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日記河南河南府登封縣

《游嵩山日記河南河南府登封縣》是明代文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嵩山日記河南河南府登封縣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徐霞客
  • 作品出處:《徐霞客遊記》
作品原文,段落一,段落二,段落三,段落四,段落五,段落六,段落七,段落八,段落九,段落十,段落十一,段落十二,評析,

作品原文

段落一

【原文】
余髫年蓄五嶽志①,而玄岳出五嶽上,慕尤切。久擬歷襄、鄖,捫太華,由劍閣②連雲棧,為峨眉③先導;而母老志移,不得不先事太和,猶屬有方之游。第沿江溯流,曠日持久,不若陸行舟返,為時較速。乃陸行汝、鄧間④,路與陝、汴略相當⑤,可以兼盡嵩、華,朝宗⑥太岳。遂以癸亥(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仲春朔,決策從嵩岳道始。凡十九日,抵河南鄭州⑦之黃宗店。由店右登石坡,看聖僧池。清泉一涵⑧,淳碧山半。山下深澗交疊,涸無滴水。下坡行澗底,隨香爐山曲折南行。山形三尖攢立如覆鼎,眾山環之,秀色娟娟媚人。澗底亂石一壑,作紫玉色。兩崖石壁宛轉,色較縝潤⑨;想清流汪注時,噴珠泄黛,當更何如也!十里,登石佛嶺。又五里,入密縣界,望嵩山尚在六十里外。從岐路東南二十五里,過密縣⑩,抵天仙院。院祀天仙,雲黃帝之三女也。白松在祠後中庭,相傳三女蛻骨其下。松大四人抱,一本三乾,鼎聳霄漢,膚如凝脂,潔逾傅粉,蟠枝虬曲,綠鬣舞風,昂然玉立半空,洵奇觀也!周以石欄。一軒臨北,軒中題詠絕盛。徘徊久之,下觀滴水。澗至此忽下跌,一崖上覆,水滴歷其下。還密,仍抵西門。三十五里,入登封界,曰耿店。南向為石淙道,遂稅駕焉。
【注釋】
①髫(tiáo):小孩子頭上下垂的短髮。髫年:幼年。五嶽:明代五嶽為中嶽嵩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
②劍閣:今四川省北部有劍門山,橫亘100餘公里,有72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主峰大劍山在劍閣縣北。峭壁中斷處,兩崖相峙如門,飛閣通衢,謂之劍閣,為中原入川必經的險道。
③峨眉:即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山市西南。俗稱“蛾眉天下秀”,山峰如螓首蛾眉,故名。有大峨、中峨、小峨,一般遊覽範圍為大峨。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從山腳到山頂有山道50餘公里,從報國寺入山,沿途有伏虎寺、清音閣、萬年寺、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等勝景。最高處為金頂,可觀雲海、日出、“佛光”。該山傳為普賢菩薩道場,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中動植物種類豐富,至今還有群猴戲人。
④汝:即汝州,治今河南臨汝。鄧:即鄧州,隸南陽府,即今河南鄧縣。
⑤陝:即陝州,隸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三門峽市稍西。汴:唐置汴州,五代梁、晉、漢、周及北宋定都於此,稱汴京。明代置開封府,為河南布政司治所,但仍以“汴”為其別稱。即今河南開封市。
⑥朝宗: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春見稱朝,夏見稱宗。此處比喻對嵩山的尊崇,為朝謁的意思。
⑦鄭州:隸開封府,即今河南鄭州市。
⑧涵(hán):包含。此處作名詞,一涵即一潭。
⑨縝(zhěn)潤:細緻而潤澤。
⑩密縣:隸開封府禹州。即今河南密縣。
洵(xún):實在,真正。
軒(xuān):有窗檻的長廊或小室。
滴歷:同“滴瀝”,水稀疏下滴。
耿店:今分路處為盧店。登封—盧店—告成公路為20公里。
稅(tuō)駕:停宿,休息。稅,通“脫”。
【譯文】
我幼年時便懷有登覽中嶽嵩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的志願,玄岳嵩山的名氣在五嶽之上,仰慕之心更切。很久以來就打算經過襄陽府、鄖陽府,親臨華山,再過劍閣關的連雲棧,以此為攀登峨眉山的前站;但因為母親年紀大而改變計畫,不得不先游武當山,還是屬於不失孝道的出遊。只是沿長江溯流而上,多費時日、時間拖得久;不如從陸路去、水路返回,所需時間較短。從汝州、鄧州之間的陸路走,路程與走陝州、開封府相同,卻可以將嵩山、華山兩處都游完,然後朝拜泰山。於是決定首先去嵩山,在癸亥年(天啟三年,1623)二月初一動身,走了十九天,抵達河南開封府鄭州的黃宗店。沿黃宗店右邊登石坡,觀看聖僧池。一潭清澈的泉水,匯聚在半山腰,如碧玉一般。山下深澗縱橫交錯、高低重疊,澗中乾涸,沒有一滴水。下坡後從澗底走,順著香爐山曲折地往南行。香爐山的形狀是三座尖峰挨得很近,如同倒置的鼎,眾多的峰巒環繞,景色秀麗迷人。澗底散亂的石頭布滿溝壑,顯現出紫玉色。兩岸的崖壁宛轉,崖石質地細密、色感潤澤;想像清澄的流水從澗中傾瀉而過時,水珠噴濺、綠波翻湧,又該是何等的景致啊!走十里,登上石佛嶺。又走五里,進入密縣境,遙望嵩山,還在六十里以外。從岔路往東南走二十五里,過密縣縣治,到達天仙院。天仙院祭祀黃帝的三女兒天仙,白松矗立在祠堂後面的庭院中,相傳三女兒是在白松下蛻變成仙的。松樹有四人圍抱粗,一棵樹根分出三棵枝幹,三乾鼎立,高聳入雲,樹皮柔滑得好似凝固的脂肪,比塗過粉還要潔淨,松枝彎彎曲曲如同虬龍,綠色的松針迎風飛舞,昂首挺胸,亭亭玉立在半空中,真是奇觀啊!松樹周圍有石欄。一道長廊正對北方,廊中題有很多詩詞楹聯。我在長廊中逗留了很長時間,才下去觀看滴水。山澗到這裡突然下陷,一塊崖石從上面覆蓋,水從崖石上往下滴。返回密縣,仍然到城西門。行三十五里,進入登封縣境的耿店。往南是去石淙的路,於是在耿店停宿。

