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

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

《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一書由[德] 卡爾·洛維特所著,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
  • 作者:[德] 卡爾·洛維特 
  • ISBN:9787560437613
  • 頁數:428
  • 定價:69.00
  • 出版社:西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1-1
  • 裝幀:精裝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德] 卡爾·洛維特
出版社:西北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哲學在20世紀的地位
原作名:Heidegger —— Denker in dürftiger Zeit. Zur Stellung der Philosophie im 20.
譯者:彭超
出版年:2015-11-1
頁數:428
定價:69.00
裝幀:精裝
叢書:精神譯叢
ISBN:9787560437613

內容簡介

《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哲學在20世紀的地位》寫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作者洛維特在德國海德堡大學任教,這一時期是他對德國現代哲學進行深入反思的時期,海德格爾思想是他在此期間的重要思想背景、資源和反思的對象。在書中,洛維特對海德格爾的存在論哲學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考察,尤其是將這些問題置入現代性危機的背景之中,深刻地指出海德格爾在其存在論哲學中對主體哲學的拒斥既是現代性危機的表征,又是這一危機自我克服的自發性表現。洛維特認為,在德國哲學的偉大時代,每個人都能與他的前輩產生關聯並把他當作旗鼓相當的夥伴,一個康德和一個黑格爾不會覺得自己出色得不用回應同時代次要者的異議,而海德格爾固執己見的獨白髮生於一個缺乏討論的空間,著迷者、複述者和違心者們一方面站在它邊上,另一方面把海德格爾所掙得的東西當作硬通貨轉手。但當海德格爾提出“倘若沉思者終於在運思之際著手探討這個二十年來一直等待著的……實事,情形又會怎樣呢?”這個苦澀問題的時候,就容易和另一個問題一起去回答了。這問題就是,人們怎么能指望別人會作為同行者去跟隨這樣一位思想家,他的本質特徵包括拒絕各種共性和合作以及作為獨行者走上一條突然止於不可行走之處的道路?海德格爾至今的全部著作在根本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巨大挑釁和對“變老的世界”的攻擊,在這攻擊之後並無反駁和辯護。本書是洛維特哲學史寫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現代性問題的經典文獻。
洛維特對海德格爾的情感很複雜:一方面,他對海氏充滿了感激之情,因為海氏是他的精神導師,影響了他一生;另一方面,他又極度惱恨這個人,因為這位精神導師參加了納粹,成了製造他人生苦難的幫凶。
在弗萊堡,洛維特雖然師從胡塞爾,但他真正的導師卻是海德格爾。因為同相對沉悶乏味的胡塞爾相比,海德格爾的哲思和授課更具魅力,對青年學生有著無法抵擋的誘惑。依照阿倫特的說法,海德格爾是“秘密哲學王國的國王”,那時,很多弗萊堡的學生都是海氏的忠實冬粉,洛維特也拜倒在海德格爾的腳下,成了他的拜門弟子,洛維特後來回憶說,“比起他的老師,他對我們這些年輕人具有更強的吸引力。他成了我實質意義上的老師,我的精神得以發展,要歸功於他。”
洛維特把自己精神的發展歸功于海德格爾,足見海德格爾對他影響之巨大和深刻。在完成博士論文之後,他又追隨海德格爾去了馬堡,在他的指導下完成了教職論文,成了海氏真正的學生。但是,雖然學生洛維特對老師崇拜得五體投地,卻又發現老師總是無法接近的,他像一個多疑的狐狸,生活在自己的洞穴里,警惕著洞外的一切,除了課堂之外。
海德格爾的魅力來自他的課堂,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個子具有著巨大的精神能量,能施展魔法,讓進入他課堂的人驚嘆地目瞪口呆,雖然充滿憂慮和惶恐,卻再也難以離開,洛維特這樣描述海德格爾的講課,“他是一個矮小又黝黑的人,懂得施展魔法——就是說,先把某某東西指出來,隨即在聽眾面前讓這東西消失不見。他講課的技術主要是先蓋起一座思想建築,然後又親手把它拆掉搬走,以便將全神貫注的聽者置於一個謎團之前,讓他留在一片空虛里。”很顯然,這是多么高超的授課技巧,將學生玩弄於股掌之間,可是他們卻總是痴心不改。
