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鄉縣東山書院

湖南湘鄉縣東山書院始建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迄今已屆百年。這裡,歷史悠久,英才輩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湘鄉縣東山書院
  • 校訓:公誠勤儉
  • 創辦時間: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
  • 知名校友:毛澤東
  • 所屬地區:湖南湘鄉縣
概述,從東山精舍到東山書院,歷史沿革,東山書院特點,東山書院記,校訓及課程,教師,人物,現狀,

概述

書院初建時曰東山精舍,1900年改稱東山書院,1905年建產湘鄉縣公立東山高等國小堂,1940年改辦中學,名曰湖南省私立東山初級中學,直至全國解放。1951年,私立東山初級中學與湘鄉市一女子職業學校合併為湘鄉市一初級中學。1952年,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決定在書院舊址恢復東山學校,定名為“湖南省立東山國小”。1958年9月10日,毛澤東給師生寫信並題寫校名後稱東山學校。現在東山書院已成為一所完全中學。

從東山精舍到東山書院

一籌建書院

1890年四月(清光緒十六年),湘鄉下里(亦稱首里)士紳許時遂、黃光達、陳膺福、王曉棠、蔡中鑾、庾億、潘學海、許襄雲、楊容熙、彭國霖等十餘人,因本地學子求學不便,在知縣嚴鳴琦的支持下,發起集資籌建東山書院。這是東山學校的最初起源。
里紳許時遂、黃光達、陳膺福、王曉棠、蔡中鑾、庾億、潘學海、譚襄雲、楊容熙、彭國霖等十人發起設立東山書院,稟縣存案,並曉諭勸捐,知縣嚴鳴琦批詞:“許時遂等籌建講舍,作育人材,具見文教昌明,英才輩出,不勝雀躍三百。本縣首捐銀百兩,以為之倡,其所扎飭諸紳經營其事,仰候分別照會,諭委妥為辦理,以期不日成之,是為至望。”——《湖南教育史》第二卷第111頁
當時,在縣城北正街東嶽廟專門設立籌捐局,正式籌辦捐款。籌捐局既是諸紳籌款的機構,也是東山書院的籌建領導機構。光緒十七年,新疆巡撫劉錦棠因病返鄉,為籌建書院捐銀二千兩,被推為倡修。
東山書院倡修劉錦棠(1844—1894),字毅齋,謚襄勤,山棗城江橋人。光緒十年十一月,新疆行省建立,任首任巡撫。
十二月,勘定東台山南麓蓮花屋場為書院的院址,因此書院以東山命名,當年就將附近二百餘畝田產全部買下。
1892年,召開十八里士紳大會討論籌建計畫。
1893年—1894年,在十八里進行募捐。
總共募捐到銀錢數一萬七千餘緡,但是名捐而實未交者達到萬餘緡。

