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花兒

洮州花兒”別具風格,獨樹一幟,是流傳於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的臨潭縣和卓尼縣(部分地區),還有同臨、卓兩縣交界處的岷縣、康樂和臨洮縣的小塊地區的一種民族歌曲。她源遠流長,形式活潑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西北“花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隨著對“花兒”研究的深入,一向很少有人研究的洮州“花兒”也開始引起了學者們的重視,可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洮州花兒
  • 類別:民族歌曲
  • 區域: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
  • 代表作品:十二牡丹
基本欄,洮州簡介,洮州變遷,洮州花兒簡介,由來,多元化,“源流”論爭,洮州花兒唱十二牡丹,

基本欄

花兒”是我國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她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曲調繁多,且已形成流派,她以故鄉臨夏為中心,向青海、寧夏、新疆、陝西及甘肅的廣大地區延展,在漢、回、東鄉、保全、撒拉、土以及部分裕固、藏族民眾中流行,成為他們喜聞樂見的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過去,我們對“花兒”的認識是有偏頗的,一直就“花兒”論“花兒”,側重點主要放在文學或者音樂方面,而沒有認識“花兒”的多學科價值,例如歷史學、地理學、語言學、民俗學、宗教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方誌學等價值。其實許多學科都可以從中得到佐證。我們要認真重視“花兒”的理論研究工作,開拓“花兒”的研究領域。 “花兒”學是中國民間文學中歌謠學的一個分支,是我們整個文學藝術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必須從學科理論體系方面,包括本質論、創作論、歌手論、鑑賞論、文藝史等領域,展開研究,使之日趨完善。 洮州花兒是大西北花兒園裡的一枝奇葩,千百年來,它以別具特色的唱腔、豐富多彩的曲令、內容精練的唱詞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它深刻的反映著這一地區的社會生活,流行於民間,紮根於人民生活的肥沃土壤中,緊緊地伴隨著歷史,猶如璀璨奪目的明珠,在民間音樂的長河裡閃爍著奪目的光芒。 臨潭古稱洮州,從新石器時代,就有古先民從事生產活動。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斷開拓,繁衍生息的漢、回、藏等各民族人民創造培育了高亢、奔放、山野味濃郁、地方特點鮮明的民間山歌--洮州花兒。
洮州花兒洮州花兒

洮州簡介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是藏在歷史深處的一塊寶地。它古稱洮州,漢、回、藏多民族雜居;漢代有中原移民,唐代起邊將李晟、李塑“雄於西土”,宋代設“茶馬互市”,明代來西征將軍沐英並屯邊軍民,一時興江淮之風;史稱臨潭為“入藏門戶”,常為“詞人侍望,劍客高歌”之地;藏傳佛教之江可寺,元世祖忽必烈南征之行宮,紅色蘇維埃之舊址,力挽紅軍北上之會議舊所,朱德元帥當年“抗日反蔣星夜渡,為國跋涉到臨潭”之詩句,在在件件,臨潭的歷史之重可鑑……

洮州變遷

臨潭歷史悠久,廢置多變。從仰韶文化時期(約公元前5000年)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夏為雍州之域,商、周為羌人所據,秦為隴西郡臨洮縣地。漢乃稱臨洮縣,屬涼州刺史部隴西郡所轄,始置洮陽、候和二城。西晉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置洮陽縣。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二月首置洮州,繼置洮陽郡和泛潭縣。兩晉、南北朝吐谷渾入居。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改泛潭縣為臨潭縣。唐天寶元年(742年)仍稱臨洮,後陷入吐蕃,戰亂頻仍。宋為唃廝羅政權占據,稱洮州為臨洮城。紹興四年(1134年)為金仍稱洮州,屬臨洮路。元、明仍稱洮州。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升洮州衛軍民指揮使司。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洮州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稱臨潭縣至今。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專員公署從臨洮移至岷縣,臨潭縣屬第一區管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卓尼設治局成立,脫離臨潭歷代之屬。1949年9月11日臨潭解放,錄屬岷縣專區。1950年5月,又歸臨夏專區。1953年6月11日,縣駐地由新城遷至舊城。同年11月21日,臨潭縣劃歸甘南藏族自治區隸屬至今。

