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起居註冊·康熙朝

清代起居註冊·康熙朝

《清代起居註冊·康熙朝》是中華書局出版的一套圖書,共54冊,作者是鄒愛蓮(主編)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基本介紹

  • 書名:清代起居註冊·康熙朝 
  • 作者:鄒愛蓮主編 台北聯經 
  • ISBN:978-7-101-06739-2 
  • 定價:14500.00元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影印發行,內廷秘籍,

影印發行

2007年,著名清史學者閻崇年先生到台灣進行學術文化交流,他專門向台北故宮提議,兩岸相關單位合作,共同出版全部的康熙朝起居注。2009年9月3日,在剛剛開幕的第16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中華書局和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將分藏在海峽兩岸的珍貴史料《清代起居註冊·康熙朝》合璧原貌影印發行。閻崇年先生很重視這次出版,他表示“起居注在清代是不允許皇帝看的,因此這是清朝最原始的史料。”
據專家介紹,現存康熙朝起居註冊共有982冊,其中漢文本為493冊,滿文本為489冊,分存於北京、台北兩地。此次出版,中華書局出版北京所藏部分,除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部分之外,另補入北京國家圖書館所藏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起居注稿本一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部分,均系正本。此次突破性的出版發行模式使得兩岸讀者都能買到整套的《清代起居註冊·康熙朝》。

