,強行拉丁捉夫,弄得整個湖坪村,行業萎縮,經濟蕭條,人口俱減民不聊生,教育也日趨衰落,整個民國時期國小畢業生不足40人,中學生更少,但這個時期湖平村卻出了王冬青、王民盤、王兆麟、王子春等著名人物,特別是王兆麟,行伍出身,國民黨團長,樂安縣參議長,曾一時左右過整個樂安的政治局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以下實行區、鄉村制,湖坪村隸屬樂安縣第三區,湖坪鄉政府所在地,建國初進行土地改革,依法沒收,徵收地主、商人、富農和祠堂的財產、田地、山林、貧苦村民分得了土地、房屋、耕牛、農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生活迅速改善。1952年走上農業合作化道路,從初級社到高級社,至1958年進入人民公社,湖坪村是公社所在地,村中設四個大隊。在大躍進時期,亂砍濫伐,湖坪村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四周的山林被毀,水土流失,年甚一年。1966年到1969年間,所謂的“破舊立新”使湖坪許多古建築被砸毀,不少珍貴的古匾、聯、古字畫、古家具、古書籍等被焚燒,有名的“文獻坊”、“青雲塔”被推倒。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開放集貿市場,農業生產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衛生、交通迅速改善,各自然村設有合作醫療,鄉有衛生院,通往縣城、撫州市區的水泥公路,寬敞平坦,村中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近幾年上千人從事經商,辦實業和外出打工,這是湖平經濟成長的重要途徑。隨著村民生活明顯改善,老村的周圍一棟棟新房拔地而起,繼而形成幾個自然新村。特別是教育更是蓬勃發展,是湖平復興時期,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在校學生從建國初的一二百人增至現在的數千人。現有初級中學一所,完全國小二所,大學生數百人,博士生二名,碩士研究生10多名,他們之中有從政於省、市、縣的領導者,有各條戰線,行業的精英,玉麟驊騮,瑤林瓊樹,皆如春筍朝簇,欣然蔚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