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中部,緊鄰永興縣城地處南嶺構造帶東北部、茶陵—永興斷陷盆地南端,總面積9006.15公頃。森林公園中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濕潤氣候影響,年平均氣溫為17.7℃,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28.3℃,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年均降水量為1580毫米左右。植被類型為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公園內的地文景觀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

2015年1月,經國家級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
  •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興縣
  • 面積:9006.15公頃
  • 級別:國家級
  • 地理區域:茶陵—永興斷陷盆地
  • 植被類型: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
  • 批准時間:2015年1月
  • 氣候類型:中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濕潤氣候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地質,土壤,氣候特點,自然資源,植被資源,動物資源,主要景點,苦櫧林,千年古樟,紅楠山莊閩楠古樹,侍郎坦石刻群,大明寺,便江小拐彎,開發建設,管理體制,品牌建設,交通線路,交通,線路,歷史人文,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中部,緊鄰永興縣城,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3°6′3″—113°13′48″,北緯26°2′23″—26°11′10″之間。東至資興縣界,南至程江口水電站,西至便江西岸,北至省道S003(原S213)線。總面積9006.15公頃。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

地形地貌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以丘陵、崗地地貌類型為主,丹霞地貌是公園主要的地貌特色;境內主要河流為便江,屬便江上游,另有便江支流——注江下游部分河段流經公園。公園丹霞地貌區最高海拔為680米,最低海拔98米。

地質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南嶺構造帶東北部、茶陵-永興斷陷盆地南端,斷裂構造十分發育,背向斜相間排列,均系諸廣山—九嶷山複式向斜中的耒陽—臨武復向斜和酃縣—汝城背斜,境內出露地層自下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其間僅缺失古生界奧陶系和志留系。

土壤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境內主要的成土母岩有板頁岩、砂岩、紫色砂頁岩、第四紀紅土和近代河流沖積物等,主要的土壤類型有紅壤、黃棕壤、紫色土、紅砂土、紫泥土、河沙泥土等。

氣候特點

  • 氣候類型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溫和濕潤,熱量充足,雨水集中,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特點。境內氣候地域分布不勻,小地形氣候覆雜、垂直變化大,具有山地森林氣候的特點。
  • 年氣溫變化和無霜期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內年平均氣溫為17.7℃,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28.3℃,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為6.2℃,極端最低氣溫-8.0℃(1991年12月29日),極端最高氣溫39.6℃(1998年8月22日),多年平均無霜期291天。
  • 光照條件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內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45.0小時,夏秋5至10月日照時數占全年的70%;冬春11月至翌年4月日照只占全年的30%。
  • 濕度狀況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內空氣濕潤,濕季長,旱季短。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6月份最大為88%,9月份最小為76%。部分區域因受特殊地形和溪流瀑布影響,終年濕度較大,年平均濕度達91%。
  • 降水情況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內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580毫米左右,降水量最多為6月份,達到231毫米左右;最少為12月份,僅為56毫米左右。
  • 水文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內主要河流為便江,上承東江,下接湘江,直入長江,平均水位為92.32米。年平均徑流深為840.6毫米,徑流量為52.97立方米/秒,徑流模數為26.6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年均含沙量為2.25公斤/每立方米,侵蝕模數為1988.38噸/年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植被資源

