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橋架設

混凝土橋架設

混凝土橋架設施工方法,按橋樑主要承重結構在施工階段的受力狀態,可歸納為:支架施工,懸臂施工和整體架設三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混凝土橋架設
  • 分類:支架施工,懸臂施工和整體架設
  • 材料:混凝土
  • 簡介:一種施工過程
基本信息,支架施工,膺架法,拱架法,移動式支架法,懸臂施工,整體架設,整體吊裝法,浮運法,轉體法,架橋機架設法,參考書目,

基本信息

將混凝土橋(包括素混凝土橋、鋼筋混凝土橋及預應力混凝土橋)的預製節段或構件拼裝成橋並架設就位的施工過程。以往,混凝土橋是在支架上現澆的,其施工方法和鋼橋架設方法區別較大。隨著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發展,過去用於鋼橋的架設方法,也逐步套用到混凝土橋。就施工而言,現澆混凝土橋的方法,可以同預製件混凝土橋架設的方法,並在一起論述。混凝土橋架設施工方法,按橋樑主要承重結構在施工階段的受力狀態,可歸納為:支架施工,懸臂施工和整體架設三類(見橋樑施工鋼橋架設)。

支架施工

支架施工:包括膺架法、拱架法、移動式支架法等。

膺架法

混凝土橋可在落地式膺架(也稱腳手架)上現澆或拼裝預製節段。由於混凝土橋的自重較大,膺架需按沉落量設定預加拱度,並安裝落梁裝置。如需跨越深溝或通航河流,可用整孔腳手鋼樑代替落地式膺架,或在膺架中設定一部分腳手鋼樑。有的混凝土橋承擔懸臂彎矩的能力很小,不能採用懸臂施工;若在橋位設定膺架現澆或拼裝,又受地形限制難以實現。遇此情況,只能在岸上澆制或拼裝後,沿膺架或腳手鋼樑頂面拖拉就位。中國蘭州新城黃河橋(1959年)跨度62.4米的拱、梁組合結構(見彩圖)就是這樣架設的。

拱架法

拱橋可在拱架上現澆或拼裝預製節段。早期的混凝土拱橋,在木拱架上灌築。40年代以後,逐步改用鋼拱架施工。法國普盧加斯泰勒(Plougastal)三孔淨跨171.7米公鐵兩用拱橋,在1930年用一套帶系桿的木拱架,兩端托在駁船上浮運到位,逐孔灌築拱肋。西班牙埃斯拉拱橋(1939年)淨跨192.4米,用懸吊在臨時纜索上的輕型鋼拱架,分8次灌築拱圈的截面,並將拱架築在混凝土內。每次灌築達到一定強度後,用千斤頂在拱頂預留的楔口上施加推力,使之承擔一部分恆載,故所用的拱架很輕。跨度 228米的蘇聯第聶伯河公鐵兩用上承式拱橋(1952年),在常備式鋼拱架上分層灌築拱肋,拱架桁高6米,共28片,用鋼量較大。跨度150米的中國豐(台)沙(城)鐵路永定河七號中承式拱橋(1966年),也是在常備式鋼拱架上拼裝預製構件拱肋的。由於設計時考慮拱肋底板合龍後能和拱架共同受力,拱架的用鋼量減為700噸左右。澳大利亞格萊茲維爾拱橋 (1964年),跨度304.8米,橋寬26.5米,橫向分為四條箱形拱肋,在鋼拱架上拼裝預製節段。拱架為折線支架,用一孔67米的鋼桁架跨越通航河段,兩端為多孔18.3米的鋼樑支承在鋼管排架上。拱架的寬度按一條拱肋設計,拼完一條後在樁基上橫移,拼裝下一條拱肋。由於樁基礎不能重複使用。工程造價仍較昂貴。

