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喇叭戲

海城喇叭戲

海城喇叭戲,遼寧省鞍山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海城喇叭戲是廣泛流傳於遼寧省海城一帶的傳統地方小戲劇種。早期的民間藝人,因受條件的限制,僅頭戴一頂圓氈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帶以扮演戲中各種人物,因此又稱“大布衫子”戲。由於它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嗩吶,嗩吶在當地俗名“喇叭”,故稱“喇叭戲”。海城喇叭戲以當地民歌為基礎,吸取江西弋陽腔、山東柳腔等外來聲腔,兼收並蓄,形成了諸腔雜陳的民間喇叭戲聲腔體系。它的音樂曲調歡快優美,清新流暢,跌宕起伏,火爆高亢,節奏性強,適於載歌載舞。

2008年6月7日,海城喇叭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是 Ⅳ-10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城喇叭戲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Ⅳ-100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遼寧省鞍山市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唱腔風格,聲腔,伴奏樂器,腳色行當,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喇叭戲起源於海城地秧歌。其母體主要是隨商賈傳入海城牛莊的民間小戲,時稱山西柳腔。清初,海城地秧歌中已出現了《小兩口分家》《小兩口抬水》《頂燈》《媽媽糊塗》等以民歌小調為唱腔並具有一些故事情節的專場節目,人物由一旦、一醜扮演,已具“二小戲”雛形,名為清場小戲。當時,海城牛莊為遼南主要通商口岸,華北、華東商賈接踵而至,山西及冀、兗、青、揚等會館相繼建立。會館所轄商號的店伙大多招自家鄉。每逢年節,均組辦樂會,由唐伙演唱家鄉的民間小戲。日久天長,這些小戲便傳入當地民間秧歌社火中聚居牛莊的客商中以山西人為主,他們幾乎壟斷了當地的錢當、造酒醬園諸業,所辦樂會規模最大。流入秧歌隊中的劇目如《王婆罵雞》《趙匡胤打棗》《馮璽賣妻》《紅月娥做夢》等大多來自山西樂會,因而被秧歌藝人稱為山西柳腔喇叭戲。經過幾代藝人的傳演,以柳腔喇叭戲為主體並與由山東、河北傳入的民間小戲相融匯,至清乾隆、嘉慶年間,喇叭戲從聲腔到劇本已和當地語言、風俗、民歌和秧歌曲牌相結合,其唱腔的結構形式由一戲一、二曲發展為一戲多曲聯綴使用,這些劇目,與秧歌的結合使喇叭戲中舞蹈成分日益增加,初步形成了特有的風格。由於它源於民間小戲,演出形式簡便靈活,帶有極大的隨意性,演出中還可根據情況即興發揮。另外還出現了一種近似啞劇的表演形式,即在一段戲中,台詞甚少,內容均由動作說明,如《張三趕會》《鐵弓緣》等。不久髙雲清等一批藝術水平較高的演員相繼湧現。喇叭戲遂成為頗受當地居民歡迎的地方劇種。隨著商業往來,藝人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東至岫巖、安東,南到營口、大連,西至黑山、錦州,北到撫順、鐵嶺,在秧歌會中都有了喇叭戲的演出。
