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坡鹿-3

海南坡鹿-3

海南坡鹿-3(Hainan wEld’s deer-3):坡鹿為中型鹿類。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成年公鹿體長大於110厘米,體重大於100千克;成年母鹿體長大於80厘米,體重大於70千克。體形狹長,頸和四肢細長。雌獸的頭上沒有角,雄獸頭上角的形狀很特殊,有一個較大的眉杈。體毛一般為赤褐色到黃褐色,背部顏色較深,雄獸的毛色比雌獸的深。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換成長而濃密的冬毛,體側及四肢外側的體色較淡,腹部和四肢內側則為灰白色。顏面部及耳朵的背面為黃褐色,耳緣帶有黑色,耳內為白色。尾巴的背面為栗棕色,腹面為白色或淡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南坡鹿-3
  • 拉丁學名:Hainan wEld’s deer-3
  • 別稱:澤鹿
  • :動物界
  • :鹿科
  • :坡鹿屬
  • 分布區域:海南省
外貌特徵,生活習性,產區分布,繁殖性能,飼養方式,產區生態,保護利用,

外貌特徵

海南坡鹿為中型鹿類。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成年公鹿體長90-110厘米左右,體重70-100千克左右;成年母鹿體長60-80厘米左右,體重50-70千克左右。體形狹長,頸和四肢細長。雌獸的頭上沒有角,雄獸頭上角的形狀很特殊,有一個較大的眉杈。體毛一般為赤褐色到黃褐色,背部顏色較深,雄獸的毛色比雌獸的深。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換成長而濃密的冬毛,體側及四肢外側的體色較淡,腹部和四肢內側則為灰白色。顏面部及耳朵的背面為黃褐色,耳緣帶有黑色,耳內為白色。尾巴的背面為栗棕色,腹面為白色或淡褐色。

生活習性

海南坡鹿是春夏交配秋冬產仔,和許多其它鹿種是秋冬交配、春夏產仔剛好相反。這種反季節的繁殖習性,是長期適應海南島熱帶環境的結果。這裡春末夏初是旱季,坡鹿食物缺乏,體質較差,不利於產仔和哺育幼仔。而秋冬季節是雨季,正是草木繁榮的時期,坡鹿食物充足,身體建壯,因而有利於懷孕、產仔和哺育。海南坡鹿從來不上高山,不入森林,防禦能力又差,它們所以能夠生存下來,主要靠跑得快,跳得遠。坡鹿特別是幼鹿的天敵,是蟒蛇、野豬和狗。

產區分布

在我國僅分布於海南省。

繁殖性能

繁殖周期為年產一胎,性成熟期1.5-2歲,生命周期為12-15年。

飼養方式

在原生態條件下散養。

產區生態

海南坡鹿產區地處亞熱帶,海拔在200米,經度108°20′-110°20′,緯度20°02′-22°48′,年平均溫度為22℃-25℃,年平均降水量2000㎜,年最高溫度為29℃,年最低溫度為20℃,年平均濕度為77%-86%。

保護利用

改造棲息地,使海南坡鹿有足夠的食物資源,使海南坡鹿種群數量穩定增長;開展遷地保護,擴大海南坡鹿的分布範圍或生存空間;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完善保護管理體系,提高保護管理水平。海南坡鹿的保護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