段落二

【原文】
二十日 從小徑南行二十五里,皆土岡亂壟①。久之,得一溪。渡溪,南行岡脊中,下瞰,則石淙在望矣。余入自大梁②,平衍③廣漠,古稱“陸海”,地以得泉為難,泉以得石尤難。近嵩始睹蜿蜒眾峰,於是北流有景、須諸溪,南流有潁水,然皆盤伏土磧中。獨登封東南三十里為石淙,乃嵩山東谷之流,將下入於潁。一路陂陀④屈曲,水皆行地中,至此忽逢怒石⑤。石立崇岡山峽間,有當關扼險⑥之勢。水沁入脅下,從此水石融和,綺變⑦萬端。繞水之兩崖,則為鵠立⑧,為雁行;踞中央者,則為飲兕⑨,為臥虎。低則嶼,高則台,愈高,則石之去水也愈遠,乃又空其中而為窟,為洞。揆⑩崖之隔,以尋尺計;竟水之過,以數丈計。水行其中,石峙於上,為態為色,為膚為骨,備極妍麗。不意黃茅白葦中,頓令人一洗塵目也!
【注釋】
①壟:長條形的高地。
②大梁:開封的古名。
③衍:延展,蔓延。
④陂(pō)陀:同“坡陀”,起伏不平的樣子。
⑤怒石:崢嶸突起的石頭。
⑥當關扼險:把守關口,扼制險要。
⑦綺變:絢麗多變。
⑧鵠立:像天鵝般引頸直立。
⑨兕(sì):雌犀牛。
⑩揆(kuí):估計,推測。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竟:終極,到底。
【譯文】
二十日 從小路往南走二十五里,沿途都是土岡和不規則的高地。走了很久,才看到一條溪水。渡過溪水,往南從岡樑上行走,往下俯瞰就看到了石淙。我自從進入開封府,地勢平坦舒展、寬闊無邊,古人稱之為“陸海”。平地上難以有泉水,有了泉水又難以有岩石。走近嵩山開始看到蜿蜒起伏的眾多山峰,北邊有景溪、須溪等河流,南邊有潁水,但這些河流都盤繞隱伏在土堆沙灘中。只有登封縣東南三十里的石淙河,是嵩山東面山谷中的流水,將往下流入潁水。一路上地形高低不平、宛轉曲折,水都在地面下流,流到這裡忽然遇到形狀崢嶸的巨石。巨石突立在高高的山岡和峽谷之間,有一夫當關、扼險制要的氣勢。水浸泡到巨石脅下,從此水石交融,形態峭麗,變化萬端。流水環繞的兩岸崖石,像天鵝延頸而立,又像大雁成行而飛;矗立在水中的岩石,則猶如犀牛飲水、猛虎臥伏。低矮的形成小島,高大的形成平台,岩石越高大,則距離水面越遠,卻又中空而形成石窟和石洞。估計每塊岩石的間隔,要以八尺計算,水流最大時的水面,要以數丈計算。水在山崖中間流淌,岩石峙立水上,石態水色,如膚如骨,景致極其妍麗。想不到茅草蘆葦之中,竟令人頓時眼目一新。

段落三

【原文】
登隴①,西行十里,為告成鎮②,古告成縣地。測景台在其北。西北行二十五里,為岳廟③。入東華門時,日已下舂④,余心艷盧岩,即從廟東北循山行。越陂陀數重,十里,轉而入山,得盧岩寺。寺外數武⑤,即有流鏗然下墜石峽中。兩旁峽色,氤氳成霞。溯流造寺後,峽底矗崖,環如半規,上覆下削。飛泉墮空而下,舞綃曳練⑥,霏微散滿一谷,可當武彝之水簾。蓋此中以得水為奇,而水復得石,石復能助水不尼⑦水,又能令水飛行,則比武彝為尤勝也⑧。徘徊其下,僧梵音以茶點餉。急返岳廟,已昏黑。
【注釋】
①隴(lǒnɡ):通“壟”,田中高地。
②告成鎮:從戰國至唐初皆稱陽城,武則天時將封嵩山,改陽城為告成。唐以後廢,故稱“古告成縣地”。今又作郜城,屬登封縣。
③岳廟:即中嶽廟,在今登封縣城東4公里的公路邊。
④下舂:日落時。
⑤武:步。
⑥綃(xiāo):生絲織物。練(liàn):煮熟的白絹。
⑦尼(nǐ):阻止。
⑧“又能”句:盧崖瀑布今存,為三疊,上折常隱在雲霧裡,下折掩在深壑中,通常所見者為中折。瀑如白練懸空,該峰亦因此稱懸練峰。
【譯文】
登上田中高地,往西走十里,是告成鎮,古代告成縣所在地。測景台在鎮北。往西北走二十五里,到中嶽廟。進入東華門時太陽已經落山了。我心中嚮往著去盧岩寺,就從中嶽廟東北沿山行。越過數道高低不平的坡地,走十里,轉進山,到達盧岩寺。寺外幾步遠之處,就有鏗然作響的流水墜入石峽中。峽谷兩邊的山色,霧氣瀰漫,蘊為雲霞。溯流上到寺後,峽谷底部陡崖矗立,如半圓環繞,上部傾覆,下部凹削。飛流的泉水從空中直瀉而下,仿佛絲綢凌空飄舞,細雨般的水珠灑滿山谷,和武彝山的水簾洞不相上下。因此山以有水為奇,而水又得岩石映襯,岩石又能助水而不是阻水,從而使得泉水飛流,於是大大勝過武彝山了。在瀑布下徘徊,僧人梵音用茶點款待我們。急忙返回中嶽廟,天已經昏黑。

