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潤麻醉

浸潤麻醉是將局麻藥注入手術部位、皮下、黏膜及深部組織以麻醉感覺神經末梢或神經乾使之失去感覺和傳導刺激能力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浸潤麻醉
  • 注入:手術部位、皮下、黏膜
  • 含義:麻醉感覺神經末梢或神經乾
  • 麻藥為: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介紹,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浸潤麻醉,骨膜上和黏膜下浸潤麻醉,常用方法,軟組織浸潤麻醉,骨膜上浸潤法,牙周膜注射法,常用藥物,注意事項,與表面麻醉的區別,

介紹

浸潤麻醉是將局麻藥液注入組織內,以作用於神經末梢,使之失去傳導痛覺的能力而產生麻醉效果的方法。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浸潤麻醉

口腔頜面部軟組織範圍較大的手術,常用0.25%-0.5%普魯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作浸潤麻醉。
軟組織浸潤麻醉的方法是先注射少量麻藥於皮膚或黏膜內形成一小皮丘,再從此沿手術切口線,由淺入深,分層注射到術區組織中,局麻藥物擴散、滲透,發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時借注射時在組織內產生的張力,使術區毛細血管的滲血量明顯減少,使手術野清晰,易於組織分離。

骨膜上和黏膜下浸潤麻醉

在牙及牙槽外科手術中,一般多在上頜牙槽突或下頜前牙區的牙槽突套用浸潤麻醉,因為這些部位的牙槽骨骨質比較菲薄,並且疏鬆多孔,局麻藥液容易滲透入眾多小孔,進入頜骨,麻醉牙神經叢。常用的浸潤麻醉方法有:
① 骨膜上浸潤:是將麻醉藥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外面;
② 黏膜下浸潤:是將麻醉藥注射到黏膜下組織,而並不要求到達骨膜下。

常用方法

軟組織浸潤麻醉

1、適應症:口腔頜面部範圍較大的手術。
2、方法:注射少量局麻液於皮膚和黏膜內使成一小皮丘,再從此沿手術切口線,由淺至深,分層注射到手術區域的組織中,局麻液擴散、滲透至神經末梢,發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時可起到止血和易分享組織的作用。

骨膜上浸潤法

1、適應症:上頜牙及下頜前牙及牙槽窘態的手術。
2、方法:在擬麻醉牙的唇頰側前庭溝進針,當注射針尖角牴骨面後,應退針0.2cm左右,然後注入麻藥0.5-2ml。

牙周膜注射法

1、適應症:適用於血友病和類似的有出血傾向的病員;浸潤麻醉或阻滯麻醉鎮痛效果不全時,加用牙周臘注射,常可取得較好的鎮痛效果。
2、方法:用短而較細的注射針頭,自牙的近中或遠中側刺入牙周膜,深約0.5cm,分別注入局麻藥0.2ml。

常用藥物

常用的局麻藥為普魯卡因(pro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布比卡因(bupivacaine)、羅哌卡因。

注意事項

①注入組織內的藥液需有一定容積,在組織內形成張力,借水壓作用使藥液與神經末梢廣泛接觸,從而增強麻醉效果。
②為避免用藥量超過一次限量,應降低藥液濃度,例如用0.25%普魯卡因。
③每次注藥前都要回抽,以免誤注入血管內。
④實質臟器和腦組織等無痛覺,不用注藥。
⑤藥液中含腎上腺素濃度1:20萬-40萬(即2.5-5μg/ml)可減緩局麻藥的吸收,延長作用時間。
有一點說明的是:浸潤麻醉的麻醉藥液中很少加入腎上腺素,以防因周圍血管過度收縮而導致的局部組織壞死。腎上腺素一般可加入在常見的如硬膜外麻醉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藥液中,濃度同上。

與表面麻醉的區別

將穿透力強的局麻藥施用於黏膜表面,使其透過黏膜而阻滯位於黏膜下的神經末梢,使黏膜產生麻醉現象,稱表面麻醉。眼、鼻、咽喉、氣管、尿道等處的淺表手術或內鏡檢查常用此法。眼用滴入法,鼻用塗敷法,咽喉氣管用噴霧法,尿道用灌入法。常用藥物為1%-2%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因眼結合膜和角膜組織柔嫩,故滴眼需用0.5%-1%丁卡因。氣管和尿道黏膜吸收較快,應減少劑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