移動式支架法

也稱逐孔施工法。中等跨度的混凝土梁橋,可用移動式模架逐孔現澆,或用移動支架逐孔拼裝。
① 移動式模架法。模架由可移動的鋼支架(桁架或箱梁)和制梁機組(包括模板、灌築棚、張錨設備及有關機具)組成,分上承和下承式兩種。長度約為橋跨的1.5~2.5倍。灌築時,模架的支腿支承在橋墩上;模架前移時,後支腿在製成的樑上移動,中間及前支腿交替支承在前方橋墩上。此法的機械化施工程度較高,澆制一孔30~60米的預應力混凝土梁,只要10~20天,但模架的體積龐大,設備投資較多,故僅適用於橋位較高,橋樑外形大致相同的連續多跨長橋或高架橋。聯邦德國的凱蒂格爾坡 (Kettiger Hang)橋(1955年)最早使用移動模架逐孔現澆施工。以後,其他國家亦相繼採用此法建成一些中等跨度的長橋,如1975年日本建成的北上川鐵路橋,為45孔30米、48孔32米及7孔47.71米的雙線簡支梁;1980年瑞士建成的貝肯里德高架橋為 40+55×55+50+35米的連續梁;中國公路橋樑公司1983年在伊拉克承建的摩蘇爾四號橋為44+10×56+44米的連續梁等。
② 移動支架法。支架用鋼桁架製成,分上承和下承兩種。上承式支架支承在橋墩上,長度大致等於橋樑的跨度。在支架上拼完一孔混凝土梁後,用起重機將支架吊出,架設到下一孔繼續拼裝。下承式支架較長,支承在前方橋墩及已完成的樑上,移動時可向前推進。此法的施工進度較快,並能控制拼裝的質量。美國的長礁(Long Key)橋全長3.7公里,用上承式支架逐孔拼裝跨度 36米(兩端孔為34.4米)的連續梁(8孔一聯),平均每周拼裝2.25孔。另一座用同法施工的7英里橋,全長10.6公里,用下承式支架逐孔拼裝跨度41米(兩端孔為25及43米)的連續梁(7孔一聯),最快一周可拼裝6孔。