段落四

【原文】
二十一日 晨,謁岳帝①。出殿,東向太室絕頂。按嵩當天地之中,祀秩②為五嶽首,故稱嵩高,與少室並峙,下多洞窟,故又名太室。兩室相望如雙眉,然少室嶙峋,而太室雄厲稱尊,儼若負扆③。自翠微④以上,連崖橫亘,列者如屏,展者如旗,故更覺岩岩⑤。崇封⑥始自上古,漢武以嵩呼之異⑦,特加祀邑⑧。宋時逼近京畿⑨,典禮大備。至今絕頂猶傳鐵梁橋、避暑寨之名。當盛之時,固可想見矣。
【注釋】
①岳帝:指中嶽嵩山之神。
②秩:等級順序。
③儼(yǎn):莊嚴,莊重。負扆(yǐ):皇帝臨朝聽政時背靠屏風而坐。
④翠微:指青翠縹緲的山的中下部。
⑤岩岩:高峻的樣子。
⑥封:帝王賜以爵位、土地、名號等。這裡即指下文漢武帝“特加祀邑”之事。
⑦嵩呼之異:據《漢書·武帝紀》載,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率群臣登嵩山,聽到山間傳來三次“萬歲”的呼聲,認為是嵩山山神所呼,覺得靈異,十分高興。
⑧特加祀邑:漢武帝因為嵩山有“三呼萬歲”的靈異,故特地下令將山下三百戶劃為祀邑(即該邑內的所有田租收入專供祭祀嵩山山神之用),並將該邑命名為“崇高”。該邑後來發展為名曰“登封”的縣。
⑨京畿(jī):京城所直轄的周邊地區。北宋的京城在開封,與嵩山相距不遠。
【譯文】
二十一日 早晨,祭拜嵩山之神岳帝。走出大殿,向東攀登太室山絕頂。據考證,嵩山位於天地正中,祭祀的順序為五嶽之首,所以稱為嵩高。嵩山和少室山並排峙立,山下洞窟很多,所以又名太室山。太室山、少室山遠看猶如雙眉並列,但少室山嶙峋,而太室山雄厲、獨居尊位,儼然像背靠屏風的帝王。從翠色瀰漫的山腳而上,連綿的山崖橫亘不斷,好似排列的屏風、伸展的旗幟,因此更覺得高峻威嚴。尊崇、祭祀嵩山從遠古就開始了,漢武帝因為嵩山山呼“萬歲”的奇異,特別增加了奉祀岳神的嵩高邑。宋朝因嵩山靠近京城附近,祭山的典禮十分完備,至今絕頂上還留下鐵梁橋、避暑寨的名稱。當時的盛況,完全可以想見。

