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

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

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是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牽頭,聯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級社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面向造船強國、海洋強國戰略,依託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及多學科交叉融合而組建,服務於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的協同創新中心。於2014年3月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首批行業產業類協同創新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
  • 合作單位:中船集團等
  • 牽頭哈爾濱工程大學
  • 2012年9月:共同組建
背景介紹,牽頭單位,合作單位,組織機構,科研領域,

背景介紹

2012年9月,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牽頭,會同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六所高校和中船工業、中船重工、中海油、中集集團、中國船級社、海軍裝備研究院等六個國內船舶骨幹企業、認證機構共同組建了“深海工程與艦船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經過6個月的培育運行,進一步凝練使命和目標,聚焦於民用領域,並在2013年4月召開的中心工作會議上正式調整為“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
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

牽頭單位

“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淵源於1953年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70年以哈軍工海軍工程係為主體組建成立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哈船院),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哈工程)。學校先後隸屬於第六機械工業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國防科工委、工業和信息化部。
哈爾濱工程大學一直隸屬於國家船舶工業主管部門,是我國船舶工業領域相關學科門類最為齊全、與行業聯繫最為緊密的行業特色型大學,學科專業按照船舶工業系統企業和研究所技術需求設定,是國內唯一舉全校之力服務於船舶工業、海洋開發、海軍裝備建設的重點高校。學校設有教育部批准的研究生院,“現代艦船與深海工程”學科群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和導航制導與控制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擁有水聲技術和水下機器人技術2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深海工程科學與技術國家“111”創新引智基地、多體船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高層次創新基地。
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發了我國第一條試驗潛艇、水翼艇、氣墊船、深潛救生艇、雙工型載人潛水器、動力定位型母船等高技術裝備,參加了包括航母核潛艇在內的絕大部分海軍艦艇裝備的研製工作,中組部、總裝備部等五部委聯合授予學校“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和“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我國深海油氣開發核心裝備3000米半潛式鑽井平台、3000米起重鋪管船的設計研發單位之一,是“深海空間站工程”六個系統中三個系統的牽頭單位,是“蛟龍號”7000米載人潛水器水下導航定位系統國產化的裝備提供方,為我國首條三體搜救艇、萬箱貨櫃船、自升式鑽井平台等新船型開發及深海工程裝備研發提供了全面的基礎技術支撐。

合作單位

“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核心協同成員單位包括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船重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船工業)、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主要參與單位包括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公司(中集集團)、中國船級社(CCS)、華南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

組織機構

“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按照“圍繞一個目標、服務兩大領域、構建三個平台、運行10個創新團隊”的整體構架建設,即圍繞海洋強國目標,服務深海工程裝備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和船舶工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集合優勢力量圍繞深海工程裝備、高技術船舶和共性與前沿技術三個方向構建創新平台,依託核心成員單位優勢資源首批組建運行了10個創新團隊,並根據需求動態調整。
“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採用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中心主任負責制,設管理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會。中心章程是中心發展運行的“基本法”。
——管理委員會:中心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中心重大事項決策,由成員單位指派領導擔任,保障本單位優質資源投入。
——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心的戰略諮詢機構,負責對中心研究方向、發展規劃等提供指導和諮詢。
——主任委員會:中心運行管理的執行機構,在管理委員會領導下主持中心工作,綜合管理部負責日常工作。

科研領域

“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圍繞深海工程裝備、高技術船舶、共性與前沿技術三個研究方向構建創新平台。其中深海工程裝備創新平台支撐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技術船舶創新平台支撐船舶工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共性與前沿技術創新平台為前兩個創新平台提供支撐,並開展前瞻性研究。三個創新平台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融合,形成有機整體。
——深海工程裝備創新平台:面向深海資源開發的戰略需求,開展水下作業裝備技術、深海浮式結構物技術、水下運載器技術、水聲信息技術四個方面研究,構成立體化裝備研發技術體系,為海洋資源,特別是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高技術船舶開發創新平台:面向國家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需求,開展船舶總體設計技術、船舶動力技術、船舶自動化技術三個方面研究,形成高技術船舶研發過程的船機電儀系統化和自主化的解決方案。
—— 共性與前沿技術創新平台:面向深海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的共性基礎技術需求,開展綠色節能環保技術、數位化技術兩個方面研究;面向國家能源戰略需求,開展海洋新能源技術前沿性、前瞻性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