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黃牛

海南黃牛

海南黃牛又稱高峰黃牛,主要特徵是肩峰隆起,外表略似印度瘤牛(zebu),其次是頭長、額短、耳大、角短小、十字部高、體幅較廣、四肢堅細、皮膚柔軟而富有彈性、被毛短密、尾長。海南黃牛於2003年列入《中國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南黃牛
  • 別稱:高峰黃牛
  • 分布區域:海南
  • 相關資料:《中國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養殖技術,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海南黃牛公牛肩峰甚發達,一般高達7—19厘米。4—5歲的公牛峰高平均為15厘米(12—19厘米),閹牛峰高平均為11厘米(6—14厘米),其大小與去勢年齡有關;2—3歲公牛峰平均7厘米(6—12厘米)。母牛的肩峰較低或不明顯。當地民眾認為肩峰分為兩種,一種是峰頂較寬而厚,稱為“盤型”峰;另一種是峰頂較夾而薄,稱為“雞冠型”峰。
海南黃牛成年公牛平均體重達293—384公斤,最重達419公斤;成年母牛平均重達260公斤,最重達408公斤;閹牛平均體重312—331公斤。
海南黃牛屬中度體型。體斜長指數為107%--117%;胸圍指數為132%--139%;管圍指為14%--15%。
海南產肉性能:據海南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2007年測定屠宰率平均為50.43%,淨肉率I(淨內重/胴體重)為76.85。皮厚為8px,脂肪厚:腰脂厚0.23 cm;背脂厚11.75px。肌肉厚為:大腿內厚為133.25px;腰部內厚為44.5px。

生活習性

海南黃牛屬役、肉兼用型牛。
海南黃牛密集區為海口市秀英區的羊山地區,主要分布在石山、永興、遵譚、十字路、龍塘、舊州等鎮。
主產區為東方、樂東、儋州、澄邁、定安等五個市縣,其他各市縣有少量飼養。
海南黃牛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記載,它長期以來在海南豐富草原的自然條件下,在勞動人民的辛勤培育和嚴格選育下,形成了耐熱、耐旱、耐勞、耐粗飼和抗病力強等優點,深受當地勞動人民所喜愛,尤其是在火山岩缺水地帶分布密集。

養殖技術

海南黃牛在海南西部地區農家飼養極普及,據海南省統計局2005年統計產區黃牛飼養量達43.56萬頭,占全省飼養量的62%,可繁殖母牛達10.7萬頭,占全省的56%,當年產仔7.15萬頭,占全省的63%。2008年飼養量47.87萬頭,其中存欄37.31萬頭,出欄10.56萬頭。
海南黃牛繁殖性能:母牛出生後一般為19—21月齡開始發情,發情周期為15—20天,(未經產的母牛發情周期長些,約在25--30天)。發情持續期為1—2天,母牛初配年齡為21—24個月。多數母牛為一年一胎,也有三年二胎。若在較好的飼養條件下,母牛在產後經50—60天便可發情配種。母牛一般在14—15歲後喪失繁殖力,若飼養條件好,可延長其繁殖年限。受胎率達81%,小牛犢成活率在85%以上(海南省畜牧管理站資料)。小牛患病較少,成活率高達95%以上。據材料記錄,小牛在10月至次年8月份出生最多。

經濟價值

對海南黃牛的品種的評估:二千多年來,海南黃牛在海南豐富草原的自然條件下,在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嚴格選育下,形成了耐熱、耐旱、耐勞、耐粗飼、抗病力強、遺傳性能穩定、皮薄、產肉率高、肉質細嫩等優點。為更好地整理品種資源和發掘品種的生產潛力,必需將海南黃牛的提純和加大人工草原建設,制訂科學飼養管理標準,列入海南省農業科技項目。建立省級純種核心群,建立起不同方式的保種體系。大力扶持專業戶,實行本專業場選育和開展民眾性選育相結合。在做好品種保護的同時,面向市場開發合理利用,逐步實現資源社會化,逐步形成以保護促進開發,開發促保護的良性循環。在草原建設上,推廣種植優質高產的禾本科牧草—堅尼草、皇草、九尾草等;豆科牧草—苜蓿屬的拉花草、新銀合歡。將海南黃牛在現有的基礎上從役用向肉用轉變,從數量到質量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