二創辦東山精舍
1895年,書院建設尚未動工,而清朝政府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許時遂等人痛感建立舊式書院,培養崇儒通經的舊式人才已不能滿足國家的需要,必須培養能夠“興國而強兵,足民而豐財”的實材。於是,他們在當年的十二月初六日直接上書湖南巡撫陳寶箴,要求“仿湖北自強學堂成法”,“及時興辦”東山精舍。
維國家之隆替系乎人材,人材之盛衰由於學校。各省興建書院,蓋以輔學校之不逮,法甚備而綦隆矣。然窮變則通,苟非實事以求是,即物而窮理,恐書院究成虛設,何以造就人才!湘鄉向有東臬、漣濱建於縣城,為閤邑公立。嗣因縣分上中下三里,復就其地建書院,以便學者。舉人等籍屬下里,地鄰縣治,嘗慨書院雖盛,而專校時藝,山長又保本縣舉貢輪充,蘭艾不分,成材終鮮。原任新疆巡撫劉襄勤公思矯其弊,爰捐集銀五千餘兩,創議添設東山精舍,以勸學育才。又經士紳樂捐,共銀一萬七千餘緡,計陸續置買學田貳百畝,其各戶捐而未交者尚萬餘緡。正在度地鳩工,而劉襄勤公薨,任事者遂互相推諉,事因中止。人懷觀望,巨款虛糜,舉人等心竊疚之!夫通知古今之宜,以外籌應接之術;博觀中外之勢,以內立富強之基。陶冶良才,其本莫先於學;而欲廢除積習,亦宜量為變通。考西國之興,凡課士、訓農、通商、考工與陸軍水師無不入學堂讀書,共明其理,習見其器,而躬親其事。彼一切取成於學,男女五歲不入學者即罪其父母。人專一藝而能致用,是其縱橫海上。因非船堅炮厲也。今各國學校,美為極盛,德法英次之,俄又次之。其制分初學、中學、上學。初學期滿乃升中學,務循序而漸進。人無廢學,地無棄材,既富且強,良在如此。即日本,數小島耳,通國學校乃多至三萬一千餘所,力行西法,遂啟維新。存實有即存其才,故能勃然以興,屢耀其武。而中國反蹈常習,故務虛文而不求實學,未嘗講明事理,往往受制于洋人。然則欲興國而強兵,足民而豐財,非勸學以育才,豈有他哉!舉人等會議深思,擬以東山精舍,仿湖北自強學堂成法,分科造士,為算學、格致、方言、商務四齋,教之以實事,程之以實功。庶幾風氣大開,矯其空陋,專習所學,自然業精於勤,足以養成實材。惟事以慮始為難,謀以築室力戒,將冀功以時集,必自上台主持。為此,稟懇大人批准,行縣行學,轉飭士紳即照所議章程及時興辦,循國義理之學,輔以泰西富強之術,則道器一貫,人材自蒸蒸日上,必有魁奇俊傑出其中,足以得其要領而馭之。舉人等感念時艱,不勝禱祝,謹以章程呈覽,伏祈批示,以便遵行。
——《湘鄉教育志》下卷附1—9頁《光緒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稟文》
陳寶箴對他們的稟文和《東山精舍章程》非常讚賞,當日就批覆:“仰湘鄉縣移令該學,轉飭東山精舍紳董,迅即舉辦,以收興學育才之效。”
為了撙節經費,許時遂等人本擬因陋就簡,在蓮花屋場原有的民房內開課。由於書院建設準備開工,舊有民房必須拆除,因而精舍改設在東台山之鳳凰寺。山長為張通典先生。

東山精舍的創辦開了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
——東山精舍就象民國期間教育部所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所說的那樣,是甲午戰後湖南建立的帶有救亡圖存性質的新式學校。在湖南維新運動期間,若言傳統書院向近代的改革則應以東山精舍為最先。
——《湖南教育史》第二卷第116頁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清廷復古,東山精舍受舊教育思想及八股取士的影響,自行解體。東山精舍的創辦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湘鄉,乃至湖南的教育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三東山書院時期
1900年6月,新建書院正式落成。建築包括:正所三進,東西各五齋,合計六十餘間及周圍便河青磚圍牆。整體氣勢於古樸典雅中,透出恢宏的王者之氣。整體形狀恰似一朵蓮花,中間的房屋建築群狀如花蕊;環繞的便河、圍牆、小道和花木組成的長廊則如層層花瓣。
這一時期,書院所轄資產還包括水田八百五十四畝九分,房屋六座,東台山林場和旺南庵油桐場,歲收租谷一千三百五十五石一斗,作為辦學經費。
從1890年倡捐,到1900年落成,事閱十年,工程用費共一萬四千七百一十四串九百文。
十一月十五日開始課士,“東山精舍”改稱“東山書院”,後來專請清朝狀元黃自元題寫院名“東山書院”四字。第一任山長由知縣出具聘書,請舉人謝锺楠〈名重齋,漣源楊家灘人〉擔任。
書院為封建王朝造就人才,生員以“應科舉,登仕途”為目的,故在教學內容上重教經史,同時習時藝試帖,兼治“大清律”,方式以自學為主,教師只擇要講授,作個別指點。在管理上,基本沿襲了東山精舍的制度和辦法。
1904年11月,湘鄉探花王龍文作《東山書院記稿》並書,同里舉人王禮培篆額,刊石嵌院壁,但民國二十九年(1930年)前已毀。1907年,高等國小堂時期,知縣陳吳萃為書院補記,保存至今。

歷史沿革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湘鄉下里(亦稱首里)士紳許時遂、黃光達、陳膺福、王曉棠、蔡中鑾、庾億、潘學海、許襄雲、楊容熙、彭國霖等十餘人,因本地學子求學不便,在知縣嚴鳴琦的支持下,發起集資籌建東山書院。書院選址於東台山麓漣水之濱的風水寶地蓮花屋場。光緒十七年,新疆巡撫劉錦棠因病返鄉,為籌建書院捐銀二千兩,被推為倡修。

