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天后宮

深澳天后宮

南澳縣深澳天后宮宋時番舶建於深澳海濱東北側,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移于海濱中部,是粵東最早建的天后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深澳天后宮
  • 地理位置:深澳海濱中部
  • 占地面積:358平方米
  • 始建時間:公元1576
歷史,備註,

歷史

康熙三年(1664)因鄭成功守將杜輝降清而廢島,媽祖神像隨島民內遷到廣東蘇灣,後祀於廣州之油欄門外供奉。康熙二十七年(1688)南澳首任正總兵楊嘉瑞遣人往福建湄州島“割香刻象”來祀,並在內巷前舊址再建,後經多次重建或修葺保存至今。廟分三進,闊10餘米,深30餘米,廟前闊埕古榕參天。一進大門樓有明清精工石雕。內天井埕面有“雙鳳朝牡丹”彩色卵石圖案。二進有一對明代精雕石龍柱。三進有清南澳總兵陳應進(福建福清人)敬題的“環海鏡清”木匾。1958年黨中央書記胡耀邦、1986年散文家秦牧、詩人黃雨等到此參觀都讚嘆石雕藝術。深澳明、清時是南澳總兵府所在地,現是全縣三個行政大鎮之一。該天后宮地處南澳島深澳古城風景區,熱誠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投資旅遊設施建設,歡迎兄弟宮廟前來參觀、旅遊或進行媽祖文化的交流。
該宮建築格局為三進殿兩天井,即門廳、天井、拜亭、天井、正殿。縱深32米,面闊三間11.2米,建築面積358平方米。木石結構,懸山頂。正殿“寰海鏡清”匾,上款“鹹豐歲次己未桂月穀旦立”,下款“賞戴花翎署廣東水師提督閩粵南澳總兵官陳應運敬書”。宮前另有曠埕600多平方米。宮內外存有明萬曆甲午南澳副總兵陳璘撰《南澳山種樹記》碑及清代重修宮殿碑記4塊。

備註

上款:“鹹豐歲次己未年桂月榖旦立”,下款:“賞戴花翎署廣東水師提督閩粵南澳總兵官陳應運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