截至2016年,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調查統計,公園分布有植物176科、709屬、1309種,其中蕨類植物14科、14屬、21種,裸子植物8科、10屬、13種,雙子葉植物131科、542屬、1035種,單子葉植物23科、143屬、240種。有伯樂樹、南方紅豆杉、銀杏、水杉、水松等5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鵝掌楸、櫸樹、半楓荷、閩楠、樟樹、花櫚木、金蕎麥喜樹、楠木、黃檗、任豆等15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根據對公園植被的群落外貌、生活型、建群種類及生活環境等特徵的調查分析,公園內自然植被可以分為5個植被型組、10個植被型、26個群系。植被型包括: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竹林、暖溫性針葉林、常綠闊葉灌叢、落葉闊葉灌叢、灌草叢、沼澤植被、水生植被等。類型分為:
黃檗黃檗
  • 常綠闊葉林
常綠闊葉林是公園的主體,生長於土層較為深厚的丘體迎風坡,主要分布於耒頭嶺風景區的黃泥鎮,約有萬畝左右;而在其它風景區,由於丘體四周陡峭,常綠闊葉林多零星散布於村旁風水林或呈帶狀生長於丘體頂端平台。該植被型為中亞熱帶的地帶性植被,枝繁葉茂,濃蔭蔽日,群落類型多樣,樹體渾圓,林冠連續,物種豐富,建群種明顯,結構完整。主要有青岡櫟林、苦櫧林、樟樹林等群系,群落內多古樹,平均胸徑約30厘米。喬木層以苦櫧、樟樹、山杜英等為主,伴生有筆羅子、楓香、腺葉桂櫻欏木石楠、小葉櫟、桂花、小紅栲、閩楠、白桂木等。灌木層主要由杜莖山、檵木、木姜子、油茶、白花苦燈籠、梔子、烏飯、山礬、嶽麓連蕊茶、野漆等組成;草本層種類一般較為稀少,主要有鱗毛蕨狗脊蕨、山麥冬等。層外植物有香花崖豆藤、流蘇子、羊角藤、絡石、尖葉清風藤、星毛冠蓋藤等。
  • 常綠落葉闊葉林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是由較耐寒的常綠闊葉樹種和多種落葉闊葉樹種混交組成,其林冠郁茂、參差不齊,多呈波狀起伏,因有落葉樹種存在,加之季相變化明顯,群落外貌色彩斑斕多樣。這類林分在森林公園內有較大面積的次生林存在,調查中僅記載了南酸棗+苦櫧林一個群系,優勢種較為明顯,在六合村和元木村存在較好的苦櫧+紅錐原生生態林,喬木層有南酸棗、紅錐、和苦櫧組成,伴生有杉木、中華石楠、木荷、日本杜英等;灌木層常見的有檵木、山莓、油茶、化香、木姜子、滿山紅、馬銀花、山礬、柃木等;草本層有野古草、鐵芒萁、苔草等少數種類;層外植物主要有尖葉清風藤、流蘇子、星毛冠蓋藤等。
山莓山莓
  • 落葉闊葉林
分布於公園內的落葉闊葉林有兩類,一類是原生植被破壞後形成的次生林,喬木層主要由一些速生而喜光的樹種組成,群落穩定性較差,如分布於注江沿岸的木姜子林;一類是群落穩定性較好的落葉闊葉林,如分布於黃泥鎮和便江鎮湘洲村的楓香林和檫木林,能夠在生態演替長河中占據較長一段時間。喬木層主要伴生有朴樹、青岡櫟、馬尾松等少數種類;灌木層種類主要有山胡椒、鹽膚木、青花椒、裂果衛矛、馬銀花、豆腐柴、野柿、杜莖山等;草本層植物有蕨狀苔、狗脊蕨、山麥冬等少數種類;層外植物有流蘇子、華鉤藤、網脈酸藤子等。
  • 竹林
竹林是由竹類植物組成的一種特殊的森林狀植被或植叢。終年常綠,外貌呈淺綠色,群落結構比較簡單,一般僅由竹子組成。公園內主要大面積的毛竹林、葔竹林以及青皮竹林,毛竹林在便江風景區以及注江沿岸最為廣泛;葔竹則在各景區丘體頂部聚集;青皮竹林在耒頭嶺響水隴河流兩側較為優勢。林內伴生有白桂木、石櫟、楓香、閩楠、腺葉桂櫻、羅浮柿、粗糠柴等;灌木層有杜莖山檵木、野漆、梔子、青灰葉下珠、煥鏞粗葉木、山胡椒等;草本層種類主要有心葉堇菜、鱗毛蕨、聚花過路黃、湖南蜘蛛抱蛋等;層外植物有龍鬚藤、三葉木通、流蘇子、絡石等。葔竹林內伴生有鹽膚木、牡荊野山楂、中華繡線菊等落葉灌木;青皮竹林內伴生有苦櫧。
野山楂野山楂
  • 針葉林
公園內針葉林主要有馬尾松林和杉木人工林,各景區均有分布,其中杉木林多為中幼林,林分密度大,喬木層伴生有檫木、燈台樹、黃樟、毛竹等種類;灌木層主要有青灰葉下珠、豆腐柴、野柿、冬青屬、山礬屬等植物;草本層多為蕨類植物和苔草屬耐蔭性種類。層外有網路崖豆藤、葛藤、鉤藤等。馬尾松林有純林和混交林,由於冰災的原因,林冠相對不連續,林相略顯破碎。喬木層基本上為馬尾松,伴生有楓香、苦櫧、小紅栲、石櫟等;灌木層以檵木為優勢,伴生有烏藥、油茶、木姜子、筆羅子木荷、禿瓣杜英、黃杞、野柿、梔子、烏飯子、嶽麓連蕊茶、白花苦燈籠杜莖山等;草本層主要為穹窿苔草、狗脊蕨和鐵芒萁等。
  • 灌叢
灌叢系指以灌木生活型植物為建群種的植被類型。公園內的灌叢主要包括檵木灌叢、鹽膚木灌叢、野山楂灌叢、中華繡線菊灌叢、烏岡櫟灌叢以及牡荊灌叢等。這些灌叢植被是公園丹霞地貌丘體上部至頂部的主要植被類型,是丹霞丘體上主要的植物景觀類型之一,其中僅雲實灌叢分布低平地。
  • 灌草叢
灌草叢系指以草本植物為優勢種的群落類型,是森林或灌叢被破壞經多次火燒或開墾拋荒後形成的次生群落,以菊科、禾本科、蕨類為多。公園內主要有芒灌草叢、類蘆灌草叢等。
  • 沼澤植被
沼澤植被是一種生活在過度潮濕,或者有季節性積水的環境裡的植被類型。公園內有便江、注江以及大小水庫、山塘、溪流濕地不計其數,為沼澤及水生植物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主要記載有單性苔草群落、蓼子草群落等。
  • 水生植被
水生植被是生長在水域環境中的植被類型,由水生植物組成,均為草本。公園僅記載4種水生植被,菹草群落、水鱉群落、荷花群落、空心蓮子草群落,分布於河流、水庫淺水區以及池塘中。

