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神道碑

涇陽神道碑

涇陽縣文物旅遊局工作人員在該縣雲陽鎮羅家村小戶楊組一村民的田地里,發現一青石質龜形神道碑基座。據鑑定,該碑座應為1982年在此地發現的唐代航海家外交官楊良瑤神道碑基座.

基本介紹

歷史,碑文內容,墓碑主人,文物價值,

歷史

大食國與唐王朝長期保持著通使外交關係,所以海洋上的絲路貿易空前頻繁。可以說,從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八月大食國遣使節朝貢開始,至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最後一次外交使節離唐回國,前後148年間進入唐都長安的大食使節便有39次之多。但現存的唐代正史文獻中,尚未發現唐王朝正式派遣使節航海下西洋的確切記錄,故而該碑有關派遣楊良瑤一行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記載顯得彌足珍貴。其時,年滿50歲的楊良瑤親率使團,以聘國使身份攜帶判官和國信、詔書,經過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的南亞中東國家,其政治目的顯然是為了開闢與阿拉伯印度列國之間建立的“國際統一戰線”,以便共同對抗新崛起的吐蕃王朝。其出使結果,正如《新唐書·大食傳》所記載的:“貞元中,(黑衣大食)與吐蕃為勁敵,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可見這次下西洋的外交活動還是頗見成效的。
大食國與唐朝大食國與唐朝

碑文內容

貞元初,既清寇難,天下乂安,四海無波,九譯入覲。昔使絕域,西漢難其選;今通區外,皇上思其人。比才類能,非公莫可。以貞元元年(785年)四月,賜緋魚袋,充聘國使於黑衣大食,備判官、內傔,受國信、詔書。奉命遂行,不畏於遠。屆乎南海,舍陸登舟。邈爾無憚險之容,凜然有必濟之色。義激左右,忠感鬼神。公於是剪髮祭波(至今廣東沿海一帶漁民出洋捕魚時,仍有剪下頭髮,祭奠海神的習俗。宋代以後,逐步演變為媽祖朝拜),指日誓眾,遂得陽侯斂浪,屏翳調風,掛帆凌汗漫之空,舉棹乘顥淼之氣,黑夜則神燈表路(可能指阿拉伯人在印度洋海岸上所建的航海燈塔),白晝乃仙獸前駈(當指海豚之類海洋生物,常在船前飛泳跳躍)。星霜再周,經過萬國,播皇風於異俗,被聲教於無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墜,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

墓碑主人

楊良瑤(736-806),字良瑤,唐京兆府雲陽縣龍雲鄉人,即今涇陽縣雲陽鎮人。一生經歷唐肅、代、德、順四朝,於唐憲宗元和元年葬此。唐德宗時,楊良瑤多次受命出使各地,久歷疆場,功勞突出,於貞元元年(785年)四月,受命出使黑衣大食(即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其政治中心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帶),成為中國古代第一位持國信詔書(國書),並從廣東南海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
涇陽神道碑

文物價值

這一發現對於研究王朝與阿拉伯世界之間的使節往來和中國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