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爾·努扎德

海德爾·努扎德

海德爾·努扎德,男,伊拉克賽艇運動員。因2008奧運會而被中國的體育愛好者所熟知,來自於戰爭國度,體育器材都難以滿足,訓練時需要克服無法想像的阻礙,在賽場上仍然堅持到最後一刻,完美的詮釋奧林匹克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德爾·努扎德
  • 國籍:伊拉克
  • 出生地:巴格達
  • 出生日期:1983年4月20日
  • 身高:186cm / 6'1"
  • 體重:95 kg / 209 lbs
  • 運動項目:賽艇
個人記錄,媒體採訪,網友評價,參賽歷程,

個人記錄

日期
時間
運動項目
比賽
場館
成績
2008年8月9日
17:10
賽艇
男子雙人雙槳預賽第2組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5
2008年8月11日
17:20
賽艇
男子雙人雙槳複賽第1組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5
2008年8月13日
17:30
賽艇
男子雙人雙槳決賽C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2

媒體採訪

海德爾·努扎德和哈姆扎·海珊·傑布爾的比賽已結束了,但他們一定會牢記這次北京奧運會之旅,因為他們在這裡受到了主場般的待遇。在賽艇比賽男子雙人雙槳複賽中,儘管其他對手早已抵達終點,但來自伊拉克的海德爾和哈姆扎仍然拚命地划動著船槳,在場的數千名中國觀眾毫不吝嗇地把掌聲都給了他們。
“能參加北京奧運會我太高興了,這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要感謝很多人。”儘管在比賽中名落孫山,早早被淘汰,但海德爾還是激動地這樣說。由於直到最後一刻才被通知可以參加北京奧運會,海德爾和哈姆扎甚至來不及準備自己的賽艇,於是,北京奧組委特為他們提供了比賽用的賽艇以及參賽隊服。
由於伊拉克國內形勢動盪,這兩名賽艇選手平時訓練都冒著一定的危險。他們一直在巴格達的一條河上堅持訓練,“我和我的同伴每天都去河上訓練。但由於那裡的安全形勢還不理想,我們的訓練還不是太規律。士兵有時封鎖道路,我們要么不去訓練,要么走很遠的路繞路過去。”海德爾說。
在中國,面對媒體的採訪海德爾始終有禮貌地微笑著,淡淡的,恰到好處。他們想帶些紀念品回家。30多元一個的福娃,兩人都嫌太貴。他們的隊友、那個短跑女孩,穿著二手球鞋,“我們想買雙新鞋送給她。”離開戰火紛飛的故土,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伊拉克。跌宕起伏的這些年,努扎德和哈姆扎一定笑過,更哭過。而在奧林匹克的旗幟下,他們親吻著和平,親吻著不同信仰的團聚,“即使流淚,也是甜滋滋的。”“親吻與淚水地帶”,“我算是來對了!”

網友評價

網友呼籲贊助伊拉克隊員
“伊拉克的賽艇運動員連比賽服都沒有,穿著自己的舊衣服在比賽。後來一場還是中國提供的比賽服,賽艇也是用的中國提供的。《心酸!伊拉克用“中國裝備”參加奧運賽艇比賽》的圖片感動著眾多網友,無不為之動容。十幾天前,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參加奧運會,直到2008年7月29日,國際奧委會才與伊拉克政府達成協定,允許伊拉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此次北京奧運會,伊拉克僅有4名運動員,分別參加田徑和賽艇比賽。
海德爾·努扎德
網友“Nikoriko”表示:“看看他們飽經風霜的臉龐,明顯洗得起毛的T恤,兩個人的衣服甚至都不是同一個牌子的——我的眼淚真是忍不住了。”
被感動的網友也開始反思,我們能為伊拉克運動員做些什麼?網友“桃花幾時開”發出號召,“全體網民動員起來,呼籲任何企業或者個人向伊拉克的運動員贊助真正的比賽服!”
2008年8月11日,伊拉克選手海德爾·努扎德/海珊·傑布爾以6分52秒71的成績獲得男子雙人雙槳複賽小組第8,這場比賽里他們已經穿上中國提供的比賽服,賽艇也是用的中國提供的。
“我們像兄弟一樣,贈予伊拉克選手們戰袍與設備。這正是我們的一種奧林匹克精神。不單是體育競技上的更高更快更強,而且是一種全球人民互相真情關懷的

參賽歷程

衣服都起球了,還不知道是不是全棉的。前面那人是舊耐克,後面是舊阿迪
海德爾·努扎德
賽艇的比賽,伊拉克的隊員連比賽服都沒有,後來一場還是中國提供的比賽服,感覺特心酸。中國人1936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時候,本來有個人的撐竿跳很有實力的,可惜沒有自己的竿子,只能向日本人借,但是竿子也有問題。最後失敗了,這些都是鳳凰衛視裡面講的。伊拉克,加油,牛奶麵包都會有的,一起也會好起來的。
開幕式時除了中國隊,伊拉克的掌聲和歡呼聲最多,國人對他們非常支持。伊拉克能否參加奧運會之前一直是個懸念,取消了後又恢復了。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持續的動亂。運動員和其他體育界人士經常遭到威脅、綁架甚至殺害。伊拉克讓人感覺特辛酸,那么艱苦的環境,運動員卻那么堅強。開幕式時除了中國隊,伊拉克的掌聲和歡呼聲最多。我在電視機前還給他們鼓掌了,巴基斯坦也給了。
一個女運動員說,自己買比賽服,然後縫上國旗。訓練的跑道是瀝青的,高溫把腳底都要烤焦。從家裡到場地要經過一片教派衝突地區,經常有槍戰,所以她才會說“我不知道還能不能活到2012年”。開幕式入場時的能有一套西裝已經很不錯了。有個美女運動員穿自己的二手運動鞋去比賽,一個美國婦女看不下去了,說穿這個怎么能比賽呢,就給他買了雙新的。想起那些不爭氣的國足,真想抽他們。就應該把他們放到伊拉克訓練去,誰不刻苦直接扔到街上被汽車炸彈炸死,叫你們垃圾。
80年代中國工人外派在伊拉克施工,中國工人的食堂里是牛奶當水喝,房間裡全裝空調,大樓裝修完後電話機扔滿地沒人撿,馬路的計程車是賓士,就連給中國施工隊的醫療隊配的設備都是清一色德國進口的。今日卻連給運動員提供基本裝備的能力都沒有了。
因為缺乏訓練,這倆人貌似在比賽中最後一名,但他們是值得尊敬的。前進伊拉克。
有網友留言道:“伊拉克運動員個個都好樣的,為你們加油”,“我感動的想哭,就算他們沒有奪取獎牌,但他們永遠是冠軍”。還有網友提議,不要收伊拉克運動員的租金;賽後,可以把伊拉克運動員用過的船贈送給他們;如果有餘力,甚至可以多送給他們幾艘。至於那名只能穿“二手”跑鞋的女選手,中國也該贊助她跑鞋才是。可見,愛無國界,不分膚色、民族,這是人間真情的自然流露,與“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北京奧運精神是相通的。
然而,伊拉克運動員的窘況,又讓我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中國奧運第一人”,那個76年前參加完奧運比賽後沒有路費回家的孤獨運動員劉長春。在那個貧弱的時代,我們對此種困窘有著切膚之痛。所以,我感到,從參加完奧運比賽後沒有路費回家的孤獨運動員劉長春,到伊拉克運動員穿著舊衣破鞋來參加比賽,所折射的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國家自身的貧弱,一個飽受戰亂之苦並因此而經濟崩潰的國家,一個百業皆廢的國家,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在體育方面一枝獨秀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