動物資源

截至2016年,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通過實地調查和考證,公園內已知野生陸生脊椎動物196種,隸屬於27目77科;水生動物43種,隸屬7目,16科(亞目)。其中兩棲類2目7科23種,爬行類3目10科28種,鳥類15目43科115種,哺乳類7目17科30種;淡水魚類6目14科37種,蝦蟹類有2亞目6種。屬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有穿山甲、虎紋蛙燕隼、鳶、褐翅鴉鵑赤腹鷹松雀鷹白尾鷂、白鷳、豹貓、小靈貓、水獺、獐等17種。
褐翅鴉鵑褐翅鴉鵑

主要景點

苦櫧林

苦櫧林在公園東北部的黃泥鎮六合村、便江鎮五成村附近廣為分布,總面積約650公頃,群落鬱閉度0.6—0.8,群落高12—15米,平均胸徑40厘米,最大胸徑160厘米。群落外貌深綠色,林冠連續,非常壯觀。喬木層主要為苦櫧,伴生有楓香欏木石楠、刨花楠、褐毛杜英、筆羅子、閩楠、小紅栲、小葉櫟等;灌木層高3米,蓋度40%,主要有湖南箭竹、茶、山礬、粗糠柴、白毛紫珠、野漆、赤楠、杜莖山、黃丹木姜子等;草本種類稀少,主要有鱗毛蕨和山麥冬;層外植物有羽葉蛇葡萄、流蘇子尖葉清風藤等;林下幼樹幼苗較多。
苦櫧林苦櫧林