段落五

【原文】
太室東南一支,曰黃蓋峰。峰下即岳廟,規制宏壯。庭中碑石矗立,皆宋、遼以來者。登岳正道,乃在萬歲峰下,當太室正南。余昨趨盧岩時,先過東峰,道中見峰巒秀出,中裂如門,或指為金峰玉女溝,從此亦有路登頂,乃覓樵①預期為導,今遂從此上。近秀出處,路漸折避之,險絕不能徑越也。北就土山,一縷②僅容攀躋,約二十里,遂越東峰,已轉出裂門之上。西度狹脊,望絕頂行。是日濃雲如潑墨,余不為止。至是嵐氣愈沉,稍開則下瞰絕壁重崖,如列綃削玉,合則如行大海中。五里,抵天門。上下皆石崖重疊,路多積雪。導者指峻絕處為大鐵梁橋。折而西,又三里,繞峰南下,得登高岩。凡岩幽者多不暢,暢者又少回藏映帶之致。此岩上倚層崖,下臨絕壑,洞門重巒擁護,左右環倚台嶂。初入,有洞岈然,洞壁斜透;穿行數武,崖忽中斷五尺,莫可著趾。導者故老樵,狷捷③如猿猴,側身躍過對崖,取木二枝,橫架為閣道。既度,則岩穹然上覆,中有乳泉、丹灶、石榻諸勝。從岩側躋而上,更得一台,三面懸絕壑中。導者曰:“下可瞰登封,遠及箕、潁④。”時濃霧四塞,都無所見。出岩,轉北二里,得白鶴觀址。址在山坪,去險就夷,孤松挺立有曠致⑤。又北上三里,始躋絕頂⑥,有真武廟三楹。側一井,甚瑩,曰御井,宋真宗⑦避暑所浚也。
【注釋】
①樵:樵夫,砍柴的人。
②縷:絲線。這裡形容道路極其狹窄。
③狷(juàn)捷:敏捷。
④遠及箕、潁:箕指箕山,潁指潁水,皆在登封縣東南。潁水今稱潁河,往東南注入淮河。
⑤曠致:曠達清遠的韻味。
⑥“又北上”句:太室山有三十六峰。即太白、望都、觀香、積翠、立隼、獨秀、玉女、玉人、虎頭、玉鏡、子晉、會仙、河帶、玉柱、臥龍、勝觀、萬歲、老翁、元龜、華蓋、石幔、鳳凰、桂輪、三鶴、起雲、金壺、松濤、獅子、遇聖、浮丘、周道、黃蓋、懸練、雞鳴、青童、春震。絕頂峻極峰海拔1440米。
⑦宋真宗:北宋皇帝,名趙恆,共在位25年,時為997~1022年。
【譯文】
太室山東南的一支山脈,名黃蓋峰。峰腳就是中嶽廟,廟的規模宏偉壯觀。庭院中碑刻林立,都是宋、遼以來的題刻。登嵩山的正道是在萬歲峰下,位於太室山正南方。我昨天奔向盧岩寺時,首先經過東峰,途中看見峰巒秀麗突出,中部裂開如同門扇,有人指著說是金峰玉女溝,順溝也有路登上絕頂,於是尋找打柴的人,約好做嚮導,今天就從這裡上絕頂。走近秀峰突出處,山路漸漸斷開,險要到了極點,不可能直接越過去。往北靠土山走,路窄得好像一根線,只容向上攀爬,大約二十里路,才越過東峰,不久轉到裂門上面。往西翻越狹窄的山脊,看著絕頂往前走。這一天,濃黑的雲如同用墨染過,我沒有因此停步。此時霧氣越來越陰沉,稍稍晴開時就可以朝下俯視到絕壁重崖,似絲織品羅列、玉石剖開;雲霧聚合時,則如同在大海中前進。五里,到達天門峰。上下都是重疊的石崖,路上積雪很多。嚮導指著最陡峻的地方,稱為大鐵梁橋。轉向西走,又三里,繞著山峰往南下,到登高岩。大凡幽深處山岩多數不暢通,暢通處岩石又缺少曲折、隱蔽以及互相映襯的景致。此岩上靠層層山崖,下臨陡峭的深壑,洞門重山簇擁,左右環靠平台及屏障般的山峰。一上登高岩,就有又深又大的洞穴,洞壁斜穿;在洞中穿行數步,山崖忽然從中斷開五尺,沒有可以落腳的地方。嚮導是當地的老樵夫,敏捷得好似猿猴,側身跳到斷崖對面,取來兩枝樹幹,橫架在斷崖上形成閣道。過了斷崖,拱形的岩石高高覆蓋在上方,當中有乳泉、丹灶、石榻等名勝。從岩邊攀登而上,另外又有一平台,三面懸空在極深的溝壑中。嚮導說:“往下可以俯視登封縣,遠處看得到箕山、潁水。”當時四周濃霧迷漫,什麼都看不見。走出登高岩,轉北行二里,到白鶴觀遺址。遺址在山間平地上,遠離險峻而靠近平坦的地方,獨自挺立著一棵松樹,有一種曠達的情趣。又往北上三里,才登上絕頂,頂上有真武廟,分為三列。旁邊有一口井,井水十分清瑩,名御井,是宋真宗到頂上避暑時開掘的。

段落六

【原文】
飯真武廟中。問下山道,導者曰:“正道從萬歲峰抵麓二十里。若從西溝懸溜而下,可省其半,然路極險峻。”余色喜,謂嵩無奇,以無險耳。亟從之,遂策杖前。始猶依岩凌石,披叢條以降。既而從兩石峽溜中直下,仰望夾崖逼天。先是峰頂霧滴如雨,至此漸開,景亦漸奇。然皆垂溝脫磴,無論不能行,且不能止。愈下,崖勢愈壯,一峽窮,復轉一峽。吾目不使旁瞬,吾足不容求息也。如是十里,始出峽,抵平地,得正道。過無極洞①,西越嶺,趨草莽中,五里,得法皇寺②。寺有金蓮花,為特產,他處所無。山雨忽來,遂借榻僧寮③。其東石峰夾峙,每月初生,正從峽中出,所稱“嵩門待月”也。計余所下之峽,即在其上,今坐對之,只覺雲氣出沒,安知身自此中來也。
【注釋】
①無極洞:即今老君洞,有道院一所。原奉太極、皇極,因稱無極洞。
②法皇寺:應作“法王寺”。創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四年(71),僅比洛陽白馬寺晚三年。是嵩山最古的寺院。
③僧寮(1iáo):和尚住的小屋。
【譯文】
在真武廟中吃飯。詢問下山的路,嚮導說:“正道順萬歲峰下到山腳,有二十里。如果順西溝懸空滑行而下,可以省掉一半的路程,但是道路極其險峻。”我面露喜色,原來認為嵩山不奇,因為沒有險峻之處。趕忙跟隨嚮導,拄著手杖往前走。開始還傍靠著岩石穿越,撥開叢密的草木往下走。接著就從兩石峽中滑行直下,仰望夾在兩旁的崖壁幾乎逼近天際。在這之前,峰頂上的霧氣像雨一樣往下滴,下到這裡霧氣漸漸散開,景色也漸漸奇異。但一直是垂直的溝谷。沒有石階,不要說不能行走,而且無法停留下來。越往下滑,崖壁的氣勢愈壯觀,下完一道峽谷,又轉入另一道峽谷。我的眼睛不敢斜視,我的腳不能止住。就這樣下了十里,才走出峽谷,到達平地,上了正道。經過無極洞,往西翻越山嶺,在草叢中急行,五里,到法皇寺。寺里有金蓮花,是本地特產,其他地方沒有。山雨忽然降臨,於是在僧人的小屋留宿。寺東石峰對峙,每當月亮初升時,正好照在峽谷中間,是所謂的“嵩山待月”。想來我先前所下的峽谷,就在這道峽谷上面,現在面對面地坐下來,只覺得上面雲氣出沒,哪裡知道自己是從中下來的呢。