懸臂施工

包括懸臂灌築法、懸臂拼裝法頂推法等。懸臂的方式有:全懸臂、半懸臂、單懸臂、平衡懸臂等。懸臂
灌築法簡稱懸澆法
① 梁式橋懸澆法。混凝土梁橋可在懸臂端設定吊籃,在吊籃內灌築混凝土節段,並張錨預應力筋,然後將吊籃前移,逐段懸臂灌築。懸澆節段的長度一般為3~5米,施工周期 7天左右。此法的適用範圍較廣,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宜用平衡懸臂法灌築,以減小懸臂的長度。中等跨度梁式橋,可以單懸臂灌築。早在30年代初,鋼筋混凝土梁橋就用過懸澆法施工(見橋樑工程發展史)。但是,直到50年代,這種施工方法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相結合以後,才充分發揮它的優越性,為混凝土梁橋向大跨度發展創造條件。 
1953年,聯邦德國用平衡懸臂法灌築主跨114.2米的沃爾姆斯T形剛構橋,它是第一座跨度超過100米的預應力混凝土橋。1964年,以同樣的施工方法建成本多夫T形剛構橋(見彩圖),主跨達208米。此後,其他國家用懸澆法又建造一些跨度超過200米的預應力混凝土橋,如日本在1972~1976年接連建成浦戶 (主跨230米)、彥島(236米)、濱名(240米)等三座T形剛構橋;1977年,在太平洋加羅林群島建成主跨240.8米的科羅爾—巴伯爾圖阿普有鉸連續梁橋;澳大利亞正在施工主跨260米的布里斯班的加特韋(Gateway)連續剛架橋等。中國柳州柳江公路橋 (1967年)主跨124米的T形剛構,成(都)昆(明)鐵路孫水河5號橋(1970年),32.3+64.6+32.3米鉸式連續梁,重慶長江公路橋(1980年,見彩圖)主跨174米的T形剛構及主跨111米的沙洋漢江公路橋(1985年,圖1),均採用懸澆法施工。
② 拱橋懸澆法。鋼筋混凝土拱橋的跨度,雖然在60年代已超過300米,但由於採用拱架施工,造價方面難與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相競爭。因此,60年代後期,拱橋開始尋求新的施工途徑,採用無支架的方法,從兩端懸臂澆築,在跨中合龍。由於拱肋截面的抗彎能力較弱,拱橋懸臂施工要有臨時支承協助承受懸臂的彎矩。臨時支承的方法:可在拱端設定塔索,吊住懸伸的拱肋;或設定拉桿與拱肋及拱上立柱構成懸臂的桁拱。1966年,南斯拉夫用塔索法懸臂灌築跨度 246.4米的希貝尼克公路拱橋。一年以後,又以同樣的施工方法建成跨度193.2米的帕格島公路拱橋。此後,其他國家也用懸澆法建成一些大跨度拱橋。例如:跨度154.4米的聯邦德國內卡河公路拱橋(1977年),及跨度272米的南非布勞克朗斯公路拱橋(1983年)等,均採用塔索法懸臂灌築。日本赤谷川雙線鐵路橋(1979年),為跨度126米的拱、梁組合結構,是用斜拉桿組成懸臂桁拱的方法懸澆施工。
懸臂拼裝法簡稱懸拼法
① 梁式橋懸拼法。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可預製成節段懸臂拼裝架設。和懸澆法相比,懸拼法除具有工廠預製節段的優點外(見混凝土橋製造),主要的特點是施工進度快,但需用吊裝能力較大的起重設備,懸拼接縫也需要較高的工藝。節段間的接縫,一般分為寬接縫和密接灌注接縫。寬接縫填充混凝土或乾硬性水泥砂漿,故也稱濕接縫。密接灌注接縫為用環氧樹脂,並可設剪力鍵傳遞剪力的接縫。節段的吊裝,可用常備的吊機(可設在懸臂端、或岸上、或船上),但更適用的是推進式支架。推進式支架有長短兩種。短支架的長度稍大於橋跨,採用平衡懸臂拼裝時,支架前端懸臂,中間支腿支承在墩頂的樑上,後支腿支承在拼好的樑上。長支架的長度約為橋跨的兩倍,懸拼時三個支腿均支承在橋墩上;支架前進時,後支腿在製成樑上移動,中間及前支腿交替支承在前方橋墩。由於推進式支架的成本隨跨度的加大而劇增,目前多在跨度不超過 100米的多跨橋中採用。荷蘭東斯海爾德橋(1965年,見彩圖)的55孔91.4米及法國奧萊龍橋(1966年)的26孔79米的T形剛構,均採用平衡懸臂拼裝架設。東斯海爾德橋的節段重190~275噸,用長支架吊裝懸拼,接縫填充混凝土,平均進度每孔1.5周。奧萊龍橋的節段較輕,僅重42~75噸,用短支架吊裝懸拼,節段間為密接灌注接縫,施工周期平均每孔8~10天。中國成(都)昆(明)鐵路舊庄河橋(1966年)24+48+24米有鉸連續梁及蘭州城關黃河公路橋(1979年)47+3×70+47米連續梁等,均為懸拼法施工。
② 拱橋懸拼法。大跨度拱橋懸臂施工,除懸臂澆築外,還可採用塔索或用拉桿和拱肋及立柱臨時構成懸臂桁拱的方法,進行懸臂拼裝。1979年,中國建成跨度150米的宜賓金沙江公路拱橋,就是用塔索協助懸臂拼成的。1980年,南斯拉夫建成以跨度390米聞名的克爾克橋(見彩圖),其拱肋為預製構件拼裝的單箱三室截面,先懸拼中間一室,並用滑模現澆拱上立柱,另在橋面位置及拱腹間設定水平拉桿及斜桿,和拱肋及立柱臨時構成懸臂的桁架拱,用兩台10噸纜索吊機吊裝構件,從兩端懸拼至跨中合龍,懸臂長度達195米(圖2);最後,拼裝拱肋的兩側室,完成全拱截面,並在拱頂設千斤頂進行應力調整。中國浙江嵊縣清風橋 (1979年)2孔92米箱拱,也用類似的方法懸拼施工。
頂推法
中等跨度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在橋頭路堤上分節段現澆或拼裝,用千斤頂頂推使其在滑道上縱移,懸臂架設就位。此法是在拖拉法(見鋼橋架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點為:不需要支架和大型機械設備,工程質量容易控制,邊澆制邊頂推占用場地少,冬季防寒簡便,施工不受季節影響,但僅能用於等高度的梁橋,橋上線路應為直線或等半徑的曲線。頂推的滑道用聚四氟乙烯板和鎳鉻鋼板組成,滑移面的摩擦係數為0.02~0.04。頂推的方法有兩種:①用豎直千斤頂將梁頂高5~10毫米左右,使之脫離支垛,啟動水平千斤頂推動豎直頂連同梁體在滑道上縱移(圖3a)。此法也可簡化為豎直千斤頂位置固定,僅作頂落梁之用,梁體支承在另一個滑座上,用水平千斤頂推動(也可用穿心式水平頂拉曳)滑座連同梁體在滑道上縱移(圖3b)。②用位置固定的穿心式水平千斤頂,通過拉桿及錨板直接拉曳梁體在滑道上縱移(圖3c)。頂推的反力集中作用在一處的稱為集中頂推;分散在各個墩台的稱為多點頂推。多點頂推的施工進度快,橋墩受到的水平力較小。為減小頂推的懸臂彎矩,可在梁端加設導梁,或設定塔索吊住懸臂端,或設定臨時墩。一般情況,頂推的懸臂長度(包括導梁)以40~50米為宜。在頂推的過程中,橋樑的每個截面都要交替承受梁跨的正負彎矩,故需增設預應力筋。 1964年,委內瑞拉建成的卡羅尼河橋,為48+4×96+48米的連續梁,採用集中頂推施工。頂推時加設17米長的導梁,並在四個主跨中間各設定一個臨時墩。頂推速度平均每天19.2米。南非象河鐵路橋(1976年),為11×45+45+11×45米的連續梁(中孔為簡支梁),全長1035米。施工時,將全橋23孔臨時連成一整聯連續梁,並設18米長的導梁,從橋的一端集中頂推,施工進度每孔7~10天。中國包頭黃河公路橋(1983年),為3聯4×65米的連續梁,用20米長的導梁並在每跨間設一個臨時墩,採用分聯多點頂推(每聯重4600噸),頂推速度每小時2.7~4米。