半隱半露,時藏時顯,神龍見首不見尾。不唯他的講課如此,海德格爾的為人也是這樣,在海德格爾的表情和思想中,一種無法剔除的懷疑和憂慮,一種深入骨髓的虛無,總是如影隨形,閱讀海德格爾作品的人,會或多或少地感覺到這一點,同他直接接觸的人更是感同身受,讓我們來看看洛維特的描繪吧,關於海德格爾的外貌,洛維特寫道,“對他的相貌神情,可以有這樣的自然描述:費勁緊繃的額頭,低垂的臉,半閉的眼睛,但偶爾抬起頭張望一下,以確定四周的狀況。如果對話中有人一定要他正面地四目相接,那他的表情就會退縮而不確定——因為要與人坦然往來,是他辦不到的事情。另一方面,他自然流露的表情則是謹慎、狡獪且猜疑的。”關於海德格爾的生活,洛維特寫道,“這個矮小的巨人具有一種充滿力量的專注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好幾年的時間裡,我試著跟他建立一種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來往關係,卻沒有什麼成果。他在生活中將自己封閉起來,把一切與他人的牽繫都屏擋在外,只喜歡在他的演說里,用堆砌了諸多概念的語言,‘對所有人,也不對任何人’,說著他與人單獨談話時說不出來的,或者不願意說的東西。”或許我們還記得,在介紹亞里士多德的生平時,海德格爾用了一句非常簡潔的話,“他出身,他工作,他死去”,不知道他對這樣的生活是充滿無奈還是心嚮往之,在洛維特看來,這是一種無奈,一種無法擺脫的無奈,因為他對現存的一切都極不信任,充滿懷疑,極力批判,“他的認知所及之處,都伴隨著他的猜疑——事實上,這認知正是從猜疑而來的,這猜疑所產生的結果是對於既有傳統的第一流批評……他對一切文化活動與教育事業毫不節制的批評,讓我們又愛又恨,而他則帶著狐疑,監看著他狐狸洞的入口和出口——這個狐狸洞是連他自己待在裡面也一點都不自在的。他在自己選擇的疏離里感到痛苦,也常常試著拓展他的人際交往範圍,但結果總是離開又退回自己的世界裡,逃遁到工作之中——而工作使他根本上柔軟而有感受你的本性,變得剛硬與僵冷。”其或然否?對照海德格爾的為人為學,或是很對的。當然,海德格爾為何會有這樣的性格和如何形成這樣的人格,是件極其複雜的事情,最好還是留待專門的研究者去探討和爭論。我們的興趣是通過洛維特這扇窗戶,去窺視一些真實的東西,一些親歷者的親身感受。
除了對海德格爾生活和人格的描述之外,在《納粹上台前後我的生活回憶》一書中,洛維特更多是對海德格爾思想與納粹間關聯的揭示,及其對他的深入批判,當然,這都是專業人士感興趣而一般人感覺乏味的東西,在此不值得多談。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海德格爾建造大廈然後有親自拆毀的遊戲,似乎也被套用到了他自己身上:他曾深深地影響了洛維特、阿倫特等人,可是納粹之後,這些人又反過來盡其所能地批判他,剝脫他施加給他們的影響,拆毀他建立在他們心中的大廈。這的確很弔詭,是否真的存在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讖語,這或許值得我們深思。
然而,無論如何評價他,海德格爾卻是哲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一個充滿誘惑又充滿危險的深淵,一直會有很多人迷戀他,陷入他思想和詞語的迷宮,甚至不能自拔,受到深深地傷害。之所以如此,總在於海德格爾既聰明又狡猾,他的聰明引誘你,他的狡猾迷惑你,最後讓你困死在他一手設計的迷宮之中。當然,海德格爾之所以會如此,也和他自己的矛盾存在分不開,誠如洛維特所分析和揭露的,“論出身,他是一個單純的教會雇員之子,但由於職業,他成了一整個階層的激昂代言人,而這個階層卻又被他所否定。由於養成教育,他本是耶穌會信徒,但卻由於憤恨,而成為了新教教徒。訓練上,他是經院哲學的教義論者,在經驗中,他卻成為實存的實用主義者;論傳統,他算是個神學家,作為一名研究者,他卻是無神論者;他事實上是個否定傳統的人,卻又穿著研究此傳統的歷史學家袍服。他存在主義的味道一如克爾凱廓爾,又具有黑格爾一樣的系統哲學的意志,在方法上極其辯證,在內涵上卻十足地層次單一;有斷言肯定的姿態,卻源自否定的精神;在他人面前保持緘默,但對他人的好奇卻又少有人及,在終極的立場上激進而不容轉圜,但在這之前的每一步卻都樂於妥協。”洛維特的這段分析實在是精彩之至,通過他的這段分析,作為一個精靈和一個怪物的海德格爾同時獲得了解釋。
同尼采一樣,海德格爾是德國式的,要理解德國,就需要理解尼采,理解海德格爾,但他們既滑如泥鰍,難以捕捉,又魅如精靈,充滿誘惑,而這就是洛維特所生活的德國,既讓人愛之不捨,又讓人怨之難解,而對於這一點,或許只有像洛維特這樣的猶太人,這些原居地上的異鄉者才能體會得到,才能既不願去說,又不得不去說。