段落七

【原文】
二十二日 出山,東行五里,抵嵩陽宮廢址①。
惟三將軍柏郁然如山,漢所封也;大者圍七人,中者五,小者三。柏之北,有室三楹,祠二程先生②。柏之西,有舊殿石柱一,大半沒於土,上多宋人題名,可辨者為范陽③祖無擇、上谷④寇武仲及蘇才翁數人而已。柏之西南,雄碑傑然,四面刻蛟螭⑤甚精。右則為唐碑,裴迥撰文,徐浩八分書也⑥。又東二里,過崇福宮⑦故址,又名萬壽宮,為宋宰相提點處。又東為啟母石⑧,大如數間屋,側有一平石如砥。又東八里,還飯岳廟,看宋、元碑。
【注釋】
①嵩陽宮廢址:在登封城北2.5公里。北魏時為嵩陽寺,隋代為嵩陽觀,唐高宗曾以此為行宮。宋至道三年(997)賜名太室書院,景祐二年(1035)重修,賜額更名為嵩陽書院。為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現為登封師範學校。
②二程:指北宋理學家程頤、程顥,曾在此講過學。
③范陽:歷史上曾數次以范陽為名設定郡縣。治所也有變遷。唐天寶年間設范陽郡,唐代後期有范陽節度使,皆在今北京城西南。唐初置范陽縣,治今河北涿縣,歷為涿州治所,至明初廢入涿州。
④上谷:戰國、秦、漢有上谷郡,治今河北懷來縣東南。隋、唐亦置上谷郡,治今河北易縣。
⑤螭(chī):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色黃,古代建築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
⑥八分書:書法體的一種。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隸書,王次仲割程邈字八分,取二分,割李斯字二分,取八分,別成一格,故稱八分書。
⑦崇福宮:在萬歲峰南麓,漢代建萬歲觀。宋時改名崇福宮,相傳司馬光曾在此寫過《資治通鑑》。
⑧啟母石:今存。從輪廓看,平石系從主石上崩下來的,上平滑。兩石間有碑一塊,為隆慶三年監察御史蔣機立。
【譯文】
二十二日 出了山,往東行五里,到達荒廢的嵩陽宮遺址。遺址上只有鬱鬱蔥蔥、巋然如山的三棵將軍柏,這是漢朝封的名稱;大的一棵有七人圍抱粗,中等的要五人圍抱,小的三人圍抱。柏樹北邊,有三排房屋,祭祀程頤、程顥兩位先生;柏樹西邊,有一根舊殿石柱,大半截埋在土中,上面有很多宋代人的題名,可以分辨出來的有范陽人祖無擇、上穀人寇武仲和蘇才翁等數人;柏樹西南,是雄偉巨大的石碑,四面雕刻的龍形裝飾圖非常精緻。右邊是塊唐代的石碑,碑文為裴迥撰寫,徐浩用八分書書寫;又往東走二里,經過崇福宮舊址,崇福宮又叫萬壽宮,是宋朝宰相提點官處;再東邊是啟母石,有幾間屋那么大,旁邊有一塊像磨刀石一樣的平石。又往東走八里,回到中嶽廟吃飯,觀看宋代、元代的碑刻。

段落八

【原文】
西八里,入登封縣①。西五里,從小徑西北行。又五里,入會善寺②,“茶榜”在其西小軒內,元刻也。後有一石碑仆牆下,為唐貞元③《戒壇記》,汝州刺史陸長源撰文,河南陸郢書。又西為戒壇廢址,石上刻鏤極精工,俱斷委草礫。西南行五里,出大路,又十里,至郭店④。折而西南,為少林道。五里,入寺,宿瑞光上人房。
【注釋】
①登封縣:隸河南府,即今河南登封縣。舊城在今縣治西南部,主要街道作“十”字,部分城牆遺蹟尚存。
②會善寺:今存,大殿為元代建築。該寺為唐代著名天文學家一行出家的地方。
③貞元:唐德宗年號,共二十年,時在785~804年。
④郭店:今名同,在登封縣西北,登封到偃師的公路旁。
【譯文】
往西走八里,進入登封縣。再往西走五里,順小路往西北行。又五里,到會善寺,“茶榜”碑刻在寺中西邊小屋裡,是元代刻的。背後有一塊石碑倒在牆腳,是唐朝貞元年間(785~804)刻的《戒壇記》,碑文為汝州刺史陸長源撰寫,河南人陸郢書寫。再西邊是荒廢的戒壇遺址,石上的雕刻極其精緻工整,但都殘缺不齊地扔在荒草碎石之中。往西南行五里,出到大路上,又走十里,到達郭店。轉向西南走,是去少林寺的路。五里,進入少林寺,在僧人瑞光房中住宿。

