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銅胎掐絲琺瑯組盤

清晚期銅胎掐絲琺瑯組盤

藏品尺寸:高2.3厘米 口徑40厘米

藏寶心得:兩年前4500元購得,盤至今二百餘年,貨主保存不妥,外盒已失,12塊中4塊有損,敬請鑑定。

專家鑒寶:景泰藍工藝繁複,不僅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吸收了瓷器工藝,同時大量引進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是集冶金、鑄造、繪畫、窯業、雕、鏨、錘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過程,堪稱集中國傳統工藝之大成,該清晚期銅胎掐絲琺瑯組盤包漿渾厚,自然老化痕跡明顯,題材吉祥,難能可貴是成組保存,沒有缺失,經鑑定為清晚期銅胎掐絲琺瑯組盤真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晚期銅胎掐絲琺瑯組盤
  • 藏品尺寸:高2.3厘米 口徑40厘米
  • 種類:景泰藍
  • 工藝:青銅,瓷器
  • 年代:二百餘年
  • 是否完好:否
文物簡介,鑑定知識,

文物簡介

藏品名稱:清晚期銅胎掐絲琺瑯組盤
藏品尺寸:高2.3厘米 口徑40厘米
藏寶心得:兩年前4500元購得,盤至今二百餘年,貨主保存不妥,外盒已失,12塊中4塊有損,敬請鑑定。
專家鑒寶:景泰藍工藝繁複,不僅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吸收了瓷器工藝,同時大量引進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是集冶金、鑄造、繪畫、窯業、雕、鏨、錘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過程,堪稱集中國傳統工藝之大成,該清晚期銅胎掐絲琺瑯組盤包漿渾厚,自然老化痕跡明顯,題材吉祥,難能可貴是成組保存,沒有缺失,經鑑定為清晚期銅胎掐絲琺瑯組盤真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鑑定知識

“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景泰藍。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它採用金銀銅及多種天然礦物質為原材料,集美術、工藝、雕刻、鑲嵌、玻璃熔煉、冶金等專業技術為一體。古樸典雅,精美華貴,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文化內涵,被稱為國寶“京”粹,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適用於鑑賞收藏、商務禮品、日常用品、室內外建築工程裝飾等。明清時期的景泰藍製品,大都是供皇宮御用,直到清朝後期才作為商品出現在市場上。據有關史料記載,景泰藍從道光年間開始出口。1904年,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景泰藍“寶鼎爐”獲得一等獎,後又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再獲一等獎。由此景泰藍在國際上聲譽大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