作者簡介

卡爾·洛維特(Karl Löwith,1897—1973),德國哲學家,猶太裔基督徒。1897年1月9日生於慕尼黑,一個富裕的信仰猶太教的猶太中產家庭,後來自己改宗基督新教。1914年從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義大利作戰時,負傷被俘兩年。1918年,因為戰俘交換計畫,回到德國。兩個月後,進入慕尼黑大學就讀,因為聽到韋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演講,決心鑽研哲學。1919年轉學,前往弗萊堡,投入胡塞爾門下。當時擔任胡塞爾助理的馬丁·海德格爾,對他有很大的影響力。1923年,以關於尼采的論文得到博士學位。
1928年,他完成就職論文,開始在馬堡大學教書。1931年得到正式教職,擔任哲學講師。1933年,希特勒上台,猶太人開始遭受迫害。
1934年到1936年間,洛維特得到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獎學金,前往義大利。
1936年,義大利法西斯黨開始迫害猶太人,下令外國籍的猶太人必須在半年內離境。他往日的同學,日本哲學家九鬼周造,幫他在日本仙台的東北帝大找到講座,邀請他前往日本。洛維特夫婦在那不勒斯搭上日本諏訪丸郵輪,前往日本,途中曾在台灣短暫停留,訪問了基隆與台北。
1941年,在田立克與尼波爾(Reinhold Niebuhr)的幫助下,洛維特由日本前往美國,任教於麻州哈特佛神學院(Theologishes Seminar in Hartford)。在他們夫婦到達美國後不久,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開始。
1949年,洛維特至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任教。
1952年,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邀請他回到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系任教,與他往日的老師馬丁·海德格爾成為同事。洛維特批判海德格在二次大戰期間支持納粹黨的態度,1953年出版《海德格爾:貧瘠時代的思想家》。
1964年退休,1973年5月26日過世。
卡爾·洛維特是二十世紀最多產的德語哲學家之一,他的傳記作者統計他的著作目錄,其著作多達300多種。他最負盛名的著作為《從黑格爾到尼采》,描述了古典德意志哲學衰微的過程,以黑格爾和歌德為起手的對子,描述黑格爾的“歷史”原則和歌德的“自然”原則在整個十九世紀中相互纏繞的關係,又進一步敘述了這兩個原則在十九世紀德意志精神史中的影響;《歷史中的意義》描述了思想史中的歷史與神學的相互關係,他認為西方的歷史思想混淆了基督教觀念與現代性觀念,它應該是既非基督教也非異教徒的;另一部名著《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以倒敘的方式闡釋了西方基督教式的歷史觀的歷史進程。除此之外,還著有《尼采的永恆復歸》《韋伯與馬克思》《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等著作。
他以歷史哲學宗教哲學和生存哲學為研究重點,並對海德格爾思想及現代哲學有所批判。他的整個理論傾向在於以研究思想史進行現代性批判,而他的批判側面集中在歷史哲學之中,他認為西方現代性的歷史哲學以及歷史主義是源於希伯來的基督教的線性歷史觀,不同於希臘式的循環的歷史觀,而現代性的歷史主義已經造成了極其巨大的破壞,因此,必須回歸古希臘的主要是斯多亞式的歷史觀才能夠解決基督教以及現代性的歷史觀造成的後果。他認為,對於斯多亞式的“自然”歷史觀,現代的真正傳人是歌德和布克哈特,黑格爾對於歌德、馬克思對於布克哈特的理論勝利導致現代性歷史主義的弊病越來越嚴重。
譯者彭超,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德國古典哲學、倫理學,著有《從否定到肯定——康德幸福觀研究》等論文。

目錄

生存哲學(1932)
時代的精神狀況(1933)
卡爾·施米特的偶然決斷論(1935)
馬丁·海德格爾和弗朗茨·羅森茨韋克——《存在與時間》補論(194243)
引言


結論
海德格爾:存在主義的問題與背景(1948)
海德格爾的經驗概念
亞里士多德、托馬斯·阿奎那和黑格爾思想中
本質與實存的關係
謝林、克爾凱郭爾和馬克思
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1960)
第二版前言
一、向著自身下決定的此在以及給出自己本身的存在
二、歷史、歷史性和存在的天命
三、解釋尼采的話“上帝死了”中未被道說的東西
四、對海德格爾影響力的批判性評價
憶埃德蒙特·胡塞爾(1959)
海德格爾的尼采講座(1962)
狄爾泰和海德格爾對形上學的態度(1966)
關於海德格爾的存在問題: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世界(1969)
紀念海德格爾80壽辰
原版附錄
說明與附註
關於本卷
附錄
專名索引
人名索引
譯後記

叢書信息

精神譯叢 (共8冊), 這套叢書還有 《德國觀念論與當前哲學的困境》,《斯賓諾莎與政治》,《歧義》,《詞語的肉身》,《從萊布尼茨出發的邏輯學的形上學始基》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