段落九

【原文】
二十三日 雲氣俱盡。入正殿,禮佛畢,登南寨。南寨者,少室絕頂,高與太室等,而峰巒峭拔,負“九鼎蓮花”之名。俯環其後者為九乳峰,蜿蜒東接太室,其陰則少林寺在焉①。寺甚整麗,庭中新舊碑森列成行,俱完善。夾墀②二松,高偉而整,如有尺度。少室橫峙於前,仰不能見頂,游者如面牆而立,輒謂少室以遠勝。余昨暮入寺,即問少室道,俱謂雪深道絕,必無往。凡登山以晴朗為佳。余登太室,雲氣瀰漫,或以為仙靈見拒,不知此山魁梧,正須止露半面。若少室工於掩映,雖微雲豈宜點滓?今則霽甚,適逢其會,烏可阻也!乃從寺南渡澗登山,六七里,得二祖庵③。山至此忽截然土盡而石,石崖下墜成坑。坑半有泉,突石飛下,亦以“珠簾”名之。余策杖獨前,愈下愈不得路,久之乃達。其岩雄拓不如盧岩,而深峭過之。岩下深潭泓碧,僵雪四積。再上,至煉丹台。三面孤懸,斜倚翠壁,有亭曰小有天,探幽之屐,從未有抵此者。過此皆從石脊仰攀直躋,兩旁危崖萬仞,石脊懸其間,殆無寸土,手與足代匱④而後得升。凡七里,始躋大峰。峰勢寬衍,向之危石,又截然忽盡為土。從草棘中莽莽南上,約五里,遂凌南寨頂,屏翳之土始盡。南寨實少室北頂,自少林言之,為南寨雲。蓋其頂中裂,橫界南北,北頂若展屏,南頂列戟峙,其前相去僅尋丈,中為深崖,直下如剖。兩崖夾中,坑底特起一峰,高出諸峰上,所謂摘星台也,為少室⑤中央。絕頂與北崖離倚,彼此斬絕不可度。俯矚其下,一絲相屬。余解衣從之,登其上,則南頂之九峰森立於前,北頂之半壁橫障於後,東西皆深坑,俯不見底,罡風⑥乍至,幾假翰⑦飛去。
【注釋】
①少林寺:在少室山北面,背倚五乳峰,少林河從寺前流過,距登封城13公里,有公路相通。該寺始建於北魏,孝昌三年(527)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在此首傳禪宗,少林寺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祖庭,且以傳授少林派拳術著稱。
②墀(chí):台階上面的空地。
③二祖庵:二祖即慧可,二祖庵在少林寺西南四公里的缽盂峰上。有古井四眼,俗稱“卓錫泉”。南上里許即煉魔台,又稱覓心台,為遠眺風景的好地方。
④代匱(kuì):備缺乏以為代。手與足代匱:腳不夠用而以手幫助。
⑤少室:少室山,有三十六峰。南寨即今御寨山,為少室山絕頂,海拔1405米。
⑥罡(ɡānɡ)風:亦作“剛風”,即高空的強風。
⑦翰(hàn):天雞紅色的羽毛。
【譯文】
二十三日 雲霧完全散去。進正殿,拜完佛後攀登南寨。南寨是少室山絕頂,高度與太室山相等,但峰巒陡峭挺拔,享有“九鼎蓮花”的盛名。低環在少室山後的是九乳峰,峰巒向東蜿蜒伸去,和太室山相連,少室山北面就是少林寺。少林寺十分莊嚴華麗,庭院中新舊碑刻森林般地排列成行,都很完好。台階兩側的兩棵松樹,高大雄壯而且整齊,如同用尺量裁過一樣。少室山橫障在寺前,抬頭看不到山頂,遊人像面對牆壁而立,於是就認為少室山的景致,以遠看為好。我昨天傍晚進寺時,就打聽登少室山的路,都說雪深路斷,肯定去不了。一般情況,在晴朗的天氣登山最好。我登太室山時,雲煙霧氣瀰漫,有人認為是山神拒絕遊客,卻不知道太室山雄偉高大,恰好只需露出半面。如果少室山的優美之處在於山石雲霧互相掩映,那么,雖然是薄薄的雲彩,山色又怎能被遮蔽呢?今天則十分晴朗,巧遇這樣的機會,有什麼能夠阻止我登山呢!於是從寺南渡過山澗登山,走六七里,到達二祖庵。到這裡山忽然明顯沒有土而全是石頭,石崖往下墜落,形成深坑。坑的半中腰有泉,泉水越過岩石,飛速下瀉,也用“珠簾”命名。我拄著拐杖獨自往前走,愈下去愈沒有路,很久才到崖底。其岩比不上盧岩雄偉開闊,但幽深峻峭則超過盧岩。岩下一潭碧綠的清泉,四周積雪板結。又往上走,到煉丹台。台三面懸空,一面斜靠青翠的崖壁,台上有亭,名小有天,遊人的足跡,從來沒到過這裡。從這裡過去都是順石脊抬著頭直直往上攀登,兩旁陡岩高萬仞,石脊懸掛在陡崖之中,幾乎沒有一寸土,手足竭盡全力地交替使用,才能升登。一共七里,才登上大峰。大峰的地勢寬闊平坦,剛才都是陡直的岩石,現在又突然全是土。從草叢荊棘中莽撞地往南上,大約五里,就登上南寨頂,禁止在岩石上的土到這裡完全消失。南寨其實是少室山北頂,就少林寺而言,才是南寨。原來少室山頂從中裂開,橫斷為南北兩部分,北頂像屏風伸展,南頂像利刃排列峙立,兩座山頂前沿相距僅八尺到一寸,中間是深谷,陡直下陷如同用刀剖開一樣。兩邊山崖相夾,從底部奇特地聳起一座山峰,高出眾峰之上,就是所說的摘星台,為少室山的正中央。絕頂和北部山崖若即若離,彼此間斷開不能越過。低頭看絕頂下面,只有很少的一點和北崖相連。我脫掉衣服順著走,登上絕頂,南頂的九峰森林般地峙立在前面,北頂的半壁屏障橫列在後面,東西兩面都是深坑,低頭看不見底,狂風忽然刮來,令人幾乎想像羽毛那樣乘風飛去。

