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自淨作用

污染物進入海洋後經物理、化學和生物學作用使有毒物質濃度降低、毒性減少或消失從而改善水質的過程。千百年來,人類把海洋當成巨大的傾泄垃圾和排放污水的場所。這些物質在海洋里經過稀釋、擴散、沉澱、揮發、氧化還原反應以及生物降解、轉化作用使污染物質濃度及毒性下降,最終消失,使整個海洋本身尚未出現嚴重惡化和污染。浩瀚的海洋有巨大的自淨能力,但並不是無限的;超過自淨能力的局部海區已經水質惡化,水產資源受到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自淨作用
  • 外文名:marine self-purification
海洋自淨過程的分類,物理淨化,化學淨化,生物淨化,影響海洋自淨的因素,

海洋自淨過程的分類

海洋自淨過程按其發生機理可分為:物理淨化,化學淨化和生物淨化。三種過程相互影響,同時發生或相互交錯進行。一般說來,物理淨化是海洋自淨中最重要的過程。

物理淨化

主要是通過稀釋、擴散、吸附、沉澱或氣化等作用而實現的自然淨化。海水的快速淨化主要依靠海流輸送和稀釋擴散。在河口和內灣,潮流是污染物稀釋擴散最持久的營力。如隨河流徑流攜入河口的污水或污染物,隨著時間和流程的增加,通過水平流動和混合作用(主要是湍流擴散作用)不斷向外海擴散,使污染範圍由小變大,濃度由高變低,可沉性固體由水相向沉積相轉移,從而改善了水質。

化學淨化

主要由海水理化條件變化所產生的氧化還原、化合分解、吸附凝聚、交換和絡合等化學反應實現的自然淨化。如有機污染物經氧化還原作用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汞、鎘、鉻、銅等金屬,在海水酸鹼度和鹽度變化影響下,離子價態可發生改變,從而改變毒性或由膠體物質吸附凝聚共沉澱于海底。海水中含有的各種配合體或螯合劑也都可以與污染物發生絡合反應,改變它們的存在狀態和毒性。價態的變化直接影響這些金屬元素的化學性質和遷移、淨化能力。影響化學淨化的因子有pH、Eh、溫度和海水中化學組分及其形態等。如大多數重金屬在強酸性海水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有較高的遷移能力;而在弱鹼性海水中易形成羥基絡合物如Cu(OH)+、Pb(OH)+、Cr(OH)等形式沉澱而利於淨化。一般說來,可溶性的化學物質淨化能力較弱,難溶性物質因其易沉入底而淨化能力較強。

生物淨化

微生物和藻類等生物通過其代謝作用將污染物質降解或轉化成低毒或無毒物質的過程。如將甲基汞轉化為金屬汞,將石油烴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微生物在降解有機污染物時,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可根據在一定期間內消耗氧的數量多少來表示水體污染的程度。已知微生物能降解石油、有機氯農藥、多氯聯苯以及其他各種有機污染物。其降解速率因微生物和污染物的種類和環境條件而異。還有許多種類微生物能轉化汞、鎘、鉛、砷等金屬。
由於海洋遼闊,自淨能力也大,人們一直把它看成是天然的最大淨化池而任意傾廢或排污,但海洋的自淨能力並不是沒有限制的。為了合理利用海洋環境自淨功能,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研究和掌握海洋環境自淨機理,是海洋環境科學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

影響海洋自淨的因素

海洋環境的自淨是一個複雜的自然過程,自淨能力越強,則對污染物的淨化速度越快。影響自淨能力的因素有多種,如地形、海水的運動、溫度、鹽度、酸鹼度、氧化還原電位、生物活動以及污染物本身的性質和濃度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