千年古樟

千年古樟生長於注江村下曾家組的古樟樹,緊鄰便江河岸,單株,樹齡1200多年,胸徑3.5米,樹高25米,冠幅達2000平方米,傳說為“無量壽佛”親手培植。古樟與古藤盤根錯節生長在一起,形成“藤纏樹”、“樹抱藤”的有趣景觀。
千年古樟千年古樟

紅楠山莊閩楠古樹

紅楠山莊閩楠古樹為便江風景區的一個景點,分布於此地的古樹有閩楠5株(平均年齡約120年)、樟樹1株、苦櫧2株、南酸棗1株。胸徑最大100厘米,樹高約20米,冠幅最大100平方米。
紅楠山莊閩楠古樹紅楠山莊閩楠古樹

侍郎坦石刻群

侍郎坦石刻群位於公園西南部便江上游,是一個上覆下空、依山傍水的紅砂岩天然坦洞。坦高10米,寬24米,縱深8米。洞內有長15米、寬3米不規則的石廊,石壁上有南北朝、唐朝、清朝等三個時期的14方名人石刻,面積約30平方米,最早1方為南北朝石刻,唐代石刻8方,清代石刻5方。這14方石刻,其中10方有明確的紀年,最早的為“中大通七年”(公元535年)。最為有名的是唐代大文豪韓愈的陰陽兩幅題記石刻“昌黎經此”,雙幅如印,陽幅直豎,幅寬1.06米,高1.21米,陰幅橫排,幅寬2.37米,高0.665米,面積約2.86平方米,皆為行楷。2013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侍郎坦石刻群侍郎坦石刻群

大明寺

大明寺位於公園西北部便江北岸,龍華寺南側約400米,建築高度約20米,二層,寬約40米,縱深約35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始建於明代。
大明寺大明寺

便江小拐彎

便江小拐彎位於公園西部大明寺對面,江面寬約200米,深約120米。沿著山間修建的棧道步行至大明寺的觀景平台(海拔155米),細長的便江在陡峭河床突然拐了一個90度的直角向東流去。
便江小拐彎便江小拐彎

開發建設

管理體制

2016年,設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為正科級事業單位,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24名,在崗15人,內設辦公室、規劃建設科、旅遊開發科、資源林政科四個機構,辦公地點設在縣人民武裝部院內。

品牌建設

2015年1月,經國家級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交通線路

交通

外部交通:
公路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處於湖南省重點打造的大湘南旅遊板塊和湖南省重點建設的七條黃金旅遊帶範圍,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珠輔線、郴永大道和S209、S003等國省重要交通幹線均從公園周邊經過,交通十分便捷。公園北側緊鄰S003,南側距離郴永大道約1公里,西側距離進縣城的主幹道(永興大道)約1.5公里,距離銀都大道約500米。
鐵路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外圍區域武廣高鐵、京廣鐵路貫通南北;郴三鐵路橫穿東西。公園距離武廣高鐵郴州西站約50公里,距京廣鐵路郴州火車站60公里,尤其是武廣高鐵將森林公園至長株潭和珠三角城市群的車程縮短為1.5小時。
航空
湖南永興丹霞國家森林公園距長沙黃花機場約260公里,距離在建的衡陽南嶽機場約100公里。

線路

路線編排:神仙島—蝙蝠洞—湖光榭—駝峰—象鼻山—臥獅嶺—侍郎坦—紅楠山莊—一線天—水府廟—百果薈萃—丹霞博覽園。

歷史人文

傳說·鹽坦的由來
相傳在鹽坦古寺後有一個小岩洞,一年四季出鹽,數量隨著僧尼的多少而增減。有個和尚起了貪念,用利器把鹽洞鑿寬,想多得些鹽,吃不完就拿到市場上賣錢營私,誰知,經他這一攪,鹽洞再不出鹽了。就有了民間現流傳的“鹽坦和尚好大吃”的俗語。清代詩人蕭成曾寫下“只今不見鹽何在,傳說貪僧尚未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