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鑫203

淦鑫203

淦鑫203是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現代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用品種榮豐A×R3選育而成的水稻品種。 2009年7月28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09009。

省級審定情況:2006年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淦鑫203
  • :植物界
  • :禾本科
  • :稻屬
  • :稻
  • 品種:淦鑫203
國審稻2009009,韶審稻201001號,贛審稻2006062,

國審稻2009009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早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4.4天,比對照金優402長1.7天。株型適中,葉色淡綠,葉片挺直,劍葉短寬挺,熟期轉色好,葉鞘、稃尖紫色,穗頂部間有短芒,每畝有效穗數21.8萬穗,株高95.5厘米,穗長18.4厘米,每穗總粒數103.5粒,結實率86.3%,千粒重28.3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4.7級,穗瘟損失率最高7級;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9級;白背飛虱9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8.6%,長寬比2.9,堊白粒率49%,堊白度12.1%,膠稠度51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0.9%。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長江中下游遲熟早秈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3.46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4.37%(極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528.49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4.94%(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0.97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4.66%,增產點比例88.3%;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7.34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4.37%。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適時播種,旱育秧適當早播,大田每畝用種量育秧移栽為1.5-2千克、拋秧為2-3千克,秧田每畝播種量10-15千克,注意種子消毒處理,培育壯秧。2.移栽:適宜拋秧或小苗帶土移栽,一般塑膠軟碟育秧3.1-3.5葉拋秧,水育秧4.5-5.0葉移栽,栽插規格為13.3厘米×16.7厘米或16.7厘米×16.7厘米,每穴2粒穀苗,每畝基本苗8-10萬苗。3.肥水管理:採用基肥足、早追肥、巧補穗肥方法。水分管理做到分櫱時乾濕相間促分櫱,當每畝總苗數達到25萬苗時及時曬田,孕穗期以濕為主,保持田面有水,後期乾濕交替壯籽,保持根系活力,切忌脫水過早。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螟蟲、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熟期適中,產量較高,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和白背飛虱,米質一般。適宜在江西平原地區、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韶審稻201001號

2010年廣東韶關市審定,編號:韶審稻201001號
品種來源: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現代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榮豐A/R3
特徵特性: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組合。早造全生育期116-117天,比金優207(CK)早熟9-11天。表現生勢強,株型集中,分櫱力較強,耐肥抗倒,抽穗整齊,後期熟色好,結實率較高,早熟。有一定的豐產性。抗寒性模擬鑑定孕穗期為中,開花期為中弱。科高90.6-93.0厘米,穗長18.3-19.4厘米,平均每穗總粒數114粒,結實率77.4-86.2%,千粒重26.9-28.2克。早造米質未達優質標準,出糙率80.6%,整精米率29.5%、堊白粒率68%、堊白度27.3%、直鏈澱粉22.0%、膠稠度62毫米、長寬比3.1、食味品質分78。中抗稻瘟病,B群、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94.1%、91.7%、93.9%;病圃鑑定葉瘟病級3、穗瘟病級5。
產量表現:2008年早造參加市區試,平均畝產379.38公斤,比金優207(CK)減產5.10%,減產達極顯著水平;2009年早造複試,平均畝產391.77公斤,比金優207(CK)減產7.61%,減產達極顯著水平;2009年早造大田試驗,平均畝產452.24%,比金優207(CK)增產0.64%。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分櫱壯秧。2、插足基本苗。3、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櫱肥。4、及時防治病蟲害。
種植區域:淦鑫203為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組合,早造全生育期比金優207(CK)早熟9-11天,有一定的豐產性,早造米質未達優質標準,中抗稻瘟病。可作為早熟品種使用,適宜我市早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稻瘟病的防治。符合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贛審稻2006062

2006年江西審定,編號:贛審稻2006062
品種來源:榮豐A×R3(嘉早312變異株系選)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徵特性:全生育期113.0天,比對照金優402遲熟1.2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長勢旺盛,分櫱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中,結實率高,千粒重較大,熟期轉色好。株高88.3厘米,畝有效穗23.0萬,每穗總粒數101.9粒,實粒數85.9粒,結實率84.3%,千粒重27.5克。出糙率82.5%,精米率71.0%,整精米率31.9%,堊白粒率79%,堊白度9.5%,直鏈澱粉含量20.15%,膠稠度72mm,粒長7.0mm,粒型長寬比2.9。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鑑定:穗頸瘟最高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05-2006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05年平均畝產488.50公斤,比對照金優402增產2.64%;2006年平均畝產468.60公斤,比對照金優402增產5.86%,增產顯著。
適宜地區:江西省平原地區的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20-25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1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2.0公斤。栽插規格4寸×5寸或5寸×5寸,每穴插2粒谷,畝基本苗8-10萬。採用基肥足、早追肥、巧補穗肥的施肥方法。耙田每畝施25%水稻專用肥40公斤,移栽後5-6天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孕穗期每畝追施氯化鉀5-10公斤。水分管理做到乾濕相間促分櫱,夠苗曬田,孕穗以濕為主,乾濕交替壯籽,後期切忌斷水過早。重點加強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