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湖北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湖北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創建於1996年,同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是該校首批被獲準招收碩士研究生的單位之一。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日語雙學位、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四個系,計算中心和實驗教學部;電子信息技術、網路與信息安全、計算機網路三個研究所;物聯網技術和北京大學軟體兩個實訓中心,以及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校級重點實驗室。同時與北京大學等多家單位聯合建設實訓基地,是黃石市計算機學會掛靠單位,湖北省生產力促進中心黃石市專家對接站。“團結、奮鬥、高效、求實”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院風,“奮發向上、朝氣蓬勃、踏實工作”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工作作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創辦時間:1996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現任校長:程永山
  • 所屬地區:湖北黃石
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現任領導,專業介紹,

師資力量

專任教師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講師22人,高級實驗師4人,博士6人,碩士29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第二層次)1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具有豐富項目開發和實施經驗的高級工程師8人,研究生導師12人。教師在IEEE專業期刊、計算機學報、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研究與進展、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與套用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被SCI、EI、ISTP收錄112篇。出版教材及專著36部,完成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28項,獲國防科工委、省政府科技進步獎等各類獎17項,獲國家專利3項。

教學資源

重點學科
學院“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為首批校級重點學科,“計算機組成與結構”是湖北省優質課程,“移動自組網QoS路由協定及安全技術研究”是湖北省優秀中青年創新團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校級品牌專業。建有“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程式設計與軟體”、“網路與多媒體庫”、“模擬與數字電路”、“UNIX多用戶系統”、“光纖通信”、“移動通信”、“交換技術”等實驗室。
教學設備及成果
有計算機系統、通信設備等1100台套,國內外計算機專業期刊106種,專業圖書3000餘冊。已形成網路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感測技術、單片機套用、嵌入式系統、算法分析與軟體工程、多媒體技術、並行處理與可視仿真等多個研究方向。全院學生來自全國近三十個省(市、自治區),自2000年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近兩千餘名優秀人才,在校學習期間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國家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一、二、三等獎多項,獲湖北省大學生創新設計大獎,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多項一等獎。畢業生大多走向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武漢等發達地區的行政事業單位、大型IT技術公司及各類教學單位。一大批畢業生到國家“985”、“211”重點大學攻讀碩、博士研究生(最高年考研率超過40%),20%以上的畢業生獲得中外相關專業資質認證(系統分析師、高級程式設計師等),在國內外知名企事業單位(華為公司、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北大軟體園、大連國家軟體園等)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技術骨幹。教學特色

現任領導

總支書記:石曙東
院 長:程永山
副院長:許新山、彭緒富
副書記:黃海軍

專業介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網路工程方向)(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知識,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實際套用和科學研究能力的計算機網路及其相關技術與產業領域的複合型人才以及富有創新精神的企事業單位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離散數學、高級語言程式設計、數字邏輯、彙編語言、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資料庫原理、計算機網路等,還修讀網路體系結構、嵌入式系統開發、計算機網路工程、藍牙與無線網路技術、數據安全與密碼學、分散式系統、網路協定、網路管理、網路安全、計算機通信等。特別加強網路工程及網路軟體開發的綜合實訓教學。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去向:主要在企事業單位,技術、行政管理部門及IT行業從事網路和信息技術管理與開發工作,以及科研部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體工程方向)
(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計算機軟體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現代軟體工程開發模式,具備軟體設計、開發和項目管理的套用型、複合型的高級軟體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子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數據結構、離散數學、機率統計、高級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方法、彙編語言與微機原理、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計算機作業系統、資料庫原理與套用、現代軟體工程、軟體體系結構、軟體測試、軟體項目管理、面向對象程式設計、網路程式設計、UML技術、信息管理系統、設計模式、網路平台開發技術、多媒體技術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主要在科研、企業、事業和技術、行政管理、外資企業等單位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計算機軟體規劃、設計與開發,以及計算機教學、研究等工作。
通信工程專業
(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在通信工程學科領域,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通信技術、通信原理和通信網路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嚴格的電子電路、通信原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實踐訓練並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具有套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維護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電路、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高級語言程式設計、通信原理、光纖通信、移動通信、計算機網路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去向:主要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國家安全、企事業通信部門和國防工業的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等工作。
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
(非師範類,三年制專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具有操作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技能,具有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與維護、硬體設備維護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離散數學基礎、高級語言程式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電子線路與數字邏輯、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多媒體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網路資料庫、網路管理等。
就業去向:主要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套用軟體設計、維護、開發,計算機系統設計、安裝、管理、維護工作和計算機網路的安裝、調試及維護工作。
物聯網工程
(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系統地掌握物聯網工程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過實際套用的初步訓練、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能夠勝任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及物聯網套用系統規劃、分析、設計、套用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物聯網導論、嵌入式作業系統、RFID原理與套用、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嵌入式系統設計及套用、無線感測器網路、物聯網定位技術、物聯網軟體設計、物聯網工程與組網技術等。
就業去向:本專業主要就業於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路協定和標準、無線感測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等多種高技術崗位的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