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池

游西池

謝混(公元378——412年),東晉人,字叔源,小字益壽,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祖名士謝安,父謝琰,為東晉太傅謝安之孫,衛將軍謝琰之子,晉孝武帝司馬曜之婿。東晉隆安四年(400),襲望蔡公,任中書令,義熙二年(406),加中領軍、尚書左僕射領選部,義熙四年(408),加侍中、錄尚書事、揚州刺史。謝混有偉姿容,為皇帝悅,後與晉陵公主成婚,育有二女,孫恩之亂,謝氏家族遭到嚴重打擊,謝混的父親及兩個哥哥紛紛戰死,謝混這一家只剩謝混。但因與劉毅關係密切,他於晉安帝義熙八年(412)為劉裕所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西池
  • 創作年代:東晉
  • 作品出處:《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謝叔源
原詩,作者,並注,賞析,

原詩

游西池
東晉·謝叔源
悟彼蟋蟀唱,信此勞者歌。
有來豈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回阡陵闕,高台眺飛霞。
惠風盪繁囿,白雲屯曾阿
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褰裳順蘭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歲月,遲暮獨如何?
無為牽所思,南榮戒其多。

作者

謝混善詩文,被時人譽為“風華為江左第一”(《南史· 謝晦傳》),是中國山水詩文學的先驅人物之一。鐘嶸《詩品》評謝混詩,謂“其源出於張華,才力苦弱,故務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南齊書·文學傳論》也說“謝混情新”。他的《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胡應麟認為可與謝靈運“池塘生春草”、“清輝能娛人”等名句媲美。 西晉末年興起的玄言詩,復經東晉孫綽許詢諸人相扇揚,其風愈盛。詩歌“皆平典似《道德論》”《宋書·謝靈運傳論》說“仲文始革孫許之風,叔源大變太元之氣”,可見謝混的詩歌對東晉詩風的推移有一定影響。是他及當時少數幾位文人的集中力量刻畫山水景物的詩篇,才開始給玄言氣氛籠罩著的士族詩壇帶來了一點新鮮的空氣,衝散了長期來講玄理的文辭,使虛浮的玄音漸趨淡薄。至劉宋謝靈運繼起,以清新的山水詩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詩,遂完成了詩風的變革。
謝混文學成就主要在詩,今存詩4首,皆五言,謝混原有集5卷,已佚。今存詩3首,收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文選》只錄謝混游西池》一詩。按《文選》載有叔源《游西池》詩,‘本思與友朋相與為樂’之作(李善注引沈約《宋書》語。“本”,原作“混”)。以《游西池》中的名句“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享譽古今,尤其是“水木清華”四字,因緣此得名的“清華大學”而馳名海外。詩中描寫了夕陽殘照時的西池,歡快活潑的禽鳥在鳴叫,山明水秀,瀏亮光潤,景色清麗。
【摘要】:《游西池》是東晉玄言詩人謝混存世不多的詩作之一。本詩通過寫景抒發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玄言義理,又側重於對景物的精微摹狀,既華綺又清新,採用的是五言語體。謝混在東晉詩壇具有承前啟後的特殊地位,本詩也正顯示了東晉玄言詩到山水詩過渡的特點,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並注

臧榮緒晉書曰:謝混少有美譽,善屬文,為尚書左僕射。以黨劉毅誅。沈約宋書曰:混字叔源。西池,丹陽西池。混思與友朋相與為樂也。
悟彼蟋蟀唱,信此勞者歌。聲類曰:悟,心解也。毛詩曰:蟋蟀在堂歲聿云暮。今我不樂,日月其除。韓詩曰:伐木廢,朋友之道缺。勞者歌其事。詩人伐木,自苦其事,故以為文。
有來豈不疾,良游常蹉跎。陸雲歲暮賦曰:年有來而棄予,時無算而非我。劉楨黎陽山賦曰:良游未厭,白日潛暉。楚辭曰:驥垂兩耳,中坂蹉跎。
逍遙越城肆,原言屢經過。說文曰:越,度也。鄭玄禮記注曰:肆,市中陳物處也。毛詩曰:原言思子。阮籍詠懷詩曰:趙、李相經過。
回阡被陵闕,高台眺飛霞。廣雅曰:被,加也,言加大阜而通城闕也。
惠風盪繁囿,白雲屯曾阿。邊讓章華台賦曰:惠風春施。廣雅曰:屯,聚也。
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蒼頡篇曰:湛,水不流也
褰裳順蘭沚,徙倚引芳柯。毛詩曰:褰裳涉溱。鄭玄曰:揭衣度溱水也。潘岳河陽詩曰:歸雁映蘭洔。沚與洔同。楚辭曰:步徙倚而遙思。
美人愆歲月,遲暮獨如何。楚辭曰: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王逸曰:遲,晚也。愆,謂過期也。
無為牽所思,南榮誡其多。莊子,庚桑楚謂南榮趎曰: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趎,處朱切。

