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德善青少年服務中心

“德善”二字出《宋史·卷一百三十六志第八十九》,取自詩句“順助其功,善下惟德”,彰顯創始人立企之心。當今世界,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種,成功的定義也有很多種。德善堅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以“善”為立企之本,以“德”為強企之根。著眼於為投資者謀福,為國家造利,企業的發展必定是順風順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寧鄉德善青少年社會事務服務中心
  • 關鍵字:青少年、心理、培訓、親職教育
  • 簡稱:湖南德善青少年服務中心
  • 校訓:明德、尚善、博學、篤行
  • 創辦時間:2014年
  • 所屬地區:湖南長沙寧鄉
  • 類別:民辦非企業
機構簡介,機構理念,機構宗旨,機構使命,機構願景,機構文化,機構業務範圍,機構督導,易勝其,李芬,燕良軾,肖天爽,機構項目,機構組織圖,機構服務流程,機構功能區,機構工作職責,機構管理制度,

機構簡介

湖南寧鄉德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在寧鄉縣民政局註冊登記的市級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由熱心社會工作的企業家發起,聯合多名社工個人、心理諮詢師、社區人員,利用自我資源,自願結成的從事青少年社會工作管理和服務的非盈利性組織機構,也是寧鄉縣首家專業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德善中心堅持“以人為本、明德尚善、感恩和諧、助人自助”的理念,“秉承德善精神,助力青年成長”,通過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知識、技能和方法,為青少年提供社會事務工作服務、心理測評、諮詢輔導、文化輔導、行為矯正、法律援助、幫扶家庭、關愛成長、就業創業指導、親職教育等服務,傾聽青少年心聲,解答青少年疑惑,維護青少年權益,陪伴青少年成長,同時,對全市青少年社會事務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中心擁有一支由專家顧問、心理團隊、專業社工和志願者組成的青少年社會服務隊伍,現有專家顧問2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3名,心理團隊2名,社工4名,司法律師2名,志願者名,也是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湖南女子大學、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民政學院、湖南師範大學等多家名校提供社工實習平台,長期與市共青團委、未成年人維護中心、美麗寧鄉以及各學校等單位企業,共同致力服務青少年成長發展。

機構理念

為人為本 崇德尚善 感恩和諧 助人自助
秉承德善精神 助力青年成長

機構宗旨

讓生命影響生命
奉獻關愛 接納感恩 和諧 創新

機構使命

服務社會 奉獻自我 快樂他人 和諧社會

機構願景

讓每一個青少年通過我們的服務,擁有自信、充滿陽光、感受快樂、健康成長

機構文化

工作講專心 人人示愛心
事事見關心 時時有耐心
凡事要細心 做人靠誠心
服務亮信心處處顯善心

機構業務範圍

1、承接政府、團體、學校、社區、企業等有關部門委託的各種社工服務項目和其他任務,從事社會事務相關的諮詢、科研、培訓、宣傳和交流等。
2、青少年服務工作(心理輔導行為矯正、人際障礙、就業指導、法律援助等)、青少年素質教育、社區服務、愛心助教、助巡協警、幫扶殘聯、親職教育活動的組織和策劃等。
3、廣泛關注各類有需要的社會弱勢群體,開展社會工作服務。

機構督導

易勝其

男,本科,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親職教育指導師、全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心理助人工作者,先進教育工作者,曾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電子科技學院招生就業處任副主任,湘中青少年成長特訓學校副校長,湖南勵志學校執行校長,湖南寧鄉德善青少年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專家督導。
本著以學校、中心的創新和發展為己任,關心的是學員的成長和成才,堅持以人為本,熱身教育事業,樂於助人,擅於與人溝通,對青少年成長教育、經驗豐富、見解獨到,善於深入細緻的心靈溝通。從事青少年服務工作以來幫助了幾千多名問題青少年回歸了社會與家庭,深受學員們的敬仰和家長的信任。

李芬

女,教育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畢業於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寧鄉德善青少年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專家督導2006年始於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擔任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2008年接受學校中加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交流班的培訓啟蒙。2009年參加心理諮詢師系統培訓和實踐,目前為止臨床心理治療達五年,主要擅長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諮詢與治療,並涉及兩性婚姻諮詢,常用的心理治療方式--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沙盤遊戲心理治療,繪畫心理治療以及催眠心理治療和冥想心理治療等。受德國導師的薰陶對心理治療持有非常嚴謹的態度和作風,因人而異,因勢而導,針對案主制定符合個人實際情況的治療方案,集萬物之所用作為心理治療可能的嘗試,靈活運用於心理治療中。本人秉承個體牽繫整體,整體影響個體的原則和理念,旨在為個人與家庭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樑,讓每個家庭變得更加和諧溫馨。

