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衛城

洱海衛城

洱海衛城始建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由明軍指揮賴鎮、都督馮城及千百戶等官督建,當時取名為洱海衛城。因明軍在祥雲(當時的雲南縣)境內設定洱海衛,因而取此名。後因雲南縣城從現在的雲南驛遷至洱海衛,縣衛合署一起。

1918年雲南縣改名為祥雲縣後,洱海衛城也隨之改為祥雲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洱海衛城
洱海衛城基本情況簡介,修復洱海衛城,

洱海衛城基本情況簡介

整座衛城為正方形,周長四里三分,城牆為上磚下石,高二丈三尺,城外為護城河,河寬四丈,深二丈,河邊植物有楊柳樹。民國初年雲南縣縣長路承熙在《雲南縣竹枝詞》詠古城一詞:“古匡城下柳如煙,疏密成行斷復連。”正是描繪了古城護城河垂柳成蔭的美景,四城門洞頂建有樓堞,樓堞為兩層檐式歇山頂木建築。城門洞上有吊橋,東城門之為鎮陽門,南門稱之為鎮海門,西門稱之為清平門,北門稱之為仁和門。四周城牆上有垛口一千五百三十個。
街有五街十三巷。中原城池一般為四街八巷,獨有洱海衛城為五街十三巷。相傳祥雲城選建在龍脈上,南門為龍頭稱為鎮海門,北門為龍尾稱為仁和門。東西城門相對,對東城門的一條街為東街,對西城門洞的一條街為西街,南北城門洞不能相對,因龍頭、龍尾在一條線上將成為死龍,所以在南城門居中,北城門龍尾西擺,對南城門洞的一條街為南街,與南街相通的為北前街,對北城門洞的一條街為北中街。所以,洱海衛城為五街十三巷。為鎮其脈因此在城中心建鐘鼓樓,整個建築像一顆大印一樣,因東有鳳凰山,西有臥龍山遙相呼應,稱為“西座臥龍捧印,東迎彩鳳御書”。
鐘鼓樓位於縣城中心,為縣城東、西、南、北四條街的交匯點。上面有鐘鼓樓及銅壺滴漏等建築物。通高約二十五米,分為四層,一二層呈方形,三四層呈八方形,下層貫通街衢,方長11.5米,中有四棵合抱木柱,共有四門洞,每一門洞上方有大理石匾一塊,上書東為“輝聯東壁”,南為“彩煥南雲”,“西為瑞啟西垣”,北為“恩承北闕”。第二層系四角貼牆出檐,以上三、四層則是逐層收縮迭架,改為八角斗拱出挑成檐,斗拱三層結構緊密精細,每層檐瓦遠離以紅、綠、黃等各色琉璃陶瓦鋪就,樓頂立有陶葫蘆,金碧輝煌,巍峨高聳,一派雄偉氣象。
洱海衛城
明洪武十七年建縣署在城南廓外,明正德十五年遷至城內南橫,現在的府前街。縣衙整個建築群坐北向南。由大門三開間,大門前豎有一對標桿,標桿頂端為筆頭,中間用升作裝飾,標桿石料為白沙石。進入大門後為儀門五開間,儀門後為大堂,五開間單檐式歇山頂,小青瓦木結構建築。大堂作為縣太爺審理一般案子的公堂。大堂兩側為川堂,五開間單檐式歇山頂,小青瓦木結構建築,為縣太爺審理較為重要案情的公堂。川堂兩邊為西松雪亭。穿過川堂進入內堂,內堂為五開間檐式歇山頂小青瓦木結構建築。是縣太爺審理十分重要案子的地方,不作為公堂。內堂兩側為東西廂房各三開間,為縣太爺及眷屬的生活用房,後為包廚。官署(縣衙)的建成標誌著洱海衛城的政治權利中心形成。

修復洱海衛城

公元2007年縣委政府做了大量民眾工作,引導社會力量對洱海衛城四條主街進行改造修復,縣政府出資2000萬元,帶動民間資金1億元,改造了洱海衛城的房屋,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如今的洱海衛城街道整潔而充滿靈動氣息,遊客絡繹不絕,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