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宮亂後作

《渚宮亂後作》是唐代詩人鄭谷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前四句敘述作者向鄉人打聽動亂後家鄉情況;後四句是鄉人的回答,描繪了作者家鄉戰亂後的景象。全詩結構清晰完整,以問答之語表達離亂的悲傷,真摯感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渚宮亂後作
  • 作品別名:諸宮亂後作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鄭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渚宮亂後作
鄉人來話亂離情,淚滴殘陽問楚荊
白社已應無故老,清江依舊繞空城
高秋軍旅齊山樹,昔日漁家是野營
牢落故居灰燼後,黃花紫蔓上牆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渚(zhǔ)宮:原春秋楚國的宮名。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縣。代指江陵。唐劉禹錫《元和癸巳歲仲秋詔發江陵凱旋之辰卒爾成詠寄荊南嚴司空》:“蠻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宮。”
⑵鄉人:同鄉的人。《左傳·莊公十年》:“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亂離:遭亂流離。漢王粲《贈蔡子篤》詩:“悠悠世路,亂離多阻。”
⑶殘陽:夕陽。唐錢起送夏侯審校書東歸》詩:“破鏡催歸客,殘陽見舊山。”楚荊:荊楚地區,今湖南一帶。一作“紫荊”。
⑷白社:在湖北省荊門市南。作者曾隱居於此。《清一統志·湖北·荊門州》:“白社,在荊門州南一百二十里。《名勝志》:古隱士之居,以白茅為屋,因名。唐都官鄭谷常居此。”
⑸清江:水色清澄的江。江:指長江。唐王昌齡《送竇七》詩:“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空:一作“孤”。
⑹高秋:天高氣爽的秋天。唐錢起《江行無題》詩之四一:“見底高秋水,開懷萬里天。旅吟還有伴,沙柳數枝蟬。”軍旅:部隊。《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
⑺是:一作“盡”。野營:在野外住宿的營帳。亦指在郊野的營房。唐曹唐《送康祭酒赴輪台》詩:“斷磧簇煙山似米,野營軒地鼓如雷。”
⑻牢落:猶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蕪貌。《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爛熳遠遷。” 李善 註:“牢落陸離,群奔走也。牢落,猶遼落也。”灰燼(jìn):謂燒成灰。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序》:“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
⑼紫蔓:一作“綠蔓”。

白話譯文

動亂後鄉人來訴說亂離情,殘陽里我灑淚把荊楚打聽。
白社想必已沒有故交老友,江水悠悠依舊環繞著空城。
深秋軍旅排排平齊如山樹,昔日漁家被占都變成軍營。
亂後故居荒廢到處是灰燼,黃花紫蔓橫七豎八牆上生。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是年春正月,王仙芝攻荊南,為山南節度使李福所敗,焚掠江陵而去,死者十之三四。詩人時居長安,有荊州鄉人來,問及亂後情形,因作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中前四句敘述詩人向鄉人打聽動亂後家鄉情況。“鄉人來話亂離情,淚滴殘陽問楚荊”二句看似隨手敘事,傷痛之情已在問之前潛存,“殘陽”一詞更添其衰颯氣氛。“白社已應無故老”一句是詩人的猜想,因為作者年輕時的隱居“白社”,此時他更關切“白社”。“清江依舊繞空城”有種悲涼的詩意,故人已不在,只有江水依舊。
後四句是鄉人的回答,描繪了家鄉戰亂後的景象。“高秋軍旅齊山樹,昔日漁家是野營。”高秋之季,軍旅如山樹般平齊,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家鄉,昔日的漁家變成了士兵的軍營,百姓棄家逃亡,流離失所。“牢落故居灰燼後,黃花紫蔓上牆生。”村落變成了廢墟,家鄉一片荒蕪離亂的景象。
詩的前四句是詩人所問,後四句是鄉人所答,結構清晰完整。問答之語,從家鄉的周圍狀況漸漸說到詩人故居,問答設定有序,傷感越來越深。

名家點評

明代金聖歎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一二隻是隨手敘事,卻為其中間乘空插得“殘陽”二字,遂令下所問之二語,讀之加倍衰颯。此為句前添色法也。
明代廖文炳《唐詩鼓吹箋注》:前四句是敘問鄉人之亂,後四句是述鄉人答之之語。……凡人心所最急者,家耳,然必兼及鄉國,乃為至情至理。看他敘問。曰“白社”、“故老”,由家及鄉也;“清江”、“孤城”,由鄉及國也。看他敘答,曰“高秋”、“漁家”,由國及鄉也;故居灰燼,由鄉及家也;此真唐人絕妙章法,不可不知也。
清代毛張健《唐體餘編》:從外景漸漸引入故居,布置有序,傷感彌深。

作者簡介

鄭谷(約851—約910),唐末詩人。字守愚,宜春(今屬江西)人。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進士,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風格清新通俗。原有集,已散佚,存《雲台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