洮州花兒簡介

甘南臨潭縣境內的蓮花山,古稱西崆峒,因山形重巒疊嶂,遠望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名蓮花山。頂峰海拔3578米,由裸露的石灰岩構成。洮河、冶木河像兩條彩帶左右飄逸。“蓮開山五瓣,珠濺水三叉。”蓮花山聞名省內外,不僅由於其風光秀麗,更在於它每年有一個長達一周之久的民間山歌大會唱即洮州花兒會。“洮州花兒”,一年一度的“花兒會”,是歌的海洋、“花兒”的盛典,盡顯冶力關山美、水美、人更美。
每年農曆六月初是蓮花山洮州花兒會的特定日子,特別是以洮州花兒、岷州花兒、河州花兒為主的賽歌會都在這裡舉行。屆時,臨潭、卓尼、康樂、臨夏、臨洮、和政、渭源、岷縣、蘭州等地的數萬遊客到此游山賞景,這期間歌手雲集,整個蓮花山歌聲如潮,花兒此起彼伏,晝夜不休。
高原的夏天是最美的季節,這時天高氣爽。各民族民眾如過節一樣,身穿鮮艷的服裝,歡天喜地到蓮花山“花兒會”上唱歌野遊。一時間,漫山遍野,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震撼山川。歌聲、掌聲、笑聲、喝彩聲,古老的蓮花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從四面八方匯集來的歌手們打著涼傘,搖著彩扇,由善於編詞的“串班長”牽頭,組成三人以上的演唱班子,用領唱、獨唱、齊唱等形式相互賽唱。初一、初二先在臨夏州康樂縣的足古川拉開序幕,當地民眾多用馬蓮繩攔路求歌,歌手們則以響亮的聲音和美好的語言獲得通行。初三、初四游山對歌,使花兒會達到高潮,歌聲在蓮花山上此起彼伏,晝夜不息。就像歌手們齊唱的“蓮花山,九眼泉,花兒常開水不乾,口漫花兒透心甜。”初五下山向30里外的王家溝門移動,在河灘里圍篝火夜歌后,初六黎明又向20多里的紫松山攀登,新朋老友以歌互頌,敬酒道別,這才落下花兒會的帷幕,演唱形式的別致,賽歌場面的宏大,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由於蓮花山“花兒會”是在一系列風景優美的不同山場上進行的,因此也叫“一轉山的蓮花山”。

由來

有人這樣說,使蓮花山成名的是蓮花山的“花兒會”。
蓮花山“花兒會”源於何時,目前研究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然而在一首傳統“花兒”中就有“明朝年間洪武年,蓮花山上就朝山”的記載。研究者在蓮花山舊廟殘存的21片鐵瓦中,發現裡面鑄有進貢者姓名、住址和年號。其中最早的一片為“嘉靖四年”(1525年),可見蓮花山花兒會由來已久。研究者認為,古往今來,一般是廟會伴隨花兒會,據此,一些研究者認為蓮花山花兒會至少已有近五百年歷史。蓮花山花兒會是蓮花山地區民眾一年一度自發組織的民歌盛會,輻射三州(地)六縣78個會場。20世紀六七十年代花兒傳唱遭到封禁,改革開放以後再度出現了繁榮景象。
當地民間傳說,古時廣成子云游到此,蓮花仙女跟隨而來。仙女看到這裡景色絕美,有一位少年在田間勞作,仙女遂動凡心,愛上了這個勞動少年,遂被廣成子打落凡間,化為蓮花山一座。當地各族民眾懷著敬慕之心,為蓮花仙女修廟紀念,當廟宇剛剛建成,人們商議怎樣進行慶賀時,忽聞天上傳來歌聲,蓮花山後的姐妹峰上出現一對情人,小伙子手搖彩扇,姑娘手拿蓮花,在青山白雲間歌舞。因為山風吹落了蓮花葉兒,所以他們的唱曲中都拖著“花呀,蓮葉兒”的尾聲。這天正是農曆六月初一,於是人們就決定:每年六月初一到初六為會期,屆時,當地的回、藏、東鄉、保全、漢等各族人民陸續前來蓮花山唱歌慶賀。人們把所唱的歌兒親切地稱為“花兒”或“少年”。迄今歌手們登山對歌,還保留著執傘搖扇,以及每曲終了總要唱“花呀,蓮葉兒”的傳統。
蓮花山花兒會形式獨特、規模宏大、程式完整,分攔路、游山、對歌、敬酒、告別等過程,從農曆六月初一至初六的主會場會期達6天,歷經唐坊灘、上山、下山、足古川、王家溝門、紫松山等處,參加民眾達十萬人次以上。
研究者認為,蓮花山花兒主要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代表歌手主要有景滿堂、丁如蘭、張生彩、朱淑秀、米兆仁、汪蓮蓮等。
蓮花山花兒以創作的即興性、韻律的固定性、語言的鄉土性為其最大特點,俗稱“野花”。代表性曲令有《蓮花山令》等。因具有獨特性、民俗性、依存性、程式性、群體性、娛樂性和通俗性等特徵,被國內外學者譽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書”。
享譽隴原的蓮花山花兒會,與酒文化關係十分密切。花兒會從開始到結束都離不開酒文化的陪伴。花兒歌手和花兒好家們一見面,首先敬酒問候,以酒傳情:“鋼二兩米心鋼,曲子不好酒不香,水酒一杯表心腸”;對方雙手接住一飲而盡,“香香香實在香,親手敬來味更長,滲在心上永不忘。”在眾多的朝山者當中,來蓮花山的唱家好家將這種敬酒儀式看成一個十分重要而有著特殊意義的程式。據當地地方志記載,過去提供酒的人很多,有唱家和好家,也有地方人士,這些地方人士包括一些軍政要員、地方紳士和一些有名望的老人。
酒是五穀的精華,串把式喝了酒,才思敏捷、妙語如珠;歌手喝了酒,嗓音嘹亮、技壓群芳。
2006年5月20日,洮州花兒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多元化