海城喇叭戲海城喇叭戲
清同治、光緒年間海城高蹺秧歌盛行,喇叭戲的演出也由地秧歌隊進入高蹺會,將蹺功、手絹功、扇子功等巧妙地揉入表演之中,又形成了蹺、戲結合的演出形式。由於藝人表演技藝的提高,半職業班社不斷出現,少則十來人,多則二十餘人。演員大多來自農村。授藝方式主要是由師帶徒。每逢正月白天上蹺演出,晚上下地唱燈碗兒,農閒時外出撂地演出。當時農村的自娛性活動繁多,有“跳正月,鬧二月,唱三月,趕四月,離離拉拉到五月”之說,另有迎神賽會、析豐求雨朝山還願、盂蘭盛會等,喇叭戲的演出因此極為興盛。但由於受蹺上表演及演出時間、場所等方面的限制,喇叭戲在蹺上表演時,往往只唱原劇中舞蹈性較強的部分。久之,喇叭戲中一大批傳統劇目失傳。光緒中葉,蹦蹦在海城興盛,一部分喇叭戲藝人加入蹦蹦班社演唱喇叭戲。不久,評劇興起,又有一部分藝人改搭評劇班社出外演出,使喇叭戲自身的發展處於停滯狀態。只有部分喇叭戲藝人在喜慶節日,迎神賽會之期,與高蹺同場演出少數劇目,活動範圍僅限于海城、營口及附近鄉鎮。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喇叭戲已漸衰微。
1949年後,海城的文化活動漸趨興旺,大部分鄉鎮成立了喇叭戲業餘劇團。當時主要編排以慶祝解放、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及宜傳婚姻法為題材配合運動的劇目。
20世紀50年代後,一批新文藝工作者參與了喇叭戲的創作活動,先後編寫了《會親家》《夸媳婦》《爭板》《借驢》等三十餘出現代劇目。這些劇目大多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保留著生動質樸的民間小戲風格。
1953年,高德震演唱的《王婆罵雞》在遼東省民間藝術會演中獲劇本獎,高德震獲表演一等獎,在省、市、縣電台錄音播放。此後,東北人民藝術劇院安波、任光偉,遼東省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王鐵夫等一批新文藝工作者開始對喇叭戲進行採訪、調查挖掘、整理工作。經過整理的《王婆罵雞》《梁賽金擀麵》《趙匡胤打棗》等傳統劇目及部分音樂、唱腔先後於省、市、縣文藝刊物刊登;由任光偉撰寫的《海城喇叭戲》等一批評介文章也陸續在文藝刊物和報紙上發表。
海城喇叭戲海城喇叭戲
1980年,海城縣成立了專業海城喇叭戲劇團。但由於人員及經濟條件的限制年底即解散。至1982年,海城縣有業餘劇團十個,其中牛莊、八里莊南台等業餘劇團尚能堅持經常演出,並培養了一批青年演員,他們在老藝人的指導下、不斷借鑑、吸收新的表演手段,豐富海城喇叭戲的表現力。南台業餘劇團排演的《借驢》、《梁賽金擀麵》等劇目,多次參加省、市、縣匯演並獲獎,其辦團經驗向全省推廣。