1895年,書院建設尚未動工,而清朝政府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面對國是日非,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形勢,許時遂等人痛感建立舊式書院,培養崇儒通經的舊式人才已不能滿足國家的需要,必須培養能夠“興國而強兵,足民而豐財”的實材。而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唯有興辦學校,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於是,他們在當年的十二月初六日,直接上書湖南巡撫、維新派的積極支持者陳寶箴,要求“仿湖北自強學堂成法”,“及時興辦”東山精舍。陳寶箴對他們的稟文和《東山精舍章程》非常讚賞,因此當日就批覆:“仰湘鄉縣移令該學,轉飭東山精舍紳董,迅即舉辦,以收興學育才之效。”由此,東山精舍誕生。由於書院建設準備開工,地點暫設在東台山之鳳凰寺。山長為張通典先生。這是東山學校最初的前身。

東山精舍課程設算學、格致、方言、商務四齋,分科造士。格致是聲、光、電、化等自然科學的總稱;方言指語言文字,目的是造就翻譯人才,培養人才強調“崇實”,“教之以實事,程之以實功”,以便“養成實材”。1898年戊戍變法失敗,清政復古,東山精舍自行解體。儘管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它開了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同時,它把社會需要作為辦教育的出發點,“培養實用人才,以濟當時之急”的辦學方向,也為後世所繼承和發揚。

於1890年開始籌建的東山書院,1900年6月全部落成。這是一座於古樸典雅中,透出恢宏的王者之氣的建築。書院環境十分幽雅,全貌恰似一朵蓮花,中間的房屋建築群狀如花蕊;環繞的便河、圍牆、小道和花木組成的長廊則如層層花瓣。“主講有堂,遊憩有所,齋房庖湢,罔不備具。枕山而面野,環以大溪,繚以長垣”。好一個修身、礪志、求知的“蓮花寶地”!

書院落成後,當年11月15日開始課士,東山精舍隨之改名東山書院。東山書院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等,基本上沿襲了東山精舍,但教學內容復古為注重經史。第一任山長為謝鐘楠(重齋)。
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7月,時值“清末新政”時期,里紳王剛、楊炳謙、彭夢日等發起將東山書院改為湘鄉縣公立東山高等國小堂。1905年正月開始招生,學制三年(1921年後改為兩年)。從此時起至1940年,共辦45個班,畢業學生2000餘人。起初以天干序班,故蕭三為乙班,毛澤東為戊班,易禮容為庚班,從第八班開始改為以數字序班。
東山高等國小堂校風樸實,學風嚴謹,紀律嚴明,管理有序,有一支關心國家民族命運,思想進步、慧眼獨具的優秀的教師隊伍,如李元甫、龔翼鵬、蕭岳英、沈春農等,吸引了當時一大批追求真理的熱血青年前來求學,也因此而發現和培養了毛澤東、陳賡、譚政、肖三、易禮容等這一批新中國的偉大締造者和在二十世紀叱吒風雲的人物。東山高等國小堂時期,是國家民族的命運處在一個“破舊立新”的階段,也是東山學校歷史上承前啟後,播種耕耘的一個關鍵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的初步發展為日後東山學校的輝煌奠定了基礎。
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11月,因大量傷兵來縣,高等國小堂曾被迫遷往縣黨部上課。1938年元旦,縣黨部大禮堂被傷兵搗毀,學校被迫遷至泉塘修竹灣,直至1940年才遷回原址。

1940年7月,首里士紳會議決定將高等國小堂改為初級中學。8月成立了由田伯剛、王季范、宋鶴庚等組成的校董會,選舉張峻明為校長。成贊育代表初級中學設立人向教育廳呈請備案,定名為湖南省私立東山初級中學。9月,國中第一班舉行開學儀式。以後分春秋兩季招生,每期一班,至1949年上期,共招18個班,畢業13個班,共664人。其間,1944年6月日寇犯湘,學校停辦一期。1945年借白田新廟辦學一年。1946年上期遷回東山書院複課。

私立東山初級中學繼承和發揚了高等國小堂時期艱苦樸素、勤奮進取、紀律嚴明的傳統,辦學十年,仍堅持以“公誠勤儉”為校訓(一度被迫使用“禮義廉恥”),以原東山校歌為校歌。學生著裝,教室桌椅擺放,寢室內務,公共衛生,體育鍛鍊,出入禮節等等,均有成法。新生入學要訓練三天,學習《學生守則》等規章制度。

