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

液相

液相:均勻的溶液也是一個相,稱為液相。液相是物質呈現液體的狀態,且在這個系統里只有液體,沒有固相(即固體),也沒有氣體(即氣相:通常任何氣體均能無限混合,所以系統內無論含有多少種氣體都是一個相,稱為氣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相
  • 外文名:liquid phase
  • 概念:只包含液體額相
  • 相關概念:氣相、固相
  • 定義:均勻的溶液
  • 拼音:yè xiàng
液相合成,舉例說明,經典液相色譜,定義,分類,優缺點,液相燒結,定義與目的,機理,

液相合成

如同傳統反應過程一樣,液相合成(也稱平行合成或者多步平行合成)雖然也是在完全液體環境中進,,但其合成方法卻與傳統合成截然不同,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
傳統方法:A+B→AB
進而 AB+C→ABC
平行合成方法:
+B1→AB1
+B2→AB2
A +B3→AB3
+B4→AB4
+B5→AB5
進而
+AB1→AB1C
+AB2→AB2C
C +AB3→AB3C
+AB4→AB4C
+AB5→AB5C
以上步驟可以根據需要重複多次:
相對於傳統合成方法而言,平行合成顯然可以一次性合成多種化合物,採用這種合成方法,並且用不同類別的反應材料替代同一種類甚至單眼應物來參與合成反應,可以明顯增加可製備的化合物的數量。

舉例說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6種不同種類的初級醇(從R1OH到R6OH )與6種不同種類的羧酸(從R7COOH到R12COOH)相結合。在這個體系當中,每種醇可以分別和6種羧酸發生反應,生成6種不同的酯;相反,每種羧酸也可以分別和6種醇發生反應,生成6種不同的酯,所以在這個體系當中,36種酯類可以在一次反應中被製備出來。

經典液相色譜

定義

液相色譜法(liquidchromatography;LC)是以液體為流動相的色譜法。

分類

經典液相色譜法發展至今有多種方法。按色譜法發展歷史和儀器化程度,可分為經典色譜法和現代色譜法。經典液相色譜法包括薄層色譜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紙色譜法(paperchromatography)和柱色譜法(column chromatography),前兩者屬於平面色譜法。平面色譜法(planar chromatography)的色譜過程是在固定相構成的平面層內進行,其中,薄層色譜法的固定相塗布在玻璃、塑膠或鋁箱等載體的光滑表面上,紙色譜法是以濾紙作為固定相的載體。柱色譜法是將固定相裝於色譜柱內,色譜過程在色譜柱內進行。

優缺點

平面色譜法與柱色譜法相比,最大差別在於柱色譜法固定相填於柱管中,而平面色譜法是將固定相塗布於平面的載板上(薄層色譜)或以紙纖維作為載體(紙色譜),流動相通過毛細管作用流經固定相,被分離物質在兩相上因分配係數不等而分離。
經典液相色譜法是現代液相色譜法的基礎,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儀器裝置不同,前者手工操作,不需要昂貴的儀器設備,而後者儀器化。其次是使用的固定相不同,前者採用一般固定相,後者採用高效固定相。

液相燒結

定義與目的

對於大多數陶瓷材料而言,通過完全的固相擴散燒結是很難獲得緻密產品的。有時需要加入某些添加劑,以形成玻璃相或液相來促進燒結緻密化,並可控微觀組織結構。燒結溫度高於粉末中低熔組分熔點的稱為液相燒結,液相燒結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傳質速率,進而提高緻密化速率,以獲得高緻密的陶瓷材料;並且加速晶粒生長或獲得特殊的晶界性能。液相燒結過程中產生的液相數量是比較少的,一般僅為百分之幾的液相,有時甚至難以檢測出(例如,在Al2O3中加入的微量MgO是很難檢測出的)。

機理

液相燒結的機理是:顆粒重排、溶解—再析出和顆粒長大(如下圖所示)
圖 液相燒結的三個基本過程圖 液相燒結的三個基本過程
(1)顆粒重排
在陶瓷同相顆粒之間的液相可以產生毛細管壓力,引起顆粒問的壓力及滑動,使顆粒重新排列,改善顆粒堆積密度,這一過程的驅動力是毛細管壓力,過程持續約幾秒至幾分鐘。
液相在毛細管力的作用下流入顆粒間隙內,使顆粒重新排列以獲得最緊密的堆積和最小的孔隙總表面積,液相完全包圍固相顆粒之後,液相內仍然有可能殘留一些氣孔。由於液相作用在氣孔E的應力隨孔徑大小而變化,因此作用在大、小氣孔上的壓力差將促使液相在這些氣孔之間流動,即液相黏性流動。
此外,滲入顆粒間隙的液相,由於毛細管張力而產生使顆粒互相靠攏的分力。由於固相顆粒在大小和形狀上的差異,以及毛細管內液相凹面的曲率半徑不同,使作用於每一顆粒及各方向上的毛細管力和分力不等,這些應力差使得同相顆粒在液相內漂動,於是顆粒重排得以完成。
(2)溶解一再析出
當固相在液相中有一定溶解度時,液相所產生的毛細管壓力導致固相顆粒的溶解及時析出,於是較小的顆粒溶解,較大的顆粒長大,在顆粒接觸點,巨大的毛細管壓力使固相溶解度增高,物質便由溶解度高的區域遷移至溶解度低的區域,結果使顆粒在接觸部位趨於扁平且相互靠近,顆粒達到更緊密堆積,陶瓷坯體便發生收縮而導致緻密化,這一過程的驅動力是溶解相與析出相之間的濃度梯度,過程持續約幾分鐘至幾小時。
(3)骨架燒結和顆粒長大
在液相數量較少或不能較好地潤濕固相顆粒時,固相顆粒互相接觸、黏接並形成連續骨架。骨架形成後的燒結過程與固相燒結相同,但由於液相的存在,固相顆粒間的頸部生長和晶粒長大將加快。此時較小的晶粒溶解,而較大的晶粒生長,通常稱為品粒粗化或Ostwald生長。這一過程的驅動力是界面自由能的降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