文化特徵

唱腔風格

海城喇叭戲的唱腔以遼寧省民歌為主,俗稱“咳調”,有“七十二咳 ”之說,後又融入了大量的民間小曲,並與二人轉混用。

聲腔

海城喇叭戲的聲腔是由“柳子腔”和“雜腔小調”兩部分組成。“柳子腔”又稱“柳腔”、“柳枝”和“柳枝腔”等。“柳子腔”是海城喇叭戲的主要聲腔,由嗩吶伴奏,早期的部分曲牌有“幫腔”,後來人聲幫腔部分演變為間奏。“雜腔小調”中的“雜腔”部分多系外地傳入,是海城喇叭戲中常用的曲調。主要有【罵雞調】【擀麵調】【喇叭牌子】【開嘮調】【西皮流水】【大鼓腔】等。“小調”類主要以東北民歌為主,還包含了一些昆高笛曲(江淮一帶民歌小曲)和少量的宗教音樂。

伴奏樂器

音樂伴奏分文武場。文場除嗩吶外,還有板胡、二胡、笛子等;武場伴奏樂器包括竹板、小鑔、手鑼、大鈸、抬鼓、堂鼓等。

腳色行當

海城喇叭戲的腳色,大致為生、旦、丑三行。
生腳:分頻生、小生兩類。嫉生表演注重穩健、深沉,擅長髯口功,表現內在情感,如《殺江》中的蕭恩,《馮奎賣妻》中的夏老三等;小生表演以舞見長,多水袖、扇子等特技表演,如《梁賽金擀麵》中的梁子玉,《三賢》中的王林,《拉君》中的梁山伯等。
海城喇叭戲海城喇叭戲
醜腳:為海城喇叭戲的主要行當,有“無醜不成戲”之說。分文丑、武丑兩類。文丑表演重說白,語言詼諸、幽默,長於即興表演,如《鋦大缸》中的錮漏匠,《趙匡胤打棗》中的竇四公,《梁賽金擀麵》中的李子明等;武丑表演注重武功,講究身法、鞭掛,如《神州會》中的跑報張三、《拉馬》中的焦光普等。
旦腳:分小旦、彩旦兩類。小旦表演唱、舞並重,如《茨兒山》中的小姑和嫂子,《梁賽金擀麵》中的梁賽金,《小上墳》中的櫻桃花,《傻柱子接媳婦》中的小老媽等;彩旦表演注重面部表情,動作滑稽、誇張,如《王婆罵雞》中的王婆,《趙匡胤打棗》中的張家女,《探親相罵》中的親家母,《鐵弓緣》中的陳邱氏等。

代表劇目

海城喇叭戲的傳統劇目,多為反映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生活的“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部分的系根據當地民間傳說、故事編成的。如《茨兒山》《神州會》(亦名《張山趕會》)《摔鏡架》(又名《王二姐思夫》)《合缽》《梁祝下山》《雙拐》等。另一部分由取材於元明傳奇及其劇種,但又擷取其間與勞動人民生活有關的一折,如從“弋陽腔”(也叫義腔)目蓮戲中的取其第十六折《王媽罵雞》改編的《王婆罵雞》;從明代傳來《缽中蓮》里采其《補缸》一折改編為《鋸大缸》;從山西梆子《牧羊記》中取其《杏花春》一折改編為《小放牛》等。
海城喇叭戲海城喇叭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海城喇叭戲以反映遼南特別是海城地區的廣大農村、農民生活為背景,反映廣大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習俗等,貼近生活。喇叭戲不僅僅是一種戲曲藝術,還是一段地區發展史的濃縮和一個時代有關民眾娛樂狀態的記錄,刻寫著民眾生活中的點滴細節。老藝人們有關高蹺會、喇叭戲的記憶是民眾的生活史和社會史,是對以政治史為主體的大歷史缺憾的一種補充。

傳承現狀

海城喇叭戲現有的藝人為數不多, 且都年過古稀,後繼乏人,其傳統劇目也在逐步流失,面臨瀕危困境。

傳承人物

趙有年,男,1929年4月17日出生,2009年6月,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遼寧省鞍山市申報。
肖傑,女,漢族,2018年5月,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遼寧省鞍山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05 年,鞍山市戲曲劇院成立了專業的海城喇叭戲劇團,2009年7月,鞍山市文化局正式將該劇團確立為海城喇叭戲傳承基地。2006年, 經海城市文化體育局批准成立了海城市文化館喇叭戲實驗劇團。此外,牛莊鎮業餘演出隊、騰整鎮業餘演出隊、耿莊業餘演出隊、八里業餘演出隊等,也是活躍在海城的喇叭戲演出團體,歸屬當地鄉鎮文化站領導和組織演出,排演了《王婆罵雞》《爭板》《趕集路上》《茨兒山》《巧送禮》等傳統和現代海城喇叭戲劇目,為該劇種的傳承發展做出了貢獻。
海城喇叭戲海城喇叭戲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06年6月,海城喇以戲在鞍山市舉辦的首個“文化遺產日”上進行展演。
2017年7月,海城喇叭戲全省巡演在遼寧大劇院拉開序幕。

榮譽表彰

2006年, 文化館為海城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局創作的喇叭戲《老將出馬》在遼寧省首屆人口文化節上獲文藝會演節目金獎。
2012年11月,新編海城喇叭戲小品《找“壞種”》於參加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九屆東北三省戲劇小品大賽,獲優秀劇目獎和編劇、作曲、導演、表演等多個單項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