蓮花山花兒會因為有蓮花山附近的三州六縣的漢、回、藏、土各民族民眾參加。因此,這裡的花兒會既有廣泛的民眾性,又有交替性、多變性,充分體現各民族的不同風格。
花兒會上的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有群體賽唱,即唱家們事先約好的“聯手”,少則四五人,多則十幾人。演唱時兩軍對陣,即興編詞,高潮迭起,賽智賽敏,妙不可言;有獨唱,即優秀而自信的花兒把式,主動地為大家一展歌喉,盡情抒懷;還有兩位或幾位歌手互不服氣,在眾多聽眾面前對唱,一決勝負。還有合唱,這是一種規模更大,人數眾多的演唱形式,很多人同唱一首花兒,群情激昂,花海歌潮,或一唱百和,山回谷應,場面十分壯觀。最有趣的是馬蓮繩攔路,當地人用生長在山野的馬蓮草編成繩,攔住遊人去路,要你對唱花兒。遇上會唱花兒的,此唱彼和,且對答風趣、幽默,更會引來不少圍觀的人,在陣陣喝彩聲中放你通行;還會為你端出自釀的青稞美酒讓你品嘗,與你交友,若是不會唱的或對答不上的,過路就得拿出事先準備的瓜子、糖果之類,送給攔路者以求讓路通行,走一處,攔一處,既是歌聲,又是考場,問得妙,答得巧,內容廣泛,別開生面。

“源流”論爭

蓮花山花兒會期間,也是附近各族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時機。早在解放前,在封建傳統媒妁之言、家族包辦婚姻的嚴酷禁錮中,只有花兒會期間男女青年上山以花傳情,以歌尋愛,尋找自己的心上人,這樣達成婚約,則不為父老鄉親所斥責。
改革開放以來蓮花山花兒會更是聲名遠揚,吸引全國各地的採風觀光者,歌會也越來越紅火。
關於花兒產生的源流考證及學術討論,近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花兒西北地區原始文化中的土特產,地域性非常強。”岷縣博物館館長、洮岷花兒研究者張潤平先生認為,花兒最早是由原本在這裡代代生息繁衍的古羌人創造的。這一形式在商朝時期就已經存在,只是稱謂不叫花兒罷了。張潤平先生認為“它是飄蕩在我國西北大片土地上亘古的天籟之音,作為一種民歌形式,其產生的確切時間只能比《詩經》早,不會比《詩經》晚的,正式被稱為花兒最遲也不會遲於魏晉時期。”

洮州花兒唱十二牡丹

正月裡來正月正,牡丹芽子才動身,土裡紮根土裡生。
二月裡來搬糞廂,(廂、即車廂)牡丹芽子一寸長,先給牡丹把糞上。
三月種田撒籽兒呢,牡丹才打骨朵兒呢,多會開花結籽兒呢!
四月裡來四月八,牡丹長在刺底下;早夕摘去露水大;晚夕摘去刺玫扎!
五月裡來午端陽,牡丹長在半山上,越瞭牡丹越孽障
六月裡來割青稞,想摘牡丹只一朵,光稈稈兒上留一個。
七月裡來拔麻呢,牡丹長在石峽里,摘下牡丹咋拿呢?
八月十五兩場霜,牡丹葉葉兒已變黃,丟下稈稈兒也孽障
九月裡來九重陽,牡丹長在半城牆,越瞭牡丹越難腸!
十月裡來立冬呢,牡丹長在場心裡,纏住牡丹心疼呢!
十一月冬至數九呢。牡丹長在路口呢,凍得牡丹打抖呢,誰給牡丹捂手呢!(捂手:暖手)
臘月裡來臘月八,手把地皮兒抓一把,看牡丹芽子發不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