段落十

【原文】
從南寨東北轉,下土山,忽見虎跡大如升。草莽中行五六里,得茅庵,擊石炊所攜米為粥,啜三四碗,饑渴霍然去。倩庵僧為引龍潭道。下一峰,峰脊漸窄,土石間出,棘蔓翳之,懸枝以行,忽石削萬丈,勢不可度。轉而上躋,望峰勢蜿蜒處趨下,而石削復如前。往復不啻數里,乃迂過一坳,又五里而道出,則龍潭溝也。仰望前迷路處,危崖欹石,俱在萬仞峭壁上。流泉噴薄其中,崖石之陰森嶄截者,俱散成霞綺。峽夾澗轉,兩崖靜室如蜂房燕壘。凡五里,一龍潭沉涵凝碧,深不可規以丈。又經二龍潭,遂出峽,宿少林寺。
【譯文】
沿南寨往東北轉,下土山,忽然看見有升那么大的老虎足跡。在草叢中行五六里,到茅庵,用打火石取火,把帶來的米煮成粥,喝了三四碗,饑渴迅速消失。請庵中的僧人指引去龍潭的路。下一座峰,峰脊漸漸狹窄,土石互動出現,荊棘藤蔓覆蓋,抓著樹枝盪著行走,岩石忽然聳立萬丈,必定過不去。轉向上攀,從峰勢蜿蜒處往下走,但岩石又像前面一樣陡然突立。來來回回不止數里,才迂繞過一道山坳,又走五里後才有路,是龍潭溝。仰望剛才迷路之處,陡峭的崖壁、傾斜的岩石,都在萬仞高的絕壁上。清流從中噴涌,高峻陰森的崖石,都披上了雲霞。峽谷夾著山澗轉,兩邊崖上的靜室如同蜂房燕窩一樣。共走了五里,一處幽靜碧綠的龍潭,深得無法丈量。又經過兩處龍潭,於是走出峽谷,住在少林寺。

段落十一

【原文】
二十四日 從寺西北行,過甘露台,又過初祖庵。北四里,上五乳峰,探初祖洞。洞深二丈,闊殺之,達摩①九年面壁處也。洞門下臨寺,面對少室。地無泉,故無棲者。下至初祖庵②,庵中供達摩影石。石高不及三尺,白質黑章,儼然西僧立像。中殿六祖③手植柏,大已三人圍,碑言自廣東置缽中攜至者。夾墀二松亞少林。少林松柏俱修偉,不似岳廟偃仆④盤曲,此松亦然。下至甘露台,土阜矗起,上有藏經殿。下台,歷殿三重,碑碣⑤散布,目不暇接。後為千佛殿,雄麗罕匹。出飯瑞光上人舍。策騎趨登封道,過輾轅嶺⑥,宿大屯。
【注釋】
①達摩:菩提達摩的簡稱。相傳為南天竺人,南朝宋末航海到廣州,梁武帝迎至金陵,與談佛理。後往北魏,住嵩山少林寺,被認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
②初祖庵:宋時少林寺僧徒為紀念禪宗初祖達摩修造的,今存大殿和千佛閣。古柏亦無恙,高二十多米,胸圍四米餘。
③六祖:指慧能,唐代僧人。本姓盧,生於南海新興(今屬廣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實際創立者,被尊為禪宗第六祖。他的一派為禪宗南宗,傳承很廣,為禪宗正系。
④偃仆:仰而倒稱偃,伏而覆為仆。
⑤碑碣:人工豎立的刻有文字的石頭,作為紀念物,或標記、文告用。方者稱碑,圓者稱碣。
⑥輾轅嶺:在登封西北,有輾轅關,石徑崎嶇,長坡數里,地勢險要,為許昌到洛陽的交通要道,公路今仍從此經過。
【譯文】
二十四日 從寺西邊往北行,經過甘露台,又經過初祖庵。往北四里,登上五乳峰,探游初祖洞。洞有二丈深,寬不到二丈,是達摩面壁九年的地方。洞門下對少林寺,正對少室山。地下沒有泉水,所以沒人居住。往下到初祖庵,庵中供奉著達摩影石。影石不到三尺高,白色的石質、黑色的花紋,儼然一幅胡僧站立的圖像。中殿六祖慧能親手種的柏樹,已經有三人圍抱粗了,碑文記載說,樹是慧能放在缽中從廣東帶到這裡來的。台階兩側的兩棵松樹不如少林寺的松樹。少林寺的松柏都是挺拔雄偉,不像中嶽廟的仰倒、仆伏而盤曲,這裡的松柏也是直立的。下到甘露台,土山矗立,山上有藏經殿。從甘露台下去,經過三層殿宇,各種碑刻遍布,令人目不暇接。後面有千佛殿,其雄壯華麗的建築,很少有比得上的。出殿到僧人瑞光房中吃飯。鞭趕著馬走上登封的大路,經過輾轅嶺,在大屯住宿。