賞析

開頭兩句,借《詩經》的兩首詩言志抒懷,無端而來,突兀而起,出手不凡。“悟彼蟋蟀唱”,指《唐風·蟋蟀》所寫的人生道理,既要及時行樂,又要自警不要太過分,以免自取滅亡。“信此勞者歌”,指《小雅·伐木》所寫的交友道理,勞者相與“伐木丁丁”,鳥兒相與“嚶嚶求友”,烏兒尚知求友,人不可無友。詩人撮取兩詩大意,抒寫結交良友,暢遊山水的情志。可是,歲月倏忽,美景良游常因不得其時而錯過,故而緊接出:“有來豈不疾,良游常蹉跎。”它又包含著逝者不可及,來者猶可追的意思,表達出此次得與友朋遊覽西池的滿足。於是五六兩句直扣本題,轉入出游西池的敘述:“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一寫結伴出遊,穿過街市,逍遙容與;一寫殷望此路常經,良游永得,顯露出出游西池的歡欣心情。
紆迴的西池路上,有高陵城闕在望,高台之上則可遠眺飛霞麗景,所以說:“回阡陵闕,高台眺飛霞。”一路前行,風光滿目,美不勝收。在大自然的感召下,詩人情動於中而辭見於外,將西池清美景色一一收攬筆底,連續寫出四句:“惠風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和風吹拂,輕搖著苑囿中繁茂的草木,白雲如絮,屯聚在層巒深處。一片清新,一片幽麗。遊覽中,不覺天色漸晚,在夕陽斜照之下,飛鳥歸巢,鳴叫著歡聚枝頭。此刻,落日的餘暉流灑在池面樹梢,水含清光,樹現秀色,水清木華,西池的傍晚更加迷人。這四句寫高低遠近之景,動靜相間,視聽並用,清麗騷雅,格高調逸,充滿良游樂趣。西池的美景使詩人流連忘返,雖已暮色黃昏,猶然賞愛不盡,滯而不去,故而說:“襄裳順蘭沚,徙倚引芳柯。”上句寫沿著生滿香草的小洲,提起衣襟涉水遊覽的情趣,下句寫手攀芳林枝條,細細把玩,留戀徘徊的情景。芳柯與蘭沚,和上句“水木湛清華”相照應,但在視聽之外又用了嗅覺,芳馨幽香,沁人肺腑,進一層豐富了西池的動人之處。
西池的景色,使人陶醉,而日暮昏黃之景又觸發了詩人遲暮之感,因而取用屈原的象徵手法,傾吐時不我待的情懷:“美人愆歲月,遲暮獨如何。”日月不居,青春難駐,不知錯過了多少良游機緣,而今垂垂老矣,面對暮年暮景,該當如何呢?在深刻的人生自我反思中,詩人終於從《莊子》尋到了答案,這就是:“無為牽所思,南榮戒其多。”世俗之人,汲汲於功名利祿,攖於世網,自受其害,能從中醒悟,迷途知返者實在不多。可是,遠在上古之世,老子的門徒庚桑楚已經教導他的學生南榮趎說:“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慮營營。”後來,南榮趎又就教於老子。進一步領悟到守道抱一,忘我忘世,無欲無心的至道,因而自戒俗念之多,深得全年養生之術。所以這收尾兩句,實際上是詩人自我誡勉之辭,目的仍在于澄心悟道,摒棄俗念,不為功名所累,而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盡情享受山水之樂。
謝混在山水文學史上是一個頗受重視的作家,這首詩又是他的代表作。《宋書·謝靈運傳論》說:“仲文始革孫許之風,叔源大變太元之氣。”檀道鸞《續晉陽秋》也說玄言詩“至義熙中謝混始改”。可見在改變玄言詩風,創作山水新詩的文學發展過程中,謝混無可懷疑地有蓽路藍縷之功,是他的族侄謝靈運的先驅者。從這首詩也可見出他在玄風瀰漫詩壇的情況下,為開拓新路,變革詩風所作出的努力,頗能令人一新耳目。謝混的《游西池》,集中力量刻畫山水景物的詩篇,才開始給玄言氣氛籠罩著的士族詩壇帶來了一點新鮮的空氣,衝散了長期來講玄理的文辭,使虛浮的玄音漸趨淡薄。
水木清華水木清華:(《辭源》解釋)指園林池沼景色清麗。 詩人謝叔源《游西池》中的“水木湛清華”等詩句,描摹了園林中花木池水的幽美。後經歷代文人相沿使用,“水木清華”一詞邊成為清水秀木、悠閒自在、適於詩意棲居的等意義的代名詞。
水木清華: 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地處工字廳後門外。四時變幻的林山,環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惠風盪繁囿,白雲屯曾阿,寒裳順蘭止,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鹹、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南西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