整體架設

整體架設包括整體吊裝法、浮運法、轉體法、橫移法、架橋機架設法等。

整體吊裝法

整孔小跨度混凝土橋或混凝土橋的大型梁段,可用起重設備整體吊裝架設。美國兩座長38公里多的龐恰特雷恩湖堤橋(1956,1969年),分別為17.1米和25.6米的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就是縱向分片預製,用浮吊整體吊裝架設的,每天完成8~10孔。中國廣東容奇公路橋(1984年)為73.5+3×90+73.5米連續梁,使用浮吊整體吊裝500噸大型梁段。

浮運法

混凝土橋也可採用浮運架設。象牙海岸阿比讓公鐵兩用橋(1957年)為8孔46.5米簡支梁,每片重800噸,採用浮運法架設。蘇聯盧日尼克公路和捷運兩用橋(1959年)為45+108+45米三跨連續系桿拱,中跨為全拱,邊跨為半拱,在岸邊分片拼裝,經在中跨兩端設臨時塔架,塔頂用拉桿相連,且用斜桿吊住邊跨,組成全重約5500噸的無推力結構,置於浮駁上浮運架設就位,然後拆除臨時塔架及拉桿。

轉體法

混凝土斜張橋或拱橋,可分作兩個半跨,在兩岸利用地形及簡單支架灌築或拼裝後,以索塔或墩台為中心,在水平面內整體旋轉就位合龍。轉體法的特點是:施工設備簡單,質量容易控制,並能節省支架用料。轉體的滑移裝置,可用聚四氟乙烯板和鎳鉻鋼板的環行滑道。奧地利多瑙運河56+119+56米的斜張橋 (1974年),分為兩半(各長111米,重3000噸)在岸邊澆築後,以索塔為中心各轉體45°就位合龍。 中國四川遂寧瓊江公路拱橋(1977年)跨度70米,分為兩個半拱(各重1200噸)在岸上澆築,用卷揚機牽引各轉體140°左右就位合龍(圖4)。 橫移法  混凝土橋亦可採用橫移法架設。聯邦德國科隆—多伊茨橋,全長437米,分跨為132.1+184.5+120.7米。1979年要在1948年所建的鋼樑一側預留的位置處,增設一橋,經採用和鋼樑同等跨度及高度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在鋼樑旁邊建成後,再整體橫移5.3米就位。

架橋機架設法

跨度不大的鐵路混凝土簡支梁,常使用鐵路架橋機架設。

參考書目


W.Podolny,Jr.,J.M.Muller,Construction and Desiɡ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eɡmental Bri-dɡes,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