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合劑

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苦味葉下珠,田基黃,白朮,茯苓,枳殼,陳皮,甘草等。主要功效為清熱利濕,健脾疏肝,活血通絡。適用於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清肝合劑
  • 主要適用症:清熱利濕,健脾疏肝
  • 用法用量: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
  • 藥物組成:苦味葉下珠30克
清肝合劑
【藥物組成】苦味葉下珠30克,田基黃30克,白朮20克,茯苓20克,枳殼10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澤瀉15克,丹參15克,鬱金15克等。
【製作用法】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治療12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後觀察療效。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健脾疏肝,活血通絡。適用於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隨症加減】 肝膽濕熱型,基本方加土茯苓20克,川厚朴10克,赤芍15克,茵陳30克(後下)等;肝鬱脾虛型,基本方加柴胡、佩蘭、厚朴、藿香、川楝子各10克;肝腎陰虛型,基本方加枸杞子、何首烏各20克,山藥30克,山萸肉、五味子各15克,沙參、麥冬各10克;脾腎陽虛型,基本方加附子5克(先煎),仙茅、仙靈脾、杜仲、菟絲子各15克;瘀血阻絡型,基本方加鱉甲、桃仁、川芎各10克,莪術15克等。
【臨床療效】 共治療80例,臨床治癒2例,顯效52例,好轉2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3.75%。
【資料來源】徐文軍.陝西中醫,2001;22(7):4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