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山縣

衡山,又名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海拔1300.2米。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讚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衡山縣
  • 所在地: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 主要風景區:南嶽衡山
  • 海拔:1300.2
衡山概況,宗教聖地,

衡山概況

衡山又名南嶽、壽岳、南山,為我國五嶽名山之一,主峰坐落在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市南嶽區,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五嶽獨秀」、「宗教聖地」、「文明奧區」、「中華壽岳」著稱於世。中華祝頌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南山”即衡山。衡山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國家5A級旅遊區。  2010年,南嶽衡山接待中外遊客420.2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7.75億元。
衡山是南中國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國南禪、天台宗、曹洞宗和禪宗南嶽、青原兩系之發源地;南方最著名的道教聖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 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  1982年,衡山作為我國著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衡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0年成為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2001年獲得全國頂級、湖南唯一的“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殊榮;2006年02月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6年被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2007年3月成為全國首批5A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8月1日,南嶽衡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評為最受民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衡山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南嶽衡山首峰),北止“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長沙嶽麓山(南嶽衡山尾峰),由巍然聳立著的72座山峰組 成,亦被稱作“青天七十二芙蓉”。南嶽衡山橫跨湖南省八個市縣,逶迤八百里,共72峰,其中南嶽區境內有43峰,群峰巍峨。氣勢磅礴南嶽衡山首峰迴雁峰位於衡陽市中心,東臨湘江,南接衡州大道,西鄰蒸陽南路,北對中山南路。從“天下南嶽第一峰”向北出發,沿蒸湘北路乘汽車行駛一個小時,從眼前閃過幾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進入了南嶽衡山核心風景名勝區。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方廣寺之深堪稱“南嶽衡山四絕”;春觀花、夏看雲、秋望日、冬賞雪為“南嶽衡山四時佳景”。
南嶽衡山還有許多名勝古蹟和神話傳說,吸引了歷代各種人物,形成豐富多彩的文化沉積,宛如一座遼闊的人文與山水文化和諧統一、水乳交融的巨型公園。
衡山古名為壽岳。據《星經》所載,南嶽衡山是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乃主管人間蒼生壽命。相傳神農氏曾來此采百藥,因嘗線蟲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在道教中,此山是道教洞天福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是神仙居住遊憩的之一。建於唐代的南嶽廟,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築。古往今來,司馬承禎、李白、杜甫、胡耀邦、喬石、朱鎔基等古今的文人雅士、思想家、軍事家和政治家都曾慕名而來,並留下大量詩詞歌賦和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

宗教聖地

南嶽還是著名的佛教聖地。環山數百里,有寺、廟、庵、觀等200多處。位於南嶽古鎮的南嶽大廟,是中國南方和五嶽中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江南第一廟”、“南國故宮”之稱,始建於唐,後經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繕擴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形成現在98500平方米的規模,依次九進。大廟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角樓高聳。林澗山泉,繞牆流注。廟內,東側有8個道觀,西側有8個佛寺,以示南嶽佛道平等並存。
南嶽大廟,是一件有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珍品, 其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結構之完整,布局之周密,實屬罕見。在南嶽古鎮,還有一座佛教古寺——祝聖寺。它位於鎮的東街,與山上的南台寺、福嚴寺、上封寺和衡山城外的清涼寺等,合稱為南嶽六大佛教叢林。相傳大禹治水時曾經來到這裡,並在這裡建立清冷宮佘禮舜帝。清康熙年間作為皇帝的行宮進行大規模改建,並更名祝聖寺。現在寺的四周古木蒼翠,寺內香菸繚繞,木魚鐘磬之聲,不絕於耳,佛圖佛像滿目,有興趣者,還可入內與法師交談,品嘗一下南嶽著名的素餐齋席。其它如廣瀏寺、湘南寺、丹霞寺、鐵佛寺、方廣寺及傳法院、黃庭觀等,都是明代以前的古鐔,規模大小雖不相同,但也各有佳趣。
衡山還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漢武帝以南嶽名安徽天柱山,隋文帝復以衡山為南嶽。道教稱第三小洞天,名其岳神為司天王。山有七十二峰,以祝融﹑紫蓋﹑芙蓉﹑石廩﹑天柱五峰為著,祝融又為之冠。有黃庭觀,傳為晉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修道處。上清宮乃晉道士徐靈期修行處。降真觀,舊名白雲庵,乃唐司馬承禎修道處。九真觀西有白雲先生(司馬承禎)藥岩。五代道士聶師道亦修道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