段落十二

【原文】
二十五日 西南行五十里,山岡忽斷,即伊闕也①。伊水南來經其下,深可浮數石舟。伊闕連岡,東西橫亘,水上編木橋之。渡而西,崖更危聳。一山皆劈為崖,滿崖鐫佛其上。大洞數十,高皆數十丈。大洞外峭崖直入山頂,頂俱刊小洞,洞俱刊佛其內。雖尺寸之膚,無不滿者,望之不可數計②。洞左,泉自山流下,匯為方池,余瀉入伊川。山高不及百丈,而清流淙淙不絕,為此地所難。伊闕摩肩接轂③,為楚、豫大道,西北歷關陝。余由此取西嶽道去。
【注釋】
①伊闕:在今河南洛陽市南12公里。青山對峙,形如門闕,伊水經其間,從南往北流,故稱伊闕。《明史·地理志》:洛陽“西南有闕塞山,亦曰闕口山,亦曰伊闕山,俗曰龍門山”。
②“一山皆劈為崖”句:此即著名的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斷續大規模營造達四百多年。現存窟龕二千一百多個,造像十萬餘尊,造像題記三千六百多塊。主要洞窟在河西,以唐代所鑿奉先寺佛像為最大。香山寺和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墓在河東。河上新建有水泥大橋相連。
③轂(ɡǔ):車輪中心有窟窿可以插軸的部分。摩肩接轂:人肩擠摩,車轂碰接,比喻其繁盛。
【譯文】
二十五日 往西南行五十里,山岡忽然被劈斷,這就是伊闕山。伊水從南邊流來經過山下,水的深度可以通行載重數石的船。伊闕山相連的山岡,從東往西橫貫,伊水上架有木橋。渡水到西岸,崖壁更加陡削、高聳。一座山都劈成崖壁,整個崖壁上全部雕刻有佛像。有幾十個大洞,高達數十丈。大洞外峭壁直插山頂,頂上又鑿有小洞,洞中都雕刻有佛像。即使是一尺一寸大小的表層,也都雕滿了,看上去無法計算。山洞左邊,泉水從山上流下來,匯聚成方池,其餘的瀉入伊水。伊闕山高不過百丈,卻有源源不斷的淙淙清流,這在當地很難得。山前人擠著人,車挨著車,是湖北、河南通往西北陝西關中的大路。我從這裡取道去西嶽華山。

評析

本篇開頭與前篇《游九鯉湖日記》略為相似,在進入正題之前,先有一小段關於此番遊覽的緣由的訴說,寥寥數語,款款真情,如敘家常,親切自然地導入嵩山主題。
作者觀賞遊覽嵩山的太室、少室,首先從總體上把握“兩室相望如雙眉,然少室嶙峋,而太室雄厲稱尊,儼若負康”的特點,然後對這兩山的各種著名景觀和自己的遊程經歷等作了具體詳盡和生動細膩的描寫。其中描寫“從西溝懸溜而下”一段,可謂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段末寫對峽賞月時,“今對坐之,只覺雲氣出沒,安知身自此中來也”一筆,以悠閒之態回味剛才的一路歷險,亦饒有趣味。在登少室時,其“不知此山(指太室)魁梧,正須止露半面;若少室工於掩映,雖微雲豈宜點滓”之語,點破氣候陰晴與山水之美的關係奧秘,也頗具獨到的見識和高雅的情趣。嵩山除自然景觀外,還有諸如中嶽廟、嵩陽書院、少林寺等等眾多著名的文化景觀及相關的歷史文化掌故等,作者也予以充分關注,娓娓道來,充分展示了這座天下名山豐富厚重的文化底蘊。
文中對局部景物的刻畫描寫,也頗見工夫。如開頭一段寫聖僧池:“清泉一涵,停碧山半。山下深澗交疊,涸無滴水。下坡行澗底,隨香爐山曲折南行。山形三尖攢立如覆鼎,眾山環之,秀色娟娟媚人。澗底亂石一壑,作紫玉色。兩崖石壁宛轉,色較縝潤。想清流汪注時,噴珠泄黛,當更何如也!”寫天仙院白松:“鼎聳霄漢,膚如凝脂,潔逾傅粉,蟠枝虬曲,綠鬣舞風,昂然玉立半空,洵奇觀也!”二十日寫石淙:“水沁入脅下,從此水石融和,綺變萬端。繞水之兩崖,則為鵠立,為雁行;踞中央者,則為飲兕,為臥虎。低則嶼,高則台,愈高,則石之去水也愈遠,乃又空其中而為窟,為洞。揆崖之隔,以尋尺計;竟水之過,以數丈計。水行其中,石峙於上,為態為色,為膚為骨,備極妍麗。”寫盧岩寺外飛泉:“飛泉隨空而下,舞綃曳練,霏微散滿一谷,可當武彝之水簾。蓋此中以得水為奇,而水復得石,石復能助水不尼水,又能令水飛行,則比武彝為尤勝也。”等等,或正面描寫,或比喻誇張,或想像議論,手法十分豐富,文字流暢優美,將本已十分美麗壯觀的山水勝景描繪得更加多姿多彩、生動傳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