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鑼鼓

淮河鑼鼓

淮河鑼鼓是流傳於安徽省穎上縣沿淮一帶的一種傳統鼓樂,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各具特色。如流傳於潁上縣魯口鎮的威風鑼鼓、新集鎮的鑼鼓棚子、慎城鎮的花鼓燈鑼鼓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淮河鑼鼓音樂,是安徽省優秀的民間音樂藝術,在淮河流域廣為流傳,是典型的淮河文化之一。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河鑼鼓
  • 遺產級別: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皖政200893號
  • 批准日期:2008年12月4日
  • 項目編號:Ⅲ—16
  • 申報單位: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
藝術特點,表現形式,鑼鼓棚子,花鼓燈鑼鼓,傳承情況,

藝術特點

淮河鑼鼓的演奏方法是鼓指揮,主奏,分成兩個聲部,交替對奏。曲牌有“長流水”、“十八翻”等多種曲牌,淮河鑼鼓時而委婉流暢,時而鏗鏘有力,鑼鼓點變換多樣。在花鼓燈鑼鼓演奏中“連槌鑼”和“丁丁倉”就是根據鼓點的特點而命名的。“長鑼”具有連續性,起著過度連線的作用。“長流水”一般用在大場中的跑場,可同長鑼交替使用,使節奏富有變化。“蹬步鑼”具有推動力,在大場中與“長鑼”、“長流水”交替使用。而“後蹬步鑼”的鼓點則從“蹬步鑼”中變化而來,這種鼓點用的不多,但使用得當,有較好的效果。
圖2 淮河鑼鼓表演圖2 淮河鑼鼓表演

表現形式

淮河鑼鼓形式多樣,各具特色。如流傳於潁上縣魯口鎮威風鑼鼓新集鎮的鑼鼓棚子、慎城鎮的花鼓燈鑼鼓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鑼鼓音樂。湧現了許多鑼鼓作品,如《長流水》、《十八翻》、《小十點》《五錘鑼》、《小五翻》、《兔子扒窩》、《開場鑼鼓》等等。

鑼鼓棚子

鑼鼓棚子它是一種形式清雅、渾重的歌舞。融吹、打、歌、舞為一體。每班由10~12人組成。前面由5人敲打鑼鼓開路,後面緊跟的是4人抬著的1個大方桌,桌上擺放笙、簫、笛、管及弦樂之類的民間樂器。方桌的4腳上扎著彩棚,盤龍罩頂。樂隊邊走邊打,沿街遊行,並做出各種神情的表演。有鳴炮邀請演唱者,燈班停下,彈唱民間小調,跳起旱船、車燈舞,也用“四句推子”演唱故事小段。
鑼鼓棚子始於何時,無考。1942年前後,城關、楊湖、南照等地都有此種燈舞,解放後失傳。

花鼓燈鑼鼓

潁上縣花鼓燈鑼鼓,是潁上花鼓燈的靈魂,與鳳台花鼓燈相比,鳳台花鼓燈是以鑼領鼓,潁上花鼓燈是鼓來領鑼,最主要的不同,是潁上花鼓燈是最原原本本的保持著花鼓燈的原生態,而且它是地地道道的花鼓燈傳統風味。

傳承情況

1997年魯口建鄉以後,黨委、政府為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全鄉15個村成立了老年鑼鼓隊和少年鑼鼓隊共15個,還有兩個花鼓燈隊,1998年被阜陽市市命名為“民間鑼鼓藝術之鄉”。每逢節慶都舉辦鑼鼓大賽,1997年至1999年鑼鼓隊和花鼓燈隊分別參加“安徽省第四屆花鼓燈藝術節”和“阜陽市歌舞大賽”,榮獲二、三等獎。2004年4月,魯口鎮又成立了“潁上縣民間文藝家協會魯口分會”,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