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之戰

中國唐建中三年(782),河東節度使馬燧在洹水(今河南安陽河,一說洹水在河北南部舊魏縣,就在洹水北岸,舊魏縣古代地名就叫洹水,洹水鎮)地區挫敗抗拒朝廷的魏博節度使田悅的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洹水之戰
  • 時間:唐建中三年(782)
  • 主要人物:河東節度使馬燧
  • 地址:今河南安陽河
  • 被殲:2萬餘人
詳介
建中二年,割據魏博地區的田悅在臨洺(今河北永年)戰敗後,收集散卒,又得淄青、成德兩鎮的增援,共擁兵3萬餘人,布陣於洹水,抗拒唐軍。十二月,唐德宗李适馬燧魏博招討使,與昭義軍、神策軍河陽軍合兵8萬討伐田悅。次年正月,馬燧率諸軍進屯漳水北岸,田悅令部將王光進築月城守漳水長橋,阻擊唐軍馬燧唐軍在長橋東用鐵鎖連車數百輛,塞以土囊堵流,在水淺處涉渡,繼續南進,與田悅軍夾洹水相峙。當時唐軍只帶10日糧,諸將對糧少而繼續深入不理解。馬燧指出:官軍糧少宜速戰,今田悅連三鎮兵不戰,欲疲憊我師;故應進逼田悅軍,攻其必救,彼若出戰,必為官軍所破。於是,唐軍在洹水架橋三座,日往挑戰,而田悅軍堅壁不出。馬燧命部眾半夜起食,秘密沿洹水趨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留百騎在營中仍擊鼓鳴角,抱薪持火,待諸軍走畢,即停止鼓角,隱蔽橋旁,以待田悅軍過後燒橋。唐軍東去十餘里,田悅始得悉,恐魏州遭襲,即率軍過橋尾追,持火鼓譟而進。馬燧見田悅軍已出,下令停止前進,除軍前草叢百餘步為戰場,選5000勇士為前列,結陣以待。田悅軍到,火熄氣衰,未及列陣,遭唐軍猛擊而敗,退至河邊見橋被毀,大亂,被殲2萬餘人,赴水溺死者甚眾,田悅僅收集千餘殘兵逃往魏州。此戰,馬燧運用攻其必救的戰法,誘敵出動,突然攻擊,取得重大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