初級中學的授課教師基本上都是大學本科畢業,音體美教師也都畢業於當時的最高學府,其中不乏教育界和學術界名流。如肖傑五(後任湖南商學院院長,湖大社會科學院院長,武漢大學系主任),張峻明、譚興鐸、張寅、張佑源等。因之,這裡的教學獨具特色,教學質量很高,在全省名列前茅。如1943年第一屆學生畢業考試,因成績優異,得到了省教育廳的通令嘉獎。辦學十年,東山初級中學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據不完全統計,有教授、研究員和教授級工程技術人員37人,其中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9人;副教授、副研究員和副教授級工程技術人員60餘人。

在東山學校的整個發展歷程中,私立東山初級中學時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階段。

新中國成立以來,學校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巨大關懷和各界人士的熱心支持,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1950年,湘鄉中等學校進行調整,私立東山初級中學與湘鄉第一女子職業學校合併為湘鄉第一初級中學,校址設一女校,東山書院作為簡易師範學校校址。

1951年,原私立東山初級中學校長張峻明(當時在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上書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建議恢復東山學校,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認為,恢復這所具有革命傳統的學校,意義很大。在認真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中南教育部提出:(1)東山書院略加修葺與重建,保持其光輝和樸實的面貌,由文物管理部門保護;(2)先恢復東山學校為國小,仍暫為普通學校性質,再俟將來逐步擴充增設中學。

1952年,東山學校正式恢復,定名為“湖南省立東山國小”。
1955年,學校下放歸縣管理。
1956年,增辦國中。
1958年9月10日,毛澤東為母校題名“東山學校”,此後正式沿用至今。
1969年,增辦高中。
自恢復至今,國小已辦82個班,國中已辦73個班,高中已辦205個班。1976年至1977年,學校還曾經設立五七大學部,培養各類工農學員400餘人。但受全國政治氣候影響,“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教學秩序曾經受到嚴重破壞。課程內容也做了大幅度的調整。
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教學秩序逐漸走上新的軌道,並開始迅速發展。
從1978年開始,學校參加高考以來,為各大中專院校輸送人才至今已近萬數,學校規模、師資力量、教學設備、學校管理、辦學成果,都取得了發展。

尤其是1985~1996年陳壽康、1996年至今劉偉庚先後任學校校長以來,學校發展更是突飛猛進。2003年,湖南省教育廳批准我校晉升為“湖南省重點中學”,並授牌。從此,東山學校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目前,東山學校全體師生,正秉承東山優秀傳統精神,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力爭取得新的更大的輝煌!

東山書院特點

有三個特點:一是東山精舍是甲午戰後全國救亡圖存的產物,因此它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變通並突破傳統書院的陳規陋習。二是東山精舍的教學內容是甲午戰後全國有識之士所呼籲的新學、實學,完全打破了傳書院的讀經模式。三是東山精舍的教育目的,也脫離了傳統書院科舉仕進的軌道,而轉向培養專精一技的實用人材。

東山書院記

傳曰:深山大澤,實生龍蛇,人傑地靈,理固然矣。湘鄉治左有山曰東台。俯瞰清漣,形勢盩厔,蓋一邑之關鍵也。歲壬辰予權縣事。十八里士紳有增建書院之議。予聞而韙之。適新撫劉襄勤捐廉為倡,而陳舫仙方伯許綬琮封翁復會商城鄉紳董次第醵貲、鳩工、庀材、卜築於茲山之麓。於是剔灌莽,疏泉源,辟町畦,施木石,經之營之,不數載而觀厥成,額之曰:“東山書院。”主講有堂,遊憩有所,齋房庖湢,罔不備俱。枕山而面野,環以大溪,繚以長垣,規制遼夐,既朴既堅,洵哉藏修之精舍,未可以恆境測也。壬寅冬,予復蒞鄉,始以禮幣聘師聚生徒肄業其中。先後十年間,釐然美備,倘所謂有志竟成者,非耶?予維今之天下,一學戰之天下也。泰西諸國若農、若工、若商、若兵備,莫不有學,而於士尤詳用能實事求是以稱雄於五大洲。我國家振興文教,凡直省府廳州縣並設大小蒙養,各學堂所以培植人材者,意深遠矣。湘鄉書院舊有東皋漣濱,不足以容多士,故十三里有連璧之建,十六里有雙峰之建,學者便之。邇者維新。上之立教日宏,士之向學者日益眾,東山之建,可不謂當務多急乎?予不敏,不能弦歌化導,嘉惠士林,竊幸邦人父老興賢育才有加無已,願更以一言勖之。湘固山邑,多磥砢瑰琦之士,自季漢蔣安陽,後代有傳人。國朝以來若世孝易氏,燒車御史謝氏,皆有聞於時。道、鹹之際,群醜跳梁,王壯武籌辦團練,隨曾羅先正,手提義旅,奮起湖湘都人士雲合回響,共拯時艱,卒成中興偉業,至今勒旂,常光俎豆者,踵相接也。於戲盛哉,二三子涵濡雅化而又浴桑梓之餘暉,高山景行,意必有人焉。隱居求志,行義達道,上以副岩穴之旁求,下以泄山川之間氣,吾知鄉先哲不能專美於前矣。海疆多故,來軫方遒,內治外交,需才孔亟,請即以斯言為券焉。