內廷秘籍

起居注,亦稱起居註冊,是我國古代一種專門記載帝王言行的冊籍。清代起居注起自康熙十年(1671),至宣統二年(1911)而止,其中除康熙五十七年(1718)至六十一年(1722)曾中止外,其他各朝皆記注未輟。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一千零五十五載:“康熙七年,內秘書院侍讀學士熊賜履奏準,請遴選儒臣簪筆左右,聖躬一言一動,書之簡冊,以垂永久。八年,給事中魏象樞奏準,臨御之時,召滿漢輔臣講說治道,仍擇滿漢詞臣文字雅重者數人,備顧問,記起居。九年,始置起居注館於太和門西廊。”
清代負責記載並撰寫起居註冊的官員,均由翰詹日講官員兼任,故統稱“日講起居注官”,屬天子近臣。據《大清會典》載,凡皇帝從事各項政務活動,起居注官均得輪流在場侍值。起居注官每日侍值,分別用滿文、漢文記錄皇帝各項政事活動,依序記載起居、諭旨、題奏、官員引見等,皇帝起居一項,以祭祀、行禮、問安、駕臨、駐蹕為序。每日所記,均由當值之起居注官簽署姓名於後,按月成冊,於次年編定,由編撰官作跋於後,每隔一頁於騎縫處加蓋翰林院印信,送交內閣儲藏,是為正本。稿本留存藏翰林院,以查考之資。由此可見,《起居注》冊與一般官修書不同,它具有檔案屬性。按照規定,非有關官員不得閱看,甚至連皇帝本人都不得索閱,堪稱內廷秘籍。
清代起居註冊是當時人記當時事,史料來源最為直接,比其他官修書更為原始可靠,堪稱第一手史料。與《清實錄》及《東華錄》相比較,起居註冊不僅文字樸實,很少修飾,是《清實錄》所載史料的主要來源和依據,而且其中許多內容是《清實錄》、《東華錄》不載或略而不詳的。如,康熙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記索倫族人往雅克薩城途中與厄羅斯(俄羅斯)人交戰事,三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又記厄羅斯人偷來邊境打貂皮的侵略行為,這些都是《清實錄》不載的,而只能在《起居註冊》中發現的清國中俄交涉史料。再如,關於厄魯特蒙古首領噶爾丹的死,《清實錄》里說他是“飲藥自盡”;《起居註冊》中卻說:“噶爾丹於三月十三日早得病,至晚即死,不知是甚病症?”《起居注》所記均為第一手資料,應當更為可靠。
所有的清代起居注中,以康熙朝內容最為豐富,史料價值最高,最受人矚目。因為康熙帝最重視御門聽政,幾乎每天都御乾清門聽取各部院大臣奏事或與內閣大臣商決朝政,其間君臣奏對問答、不同意見的爭論、重要公文的處理等等,皆由侍值的記注官直接記錄,成為康熙起居注的主要內容,其信息之豐富,史料價值之高,可謂無與倫比。而雍正朝以後,皇帝召集軍機大臣等在內廷商決國務之制,逐漸取代了御門聽政之制,而記注官不得進入內廷侍值,其記注內容大受限制,只能以摘抄諭旨、奏疏內容為主,其史料價值遂難以與康熙起居注相比擬。
康熙朝起居註冊原本秘藏於清宮內閣大庫,起自康熙十年(1671)九月,止於康熙五十七年(1727)三月。在清代,《康熙起居注》被視作內廷秘籍,所載內容以康熙帝每日言行為主,旁及朝政大事。許多內容均不見於其他官私文獻資料中。該書文字樸實,較少修飾,是一部比較忠實地反映康熙朝歷史的文獻,也是研究康熙朝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文獻價值相當高。
近年來,隨著大清史修纂工作的展開以及“國學熱”的興起,清史研究早成為了顯學,清史學界對資料的渴求似乎也更為迫切。《清代起居註冊》是研究清代歷史的第一手史料,兩岸學術界、出版界都很重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陸續整理出版。但是囿於歷史現實,已出版的幾朝起居註冊都未將現存部分出齊,都是不完整的。
其中最重要的康熙朝起居註冊分藏海峽兩岸,學界一直無法獲睹全貌。
分藏六十載,終成合璧
清代的起居註冊,一直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解放後由原為故宮文獻館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專藏。而台北所藏部分,則源自於當年的故宮文物南遷。當年日軍侵華,逼近華北,中國政府為保護國寶文物,於1933年將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裝箱南遷,運出文獻超過3500箱。抗日戰爭爆發後,這些文物又經數度播遷,1949年,有204箱文獻被運往台灣,總數近40萬件,裡面就有部分清代的起居註冊。從此,清代起居註冊分藏北京、台北兩地,世人難睹全璧;即使影印或整理出版,也是各出各的,給研究利用這批文獻帶來極大不便。
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了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標點整理的《康熙起居注》(上、中、下三冊)。至此,作為浩瀚清史史料寶庫的一塊無可替代的瑰寶,《康熙起居注》第一次為學界所知。然而,標點整理本只是康熙朝起居注的一部分,難窺康熙一代史事全貌,清史界莫不為之遺憾萬分。
近年大清史纂修工作啟動,對於清代史料,尤其是軍機處成立以前的中樞檔案(康熙朝起居注等)十分渴求。但在出版方面一直有些難以逾越的障礙。現在,在學界的大力支持下,中華書局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分別出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台北故宮所藏的漢文正本康熙朝起居註冊,版型一致,同時推出,不僅滿足了學術界的研究所需,探求了合作出版的蹊徑,而且對於促進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事業的交流和發展也有重大意義。
《康熙朝起居註冊》一共五十四冊,包括原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三十二冊,和在台北故宮的二十二冊。其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康熙十年(1671)九月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五十三年(1714)正月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三月的漢文起居註冊正本,中華書局出版時,又補入國家圖書館所藏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起居注稿本一冊,分裝為32冊;台北故宮藏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五十年(1711)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漢文起居註冊正本,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分裝22冊出版。至此,塵封已久的內廷秘籍成為學術公器。
這次由中華書局和聯經出版社各自出版,版型一致,同步銷售,統一發行,不拆開分售。兩岸同期影印刊布康熙朝起居註冊,不僅使這部重要史籍得以完璧傳承,為清史研究提供珍貴的新鮮史料,而且對保存文化遺產、惠及後世也是莫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