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湖上朱橋響晝輪

此詞描寫泛舟潁州西湖、流連美好春光的情趣。作者對湖面天光水色作了傳神而準確的描繪,把握了雲天陽光、花鳥遊絲所蘊含的美的特質,並注入自己心靈深處的情感,創造出幽美的詩情畫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湖上朱橋響晝輪
  • 創作年代:北宋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歐陽修
作品原文,歐陽修生平,詞牌知識,簡析,賞析,

作品原文

湖上朱橋響晝輪。
溶溶春水浸春雲。
碧琉璃滑淨無塵。
當路遊絲縈醉客,
隔花啼鳥喚行人。
日斜歸去奈何春。

歐陽修生平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以荻桿畫地教他識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先後在中央和地方任職,歷任知制誥、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但多次被貶,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寧四年(1071),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歸於潁州(今安徽阜陽)。次年卒,謚文忠

詞牌知識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
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餘種異名。
平韻格詞牌 浣溪沙
雙片四十二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後片前二句多用對仗。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雙片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格式一:
(前片)
⊙●⊙○⊙●△,
⊙○⊙●●○△。
⊙○⊙●●○△。
(後片)
⊙●⊙○○●●,
⊙○⊙●●○△。
⊙○⊙●●○△。
* * * * *
格式二(攤破格):
(前片)
⊙●○○⊙●△,
⊙○⊙●●○△。
⊙●⊙○○●●,(可作●○●)
●○△。
(後片)
⊙●⊙○○●●,
⊙○⊙●●○△。
⊙●⊙○○●●,
●○△。

簡析

此首寫湖上景色。起記橋上車馬之繁。“溶溶”兩句,寫足湖水之美,
一碧無塵,春雲浸影,此景誠足令人忘返。下片,言遊絲縈客,啼烏喚
人,更有無限情味。末句,點明日斜不得不歸,又頗有惆悵之意。

賞析

上片寫湖面風光。首句寫遊客們乘坐著豪華的車子,駛過那裝修著朱紅欄桿的橋樑,來到西湖游賞春光,傳達出一種喧騰熱鬧的氣氛。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雲”寫湖水裡映出了雲的影子,雲、水、天空都融在一起了。溶溶,水盛貌。春水,言水之柔和;春雲,言云之舒緩。一句之中,並列兩個“春”字,這倒是名副其實的“加一倍寫法”,目的就是把這個字突現出來。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說成浸泡,就等於把雲的影子說成是真的雲,通過這種“真實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來,從觀察體驗的錯覺中描繪景物的狀態。“碧琉璃滑淨無塵”,用琉璃的光潔平滑來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現了湖面泛舟時輕快、暢適的心情,形象而有詩意。
下片寫遊興未盡的留連之情。前兩句是對偶句:“當路遊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這兩句描寫春物留人,人亦戀春,是全詞的重點所在。遊絲,是春季里昆蟲吐出來的細絲,隨風飄舞在花草樹木之間,遊絲本無情而有情,網住春光,留住遊人。歐陽修卻說遊絲“縈醉客”,這既是遊人賞春縱飲,也有遊人被美景所也是“喚住”之意,與遊絲縈客同。總的是說春色無多了,何不再流連些時,這正是“惜餘春”之意。明明是遊人捨不得歸去,卻說成是遊絲、啼鳥出主意挽留。把遊絲、啼鳥說成頗通人性的靈物,這便是詞體以婉曲寫情的特別處。末句里的“日斜歸去”四字,說明西湖景色美好,讓人流連;“奈何春”三個字使得全詞更顯得精彩,它表達了作者鬱積於心的留連惆悵之情。這首詞的結尾,是用陡轉直下的筆法揭示了遊人內心深處的思維活動,表現了由歡快而悲涼這種兩極轉換的心理狀態,故而能夠取得含蓄蘊藉、餘味不絕的藝術效果。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對春光的深深眷戀。詞中的春光,使讀者聯想到人生的青春、愛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雋永蘊藉的意境,給讀者以無盡的遐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