光緒丁酉歲湘鄉知縣陳吳萃謹識
(編者說明:該文為知縣陳吳萃在1907年為書院補記,是年系丁未歲,在捐碑序上仍書為:光緒丁酉歲。是與正廳脊檁銘文時間相符—即與上樑時間一致。)
東山書院時期的建築和範圍確定了今天現存書院的基本雛形。東山書院的建立成為日後東山學校繼續發展的基石。

校訓及課程

校訓曰:“公誠勤儉”,制以黑底金字匾懸於正廳。兩旁在柱上有楹聯一副:“公畢方將私治,師嚴然後道尊”。高等國小堂的課程設定,教學管理和教學方法,是按照現代學校的原則和要求進行的。當時課程有修身、國文、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體育、圖畫、音樂等。教學方法強調主導和主體、教與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做到了循循善誘,生動活潑。

教師

書院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有一批象李元甫、龔翼鵬、肖岳英、沈春龍這樣的思想進步,慧眼獨具的教師。龔翼鵬治校嚴謹,教學勤奮,在他擔任堂長時期,學生成績優良,受到了湖南省提學使司的嘉獎。李元甫熱心教育事業,積極倡導新學,而且慧眼識珠。毛澤東來學校報考時,李看了他的題為<言志>的考試作文後,立即大加讚賞,認為他是“一名救國材”,並且破格錄取了他。後來又支持他去長沙報考中學堂。肖岳英一生清貧,淡泊名利,熱愛教育事業。他和兒子肖三、肖子升給了毛澤東這個農家子弟很大的支持和幫助。岳英先生的子孫為了弘揚他關心教育事業的,還把他僅有的一點遺產捐給了東山學校,設立了“肖岳英獎學金”。沈春農早年參加民主革命,1925年入黨,大革命時期投身於農民運動,最後慷慨就義。此外,還有不少知名與不知名的進步教師。例如:一九三0年楊再麟烈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漣水河畔,第二天就有一位東山高等國小堂的教師寫詩憤怒聲討:龍城風暴漣水寒,壯士熱血灑沙灘。一十八年成好漢,鎮湘台上看青山。”

人物

東山高等國小堂以其關心國家民族命運和教學內容新著稱於時,聞名遐邇,因而吸引了一大批追求真理的熱血青年。毛澤東就是一例。他是湘潭人,本不屬學校招生範圍,但他久聞其名,極想來校求學。一九一0年秋,毛澤東考入東山,編在戊班。在這裡,他不僅接觸到了康、梁的變法維新思想,而且受到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化,即西方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啟蒙教育,因而眼界大開,萌發了“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雄心壯志。毛澤東曾經深情地說:“我是湘潭人,但受的是湘鄉教育”,“我在這個學堂有了不少進步”。 高等國小堂時期是一個人才薈萃的時期。除毛澤東外,新民學會創始人之一的肖子升曾就讀於第一班,肖三就讀於二班,柳宗陶(股東區特委書記)就讀於四班,易禮容就讀於七班,陳賡和楊幼麟就讀於九班,毛澤覃就讀於十班,譚政就讀於十六班。據我們不完全的統計,僅民主革命時期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就有九人。大革命時期,湘鄉的農民運動是聞名全國的。領導這一運動的骨幹,大多數是東山高等國小堂的校友。

現狀

如今,書院雖歷盡百年滄桑,但在歷代東山人的努力下,東山書院仍保存完好,仍是古樸典雅、莊嚴肅穆、斗拱飛檐、美輪美奐。毛澤東、譚政、陳賡、肖三、易禮容學習過的教室、寢室、自修室,讓人遙想起領袖、將軍、詩人、學者砥礪學業,指點江山的豪邁情情。而書院外則是石橋橫跨、便河清清、綠樹紅花、鳥聲清脆,讓人覺得百年書院是古樸而不失清新,莊嚴而又見活潑,身處其中,離了鬧市喧囂,只有百年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心中一片澄靜空明。
書院也被列為了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東山學校也因光榮的革命傳統成為了湘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05月25日,東山書院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