燕良軾

燕良軾,祖籍湖南桃源,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博士。1988年9月—2004年2月任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主任,兼省教育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心理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科協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員會湖南心理輔導中心主任。湖南寧鄉德善青少年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專家督導。

肖天爽

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湖南寧鄉德善青少年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專家督導。
師承著名心理學家曲偉傑先生,精通森田療法、內觀訓練、意向對話、家庭關係治療等。從事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前後達28年之久,經驗豐富,技術純熟。
2009年,主持省級教育課題《體驗式心理療法在特訓教育的運用研究》,是我國將森田療法引進特訓教育的第一人,為我國特訓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最懂得家長的教育專家"。

機構項目

中學生心理健康測評、諮詢和輔導(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網癮、自控力差、叛逆、離家出走、厭學早戀、貪玩、親情淡漠、暴力傾向、考試焦慮恐懼、多動、抑鬱自閉、智力障礙等“困惑”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行為矯正,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學會學習、學會為人處事、學會感恩)
挽救邊緣少年、幸福美滿家庭,共創和諧社會(陪伴叛逆少年健康成長)
陽光心理、健康成長(青少年保駕護航計畫)

機構組織圖

機構組織圖(附圖)

機構服務流程

機構服務流程(附圖)

機構功能區

傳統文化:國學講堂 學習園地 周末學堂
心靈驛站:心理諮詢室 沙盤遊戲室 團體輔導室 情緒宣洩室 內觀森田訓練室
助益成長:拓展訓練 就業指導 規劃生涯 法律援助 家庭服務

機構工作職責

①機構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制定的工作守則,遵守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各項規章制度。
②機構工作人員要嚴於律己,嚴格完成中心分派的工作任務,維護中心聲譽。
③機構工作人員要熱愛社會工作,忠於職守,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本著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為服務青少年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盡職盡責。
④機構工作人員對所有服務對象在態度上一視同仁,不得因其服務對象的出身、民族、性別、年齡、信仰、身體情況、社會經濟地位或社會貢獻不同而有所區別,應與服務對象保持密切聯繫,主動了解其需要,切實為之排憂解難。
⑤機構工作人員工作要尊重服務對象的價值觀念和基本權利,注意維護服務對象的隱私和其他應予保密的權利,如因工作需要公開服務對象資料,必須事先取得服務對象、其法定代理人及青少年事務中心的同意,並採取必要及負責任的措施,避免一切可能識別個案中具體身份的資料泄露。
⑥了解各社區社工工作情況,督促其在工作中落實中心八大職能,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務、心理疏導、就業諮詢、創業輔導、就學引導、應急救助、困難幫扶、志願行動、受理募捐、團務工作等方面的熱線服務。
⑦機構工作人員要努力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道德素質,與其他社工、專業人士、志願者、相關人員及其他合作者通力合作,任何建議、批評及衝突都應以負責的態度表達和解決,切實提高社會工作的服務水平。
⑧機構工作人員應對自身的能力有所了解,當服務對象的合理需求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為保證服務對象獲得最大利益,機構工作人員應上報青少年事務中心,由青少年事務中心社工諮詢相關部門或者尋求其他資源及其他專家幫助。
⑨機構工作人員要重視調查研究廣泛收集各項數據,關注了解長沙市青少年發展動態,研究社區青少年的總體特點和狀況,提出工作對策和建議,為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推動青少年事務社區工作提供參考。
⑩機構工作人員應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向社會成員宣傳貫徹黨和政府有關社會工作的政策、方針和法規,擴大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的影響力,鼓勵和組織社會成員積極參與社會事務。
⑪機構工作人員在終止服務時,須謹慎考慮到各種因素,先行告知青少年事務中心與服務對象,同時減少可能發生的不良後果。如有必要需根據服務對象的實際情況,轉介至其他服務機構,使得服務得以繼續。

機構管理制度

湖南寧鄉德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內部管理制度(試行)
為加強機構的規範化管理,完善各項工作制度,促進機構發展壯大,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非營利性組織章程的規定,特制定下列管理制度。
一、辦公室日常管理制度
二、考勤制度
三、會議制度
四、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五、印章管理制度
六、財務管理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