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清河社區

流清河社區

流清河社區屬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原為村委會,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30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流清河等36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流清河社區
  • 行政區類別:村社
  • 所屬地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
  • 人口:275
村情概況,人口狀況,特色漁村,優美環境,經濟發展,文明建設,百度地圖,

村情概況

流清河村位於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東7.5公里處,西臨東麥窯村,是沙子口街道最東邊的一個村莊,由流清河、鮑魚島、大平嵐、小平嵐四個自然村組成,流清河是四個自然村中較大的一個,該村因坐落在流清河入海口的東坡上而得名。
流清河社區

人口狀況

流清河村現有村民81戶,275人,主要有曲、唐、紀等姓氏。曲姓祖上是姜哥莊人,原本居住在流清河中游的將軍槽,自家養船捕魚,家境較殷實,建國後遷居流清河村。唐姓祖上是王哥莊街道青山村人氏。紀姓祖上是現城陽區大北曲村人氏,主要以拉網捕魚和看山護林為生。其他還有朱姓、劉姓等人家。

特色漁村

從流清河東行1公里即是鮑魚島自然村,因村南通往海邊有一伸向大海的小島,遙看酷似一碩大的鮑魚,加上島周邊及其以東十餘裏海岸水域盛產海鮮珍品鮑魚,所以小島被人們稱為“鮑魚島”,村落也因之得名。現住有13戶人家,以李姓為主,其祖上是南嶗村人;還有林、唐等姓氏,祖上皆是王哥莊街道青山、黃山村人氏。長久以來,村民過著捕魚采鮑、種地賣果的恬淡生活。由於這裡的先民在房前屋後墾荒開田,栽植櫻桃、紅杏、青松、嶗山楸樹等樹木,使得村落長年掩映在蔥蘢之中。鮑魚島人有此優雅居處,據說與李氏七兄弟有關。相傳清朝末年,鮑魚島的先民李氏七兄弟與青島森林公司的資本家因為此處的地界之爭打了一場長達10餘年的官司,為了保護世代生息土地,他們不畏強權、據理力爭,徒步往來於即墨縣城與鮑魚島之間,最終勝訴。
流清河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流清河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流清河社區
距鮑魚島自然村3公里處,有一小山坳,名小平嵐,住有一戶林姓人家;距小平嵐2公里處有一大山坳,名大平嵐,住有朱、紀兩姓四戶人家。朱姓祖上是沙子口街道大河東村人,何年何月遷來不詳,據說大小平嵐祖上時皆為青島森林公司的護林護山人。現除有一戶仍居大平嵐外,其餘盡遷流清河村居住。

優美環境

流清河所屬諸自然村皆是依山傍海、山清水秀,自然環境特別優美。境內有一“天門澗”,澗深林密,其源頭有兩座山崮,均由巨石重重堆疊而成,稱東西天門錐。東天門錐小而尖,西天門錐粗壯且尖,兩錐尖直向天際,大有“刺破青天鍔未殘”之勢。
流清河社區流清河社區
流清河村最具特色的要數沿海的垂釣台了。這裡海邊巨石林立,儘是垂釣的好去處,有名的垂釣台就有公雞石、小南山、泐壁子、草口、老炕石、伏鰲石、淺水、青蛙石等。鮑魚島村下的“老炕石”大且平整,十幾人可放竿同釣,其下有一極為隱蔽的洞窟,只有靠近洞窟才能發現洞內分內外兩室,可容數十人藏身。
流清河村有兩個卵石灘,大的叫小旋子,方圓近400平方米,水淺;小的叫大旋子,方圓近300平方米,水深。每到大汛潮落時各處村民提籃前來趕海,翻石撿拾小蝦、小蟹、海星、海膽以及各種海螺,偶爾還能撿到海參、章魚、鮑魚。

經濟發展

流清河灣天然漁港位於流清河村前,灣口西向,解放後設海產品收購點,該村及麥窯村、磚塔嶺村漁船在此卸港。
流清河社區流清河社區
流清河村原有耕地240畝,因開發建設徵用現剩15畝,山巒560畝。昔日的流清河村是一個窮山村,祖輩以捕撈魚蝦、砍柴割草、種植紅薯、栽植桃杏為生計,據說從前採集鮑魚僅為賣其外殼而已。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流清河人抓緊機遇發展經濟。大力發展海上養殖和捕撈業,全村共有40餘條機船,平均兩戶一條;養殖扇貝20餘畝,從小旋子經鮑魚島一直到青蛙石以東近10里的海岸線上養殖鮑魚100餘畝。抓住自然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服務項目,現已引進建成集旅遊餐飲、休閒度假為一體的賓館天門山莊、裕龍大酒店,村民自辦了多家以海鮮和山野味為特色的餐館。當地的青年也紛紛學習外語和導遊知識,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旅遊服務行業中。流清河村已從昔日的窮山村一舉躍入富裕村行列,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3640萬元,人均收入6241元。

文明建設

流清河村重視文明建設。為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1988年投資360萬元建設住宅樓4400平方米,整修河壩千餘米,並對主要進村路、村內街道進行硬化。

百度地圖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